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我国认识论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我国认识论研究的回顾 ,重构了由传统主体性认识论走向生活认识论的发展理路 ,分析了认识论研究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 ,同时也展望了新世纪的认识论研究走向———真正从实践的观点走向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2.
认识的任务和目的,就在于不断排除谬误,获得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使世界满足人的需要,实现客观事物对人的价值。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就在解决主体认识客体的问题。但是由于思维方式或者出发角度的原因,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直到马克思提出实践在人类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时,才使得这一问题得到了最终的解决。而为了实现这一认识的任务和目的,就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认识的主体性,并考虑到实践的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民主集中制的认识论基础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集中制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民主集中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民主与集中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反映的是这一矛盾运动周期。民主是起点,通过民主实现集中,这是民主集中制内在矛盾运动的第一次飞跃;通过集中指导民主,这是民主集中制内在矛盾运动的第二次飞跃。民主集中制不仅是周期性运动,而且这种运动是多层次的、开放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集中制必将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4.
认识论信念是学生对知识的本质以及知识的获得所持有的观念。目前研究的领域主要涉及认识论信念的纬度、认识论信念与认知和学习的关系、认识论信念的发展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干预转变学生的认识论信念等。这些研究呈现出方法的多样性、概念的扩展性、被试的广泛性等特点。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进一步探讨儿童认识论信念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加强认识论信念对学习和认知影响的深层机制的探讨;进行认识论信念各纬度之间关系的研究;并开展对教师认识论信念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6.
当代西方社会认识研究已走向了内部分化与跨学科研究,知识的社会生产与组织论、求真性社会认识论、陈词认识论、建构主义社会认识论、作为信息科学的社会认识论以及女性主义认识论生长为主题形态,拓展和深化了社会认识论的领域与水平.  相似文献   

7.
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论证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在重点考察典型国家的历史进程与综合分析整个人类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四条重要规律:一、一切封闭的社会形态及其所属国家(或王朝)最终都必然走向衰亡;二、封闭的社会形态所属的强势国家(或王朝)都必然经历“形成与确立阶段”、“发展与成长阶段”、“调整与成熟阶段”以及“没落与衰亡阶段”四个阶段;三、封闭的社会形态所属的非强势国家(或王朝)的发展历程不会超过强势国家(或王朝)的上述四个发展阶段;四、人类社会自出现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以来,也必然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文章进而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其最新成果认识生成律——对上述规律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认识的起源与过程。康德认为认识始于经验,认识的过程实是主体凭先天认识力把客体自由地纳入自己的网络中,自由地赋与其特性和联系:皮亚杰则认为认识起因于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活动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人的认识通过同化和自我调节活动达到平衡态的不断发展。皮亚杰实际否定先天认识力的存在。二、关于认识的对象。康德把认识限于现象界,实质上,他指的认识对象不过是先天认识力,扩言之,即上帝的意志和伟力罢了。皮亚杰则坚持真理是个发展的范畴,客体是认识的极限,它是独立地、客观存在的、因果性等范畴都是客观的。三、结论:从一定意义讲,皮亚杰思想是对康德理论的唯物主义改造与补充。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提出的“猫论”是一种全新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认识论,它体现了求真认识和价值认识的统一,为我们观察、研究事物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它是邓小平认识论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实质。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洛克认为哲学的目的和宗旨就是研究人类理解力 ,他系统论证了人类知识起源于经验的唯物主义原则 ,充分肯定了主体能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决策是现代管理中的重要思维活动,社会科学中各学科对其有不同的解释。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决策活动是认识论运动的最高环节———决策思维,是主体以事实和价值认识为基础的超前思维,认识决策的哲学认识论基础,对于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掌握决策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德国古典哲学认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正是在批判和超越前者的基础上,以现实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起点和归宿建立起来的。在知识大爆炸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处理现实问题和批判资本主义哲学思想上仍有其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朱执信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著名的思想理论家.他的哲学理论蕴含着许多精彩的思想闪光.本文从认识论的角度,对他的“思想闪光”进行概括,认为朱执信所主张的是实践的认识论,并从认识来源、认识目的、认识的能动性等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16.
先秦战国时期,在庄子的相对认识论中,无论是对事物属性的相对性论述,还是对于认识事物视角的阐释,抑或是关于认识主体的剖析,处处都闪耀着辩证的光芒,为我们全面地认识事物、辩证地思考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学养,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当然,他的相对主义倾向,无所作为的颓废思想。也是我们必须予以摒弃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教学认识论的研究见仁见智,基于本体论层面作为教学本质观的"教学认识论",无论在语言逻辑还是在实践检验中都陷入了困境。随着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学论的基础理论,哲学方法论层面的教学认识论的构建与发展,成为教学论学科体系日益复杂化、秩序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开始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诸多移植西方的教育理论,对在我国教育理论界一直占重要地位的教学认识论形成了严峻的挑战,甚至认为教学认识论已经到了终结的境地。教学认识论在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的指导下,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并且存在着确定性的知识,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不过新课改中诸多教育理论也带给我们启发和思考,在认识方式上,教学认识论可以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为自然立法”是最能体现康德哲学反对机械认识论,重视人的主体能动作用的一个命题。人是一个自觉、自主、能动、创造的主体性的存在,是其认识论中一个主要结论。康德考察说明,认识是人作为主体的一种能动活动,而不是人的被动接受;人的主体性的本质特征之一就在于它能够超越“经验自我”的狭隘性而获得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知识;理性的职责不是给人类提供“现成的真理体系”,而在于不断地从理论上探求人类知识也即认识能力本身的发展条件,不断批判任何企图把人类现有知识凝固化的观点和作法,从而促使人不断追求完善;追求合理性既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也是人作为认识主体而存在的最高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改革中,教学认识论不断遭遇批评与指责,但这些批评与指责并未从根本上否定、推翻教学认识论,只是对教学认识论所具有的内在张力——社会认识与个体认识、教师认识与学生认识、教学事实认识与教学价值认识之间提出了另一种化解策略。因此,教学认识论的未来拓展需要在新的价值坐标中,权衡社会认识与个体认识;在交互认识论中,定位教师认识与学生认识;在事实与价值融合中,洞悉教学认识演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