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中国早期妇女运动中,梁启超像西方早期女权运动的先驱玛丽一样猛烈抨击了性别歧视教育实施的两大依据,要求在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三个阶段都实现性别公平,并与维新派努力使之在中国首次得以部分实现。其对性别歧视教育依据的解构最深刻,争取实现教育性别公平最积极,整体水平与玛丽不分轩轾,因而成为中国早期争取教育性别公平的领军人。  相似文献   

2.
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挽救国家危亡并实现强国富民的理想,梁启超大力宣扬其兴女学思想并力行兴女学实践。他认为兴女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不仅可培养新型贤妻、良母、生利者,而且能开民智、培养新民,为当时的救国以及强国富民做出贡献。尽管其兴女学思想存在着种种局限,但在中国的女子教育史、思想史和近代化史上仍占重要的历史地位,不仅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可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徐敢良 《文教资料》2006,(21):28-29
中国古代虽有女教,但无女学,没有正式的女子学校教育。到了近代,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兴办教会女学,在其启蒙下,妇女的教育权利及其自身价值逐步被国人关注。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缓慢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社会风气的转变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端。  相似文献   

4.
"科尔曼报告"即<教育机会的平等性报告>,在教育公平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影响.该报告是在美国推进教育机会均等的政策和实践需求推动下的产物.其产生背景与我国现阶段推行教育均衡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社会需求有相通之处.联系我国已有关于教育公平监测和评价的研究成果,从三方面讨论"科尔曼报告"关于教育机会均等的检测项目对我国教育公平监测的启示:首先要明确教育公平的发展方向和我国现阶段推行教育公平的目标定位;其次是依据推进教育公平的目标定位调查和收集相关的差异信息,特别是学生的社会经济背景信息;第三是寻找和选择对教育公平比较敏感的监测项目.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年“兴女学”思潮是晚清社会思潮中的闪亮之点.当时先进分子从强国强种、男女平权、造就新国民等角度申论兴办女学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提出了建立各类女校、实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等各项主张,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兴女学”思潮的形成是近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反映,而且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高校招生在全国各省市之间分配名额很不平衡,呈现出向“地方化”倾斜的特点。“地方化”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剧教育不公平。要解决高校招生“地方化”的问题,中央政府要结合重点院校,制定出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计划编制比例,逐步调整高校招生名额分配:教育资源不足的省市应自主创新,扩大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重点高校也应担当起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楷模和表率,以公平公正作为名额分配的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7.
对于"赋"比"兴"的理解,自古就有不同.了解古人不同的看法,对于我们正确把握这些表现手法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历史考察,揭示了中国女性教育在近代的发展脉络。进而指出:戊戌年间足近代女学的发端时期;20世纪初是近代女学的发展时期;1907年至民国初年是女学在制度上的确立时期;新文化运动期间是通过新旧伦理观念的论战而使女学得到深入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浙江出现了兴办女学的高潮,随着各地各类女子学校的创办,于清末民初建立了近代女子教育体系,直到20年代末,男女同校的普遍实行,标志着清政府实行的两性双轨制教育的终结,标志着浙江女子教育近代化的完成.  相似文献   

10.
"后普九"阶段义务教育公平的主要矛盾与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普九"阶段经济、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教育政策的缺陷使义务教育公平面临新的困境.推进"后普九"阶段叉务教育公平需要采取强化和界定政府的教育责任,通过确立以公平为基础的教育政策价值取向、转变政府的教育投入方式、建立新的教育发展评价标准、完善政府问责和监督体系等,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公平质量,满足人们对义务教育公平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改良派,为实现救亡图存、兴国富民的政治目的,倡导和重视女子教育。在改良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先进妇女开始觉醒,女子学堂陆续创办,女子留学渐成风气。  相似文献   

13.
在戊戌维新运动中,教育改革从根本上动摇了旧的封建教育制度,同时也为我国的近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和近代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奠定了根基,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是我国由封建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以来,山西基础教育在性别公平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观念、以"城市取向"的教育政策和以"升学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正成为新一轮制约山西省基础教育性别公平向前发展的屏障.因此,为了保障我省在基础教育阶段性别公平方面继续向前发展,就需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政策保障、经济支持、教育援助和职业引导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受西方妇女运动和女权主义的影响,台湾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兴起了一场以社会性别平等为目标的教育改革运动.本文在对台湾性别平等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揭示了台湾性别平等教育内涵的转变;进而在对作为改革核心的性别平等教育课程以及其他实施策略与实施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总结了台湾实施性别平等教育的成效和不足.  相似文献   

16.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1895-1898年,清政府进行了以“因时制宜”上谕所涉内容为核心的改革,这次改革既非“洋务运动”的简单延续,也不能看做是戊戌“百日维新”的序幕。由于清政府在“变法”问题上形成了某种共识,因而这次改革涉及许多方面,其达到的深度也是前所未见的,而且大部分得到或多或少的执行。也正因为如此,改革使清政府体制中一系列问题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无论对哪一派的改革而言,这些问题都是他们推进改革时必须解决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女子现代教育萌芽于“五四、时期。这一时期,在激进的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鼓动下,一批女子深切觉悟:欲求独立,必先在教育上力争男女教育平等。因此一场以女子教育平等为特征的女界教育革命兴起,深刻地冲击了几千年的封建女子传统教育,对传统的女子教育宗旨、方针、教育内容、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批判和改革,从而使女子教育发展进入了现代教育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晚清时期皇权的没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中国的社会日益多元化,成为一种疏离于封建皇权与封建规章制度的力量,公共领域逐步形成。而作为公共领域交流工具的报刊也开始向现代化转型,从经营管理上、办报宗旨上与实践活动上实现了对统治阶级的背离,报道政务、批评政府、提倡改革,从而具有了对政权的疏离性与对政府的批判性,这种特性的变化对这一时期公共领域的构建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湖南绅士曾经以守旧闻名于世,但在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的强烈刺激之下,他们反躬自省,抛弃了过去沉重的历史包袱,主动向西方学习,发出了"救中国从湖南始"的时代强音,出现了官绅一体,共谋维新的崭新局面,使湖南一变而为全国最富朝气的省份。但是由于绅士内部变革观念的差异,在变"器"与变"政"方面出现了严重分歧,因此,在湖南维新运动走向高潮的关键时期,洋务派绅士和温和派绅士却退出了维新阵营,他们反戈一击,向激进维新派绅士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使轰轰烈烈的湖南维新运动迅速走向衰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