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填字     
横列一、我国古代一首叙事长诗,主人公分别名叫焦仲卿和刘兰芝。二、‘℃'表示的意思。三、陈凯歌导演的一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拉琴少年的成长故事。  相似文献   

2.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五言叙事长诗,讲述了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婚姻爱情的悲剧故事。全诗用饱满、细腻的笔墨塑造了刘兰芝这一勤劳、善良、聪慧、敢于反抗的完美形象,为后世所传颂。同时,这首诗有了人物对话,避免了对人物的平白直叙,显得生动、有说服力.各种性格的人物形象在对话中丰满起来。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诗歌长河里 ,《孔雀东南飞》无疑是一首杰出的乐府民歌。全诗通过焦仲卿和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叙述 ,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度的罪恶 ,歌颂了刘兰芝夫妇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 ,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反抗者的深切同情和追求婚姻自由、珍惜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长诗以朴素生动和谐流畅的语言塑造了刘兰芝这一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从全诗的叙述来看 ,刘兰芝是一个聪明的姑娘 ,她十三岁能织素 ,十四岁学裁衣 ,十五岁弹箜篌 ,十六岁诵诗书。古人说 ,女子无才便是德 ,而她却有才 ;她又是一个勤劳的女人 ,十七岁嫁入焦家 ,…  相似文献   

4.
<孔雀东南飞>原名叫做<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长篇叙事诗,被誉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叙述了汉末年间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婚姻悲剧.在<孔雀东南飞>中一个最疑难的问题,就是有关叙述太守遣丞为媒的那一段的文字解释问题.  相似文献   

5.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其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全诗按主人公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描写了聪慧、勤劳、知书达礼、多才多艺、忠贞不渝的主人公刘兰芝的悲剧命运。鲁迅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孔雀东南飞》有意识将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进行突出表现,将美的有价值的东西从多方面强化,又以此的  相似文献   

6.
“焦母遣归刘兰芝”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母为什么要遣归刘兰芝呢?这是历来研讨《孔雀东南飞》这首著名长诗者所必争论的问题之一.论者虽多,然终不能圆满统一其说.特别是那种;认为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是刘兰芝被遣之因的说法,更使人不敢苟同.笔者不揣冒昧,本着求教的心情也来谈谈自己的体会与看法.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中,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无不受着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束缚与迫害.但是就象张三不同于李四一样,这种受束缚受迫害  相似文献   

7.
也说刘兰芝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优秀的民间叙事长诗 ,它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有力地揭露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 ,热情讴歌了焦刘的忠贞爱情以及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千百年来 ,这个悲剧广为流传 ,影响深远。应该说 ,制造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是焦母和刘兄。那么 ,好端端的刘兰芝何以被弃 ?看看刘兰芝 :她聪明能干有教养——“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三日断五匹”;她娴静端庄又漂亮——“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她孝顺贤惠又坚强——“畏言无罪过 ,供养足大恩”,“黄泉下相见 ,勿违今日言”。可以…  相似文献   

8.
1引言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的杰出作品,它叙述了焦仲卿、刘兰芝真心相爱却无法相守、最后以死相殉的爱情悲剧。与其说焦刘的悲剧是封建礼教、封建家长专制迫害所致,倒不如说他们的婚姻悲剧与刘兰芝的性格有着更大的关涉。特殊的时代生活和社会历史环境塑造了刘兰芝追求个性解放以及自由的叛逆性格,而中国传统文化"个人"和"自由"的缺失,又最  相似文献   

9.
赵文建 《学语文》2023,(5):66-69
汉乐府著名长诗《孔雀东南飞》,一般人都认为封建家长焦母和刘兄联手制造了一场婚姻爱情悲剧。但如果从维护家庭和谐稳定,化解家庭内部矛盾摩擦的角度,审视焦仲卿作为一家之主所该有的主见与担当,就可以发现焦仲卿面对家庭琐事冲动任性,激化婆媳矛盾,坚定了焦母逼走媳妇刘兰芝的决心;刘兰芝被遣回娘家,焦仲卿缺乏主动挽救的主见与作为,怯懦回避矛盾,放任事态滑向悲剧深渊。可以说焦仲卿既是悲剧的受害者,也是悲剧的促发人。  相似文献   

10.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正是封建社会里无数青年男女的悲剧。从古以来的善良读者无不给刘兰芝以深切的同情。笔者以为兰芝悲剧最深刻的原因在于:她追求的爱情幸福和封建礼教发生了冲突,这就决定了她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1.
《孔雀东南飞》中“严妆”一节写作艺术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仁军 《学语文》2004,(5):20-20
汉代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中“新妇起严妆”一节仅12句,60个字,却浓墨重彩、烘云托月般地描绘了刘兰芝的女性美,刻画了一个美丽、善良、沉着冷静、勇于抗争的古代劳动妇女形象。今天读来,仍使人心摇神荡,感叹不已。下面简略分析其写作艺术。  相似文献   

12.
《妈妈的女儿》是一首凉山彝族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叙事长诗。长诗为我们叙述了彝族传统包办婚姻制度下"女儿"的自叹和悲惨情景。本文主要从艺术手法的运用方面浅析长诗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玉台新咏》中描写爱情悲剧的长篇叙事诗、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家长专制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为表现男女主人公之间深挚感人的爱情,长诗中用了一系列的爱情意象作渲染。依课文内容顺序简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丁成鑫 《现代语文》2006,(5):124-124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全诗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婚姻悲剧的叙述,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社会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促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面对压迫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15.
张芳 《现代语文》2006,(2):41-41
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中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它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熠熠生辉、璀璨夺目的明球。这首诗至今仍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原因.一是它赞颂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坚决反抗封建礼教的积极主题,二是塑造了刘兰芝这个美丽善良、知书达礼、以死抗争的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再有就是这首长篇叙事诗在情节结构布局的安排上。也别出心裁.独具匠心。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6.
《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民歌中一颗璀灿的艺术明珠,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首最为杰出的叙事长诗.此诗叙述焦仲卿、刘兰芝夫妇的爱情悲剧,表达了深刻的反封建的主题.在封建时代,宗法家长制是社会维系的根基.人们的思想、行动、爱情、婚姻皆得服从这样一种制度.这是当时社会发展水平的必然结果.社会在这样一种制度的网罗之下,得以维持相对的平衡.不用说,这是以对人性的戕害为代价的.封建的宗法制度对人性的戕害,又非常集中地、突出地反映在妇女身上,反映在爱情、婚姻的问题上.如诗中所交待,焦仲卿是“大家子”;刘兰芝的家庭也是“承籍有宦官”.双方的家庭环境,皆属于封建礼教的氛围极为浓厚的一类.兰芝嫁到焦家,便面临了家长制的典型而直接的执行者——婆婆焦母.  相似文献   

17.
献给你,我的这首用尽了天空和海水的长诗。——海子——题记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作者通过刘兰芝、焦仲卿夫妇的家庭悲剧,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赞美了刘焦二人对爱情的忠贞和反抗  相似文献   

19.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现存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全诗375句,1785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长诗”。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或者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20.
在《孔雀东南飞》这部描写爱情悲剧的长诗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爱情悲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目前在论及此诗的文章中,对于这个问题的所有直接或间接的答案大概是:封建家长制度的迫害和封建礼教的摧残。对作品及艺术形象作这样外在的评论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拂去对作品表征层面的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