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推荐:用确凿的数据将“累”具体化,是一大亮点。作文未在“成功”面前止步,进一步回答“‘成功’为什么”——深化主旨。标题宜改为“快乐”,自拟标题应回避话题中的文字。  相似文献   

2.
求佛     
此文欲擒故纵。老和尚说“这里面有两粒种子,你拿去种,等它长出了,我再考虑你的要求”,此语的奥妙不止是“两粒种子”,更有“再考虑你的要求”——育人者应有大智慧:对受教育者循循善诱,使其心怀目标。文中的“一棵小白菜苗”应改为“两棵小白菜苗”,否则同文章主旨不契合——写作时谨防顾首不顾尾。此文的主旨多元,荐评者所云也很有道理——一篇文章能写出多元主旨,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3.
走电柱桥     
行文设“歧路”,柳暗花明见主旨。见到“我偏要选这条「坎坷不平」「越走越窄」的(路)”时,会误认为此文主旨为“选择好正确之路”;但是,见到“我近乎是在匍匐前进,眼睛死死地盯着路面,脚试探地选择着力点……”时,其主旨为“把握细节,否则功败垂成”。此文还需要升格:充实“走稳”的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4.
今夏半斗星     
用马背族^游牧生活演绎话题。很有个性。最后一节第二自然段及其以后的文字宜全部删除。否则,不能回答“拥有与寻找”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主旨。  相似文献   

5.
南朝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篇中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这里所说的“事”,指材料,“义”指文章的主旨,“据事以类义”,即用材料来表现主旨。宋代的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说:“杜少陵(即杜甫)云:‘作诗用事,要如禅家语,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此说,诗家密藏也。”这句话是说材料和主旨应如盐和水一样相溶,达到妙合无痕。清代的魏际端在《伯子论文》中说:“用故事须如讼人告(?)证,又如一花一石偶然安放。否则穷人补衣,但贴上一块而已。”材料和主旨不能很好的融合,就像在衣服上打补丁,看起来不协调。  相似文献   

6.
固执的奶奶     
家庭成员都“反对”奶奶做鞋,而奶奶“仍然做个不停”——紧扣题中的“固执”。标题和行文中的“固执”二字应加上双引号。标题最好更换为“奶奶做鞋”——再现文章的个性。此文主旨多元:如果凸显“勤劳”主旨,应写家庭成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效法”奶奶做鞋;如果凸显“关爱”主旨,应写家庭成员都用自己的方式“感恩”于奶奶做鞋。  相似文献   

7.
低头,看自己     
升格后作文是标题中多一“准”字,且行文围绕此字来选择事例并作分析。但是,升格后作文还可锦上添花:柳永可作为“低头,看准自己”的正面事例来用,他有“奉命填词柳三变”的话,这就有了“准”字的植根点;两个正面事例反而没有如此有力度的“语言”!按照主旨对事例作变通分析,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是“以事实为依据”。否则, “以主旨为准绳”的分析,难免有架空之嫌。  相似文献   

8.
水和奶酪     
此寓言的主旨是多元的,可关系“协作”,也可关系“诚信”,还可关系“生命”。但是,其载体都是“两只老鼠的事”,这一载体可以变格出主旨迥异的多篇文章来。第一句话中的“恶性”二字,应删除。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电脑》2010,(7):10-13
这里的“青山”指文章的主旨。文章的主旨一旦确定,便应视之如青山,岿然屹立,不可动摇。在整个行文过程中,考生应不时抬头看看那座“青山”,做到眼里有,心中有,笔下有。写什么、怎样写才能更好地表现主旨,这是一个伴随整个作文过程的问题,须臾不可忘。  相似文献   

10.
高考考试大纲明确规定:"内容充实,中心突出"。这强调了"中心主旨"是考场作文内容的关键。笔者认为,高中作文教学中应教会学生行文时需时刻围绕文"意",点明主旨,否则不可以明事、明理。设法点明主旨,方法多种多样,笔者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习作具体例谈。  相似文献   

11.
对高考作文“符合题意”这项要求应避免两个片面认识:一个是给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必顶“打在十环上”,也就是必须就原材料的主旨做文章,这个要求是片面的,僵化的。其实.只要就原材料的本质性内容做文章就是符合题意的。否则,就不是在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了,而是在考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了。另一个片面认识足一味强调挣脱束缚、自由发挥,漠视题日、供料、“写作要求”中的限制性因素,认为命题的限制性因素必然起负面作用,这种认识是肤浅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杜甫《赠李白》一诗的主旨,学界一直有争议。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诗意及相关作品说明此诗既是写李白,也是写杜甫自己。其主旨应是杜甫对两人“痛饮狂歌”、“飞扬跋扈”生活的反省,也带有怀才不遇的牢骚。  相似文献   

13.
春日养宠物     
对“捉”“养”“放”蝌蚪的细节写得很生动——源于细心观察。此文还需要升格,升格的措施是:集中写“养”的情节,凸显“爱得不当是大害”的主旨,标题应改为“养蝌蚪”。  相似文献   

14.
如何理清散文的“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才能把散文教好、读好,我认为理清“形”,让学生清晰地弄清作者思路,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文章都读不明白,就谈不上把握全文的主旨——“神”。 散文以“散”得名。题材领域海阔天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的结构常以散开为能事,穿插引伸,纵横捭阖,跌宕多姿。但无论怎样变化多端,散杂不羁,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作者思有  相似文献   

15.
相信自己     
“我”说“老师,这道题的标准答案错了”——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为什么能成为超常举动?它得益于多层铺垫:一是“老师……嘲讽”,二是“同学们哄堂大笑”,三是“爸爸正色”——“内外交困”。而“我”能“即使沉重,也要背负真理前行”,从而凸显了“自信”的主旨。此文还需要升格:标题应改为“行走的拐杖”——放着结尾中这样具体而又生动的“意象”不用,太可惜!记叙文拟标题,勿“主旨先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存钱罐”作载体,别有深意。荐评者所言,此文主旨是“纯真”,那么此二字前应加上一个“很”字——因送上的是存钱罐!卒章两个“回”字将文意作由点到面拓宽。  相似文献   

17.
念恩遗怨     
升格前后作文所用材料大体相同,但是,升格前的作文主旨是抽象的“念恩遗怨”,升格后的作文主旨是为国的“念恩遗怨”——提升境界,具有现实意义。升格后作文在增删材料上是很成功的,而且分别从“强国”“存国”和“兴国”的三个特定角度去归纳。但也有不足,“亡国”的反面材料宜删除,在“三个正面角度”中夹一个“亡国”,文思不畅。标题中的“古今”应删除,无此二字,仍要求用古今之例论证;最好用“为国”去更换“古今”二字。  相似文献   

18.
幸福的距离     
主旨独特——在比较中发现幸福。但是,同阿维伙伴所作的比较,落入俗套——以“失学”来突出“上学”的幸福,这是“大路文章”的做法。宜选用“打工路上通罗马”材料来同“上学”作比较,从而凸显主旨——幸福就在身边。两个层面的比较,宜将“作文获三等奖”的比较提前,这有助于文意向纵深开掘。提升主旨的途径是,提高认识水平,将“幸福就在身边”的主旨推己及人。  相似文献   

19.
黄光相 《成才之路》2009,(21):39-39
“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中国古代史学家范哗的一句话道出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如今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是终身教育的时代,要求一个人一辈子都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否则就会落伍,被时代所抛弃。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正是这么一个让学生不断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储备量的过程,同时还是不断提高学生审美观念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汉代思想家王充的《论衡·累害》和王符的《潜夫论·贤难》专门分析和抨击了封建政治中存在的严重的嫉贤妒能之风,从嫉妒与谗言,嫉妒与陪君,嫉妒与社会风气等方面,对嫉妒给俊杰贤才和政治制度带来的危害作了深人论述。王充认为,嫉妒是贤才或知识分子的外在灾祸,是“累害”即“毁伤损害”之一种。所谓“累”是指这种外来的伤损发生在乡里,即知识分子从政前:“害”发生于朝廷,即知识分子在朝廷从政时。“累害”有如下特点:其一,“累害”是“连遭外祸”,天下万物特别是生命能活动之物,皆是如此,“非唯人行”;其二,“累害自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