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个题目,一看便知,是模仿川合康三先生的《终南山的变容》而来的。《终南山的变容》是研文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川合康三先生的中唐文学论集(1999年10月版)。在近年唐代文学众多研究著作中,这是一部颇有特色的论著。全书共有五章,而就其内容来看,笔者认为大致是两部分,一是对中唐文学的宏观的论说,一是对中唐主要作家韩愈、白居易、李贺等的个案研究。在宏观的研究中,作者先对自己的研究对象“中唐文学”作了界定。追溯了把唐代文学分为‘甸、盛、中、晚”四个时期的历史过程,这也就是从明代高探《唐诗品汇》开始明确化的唐代文学的…  相似文献   

2.
以凝重浑厚的风格、沉蕴宏博的史料、自然灵动的文笔和透辟精到的论述,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多层次、多趋向地进行唐代文学的整体考察和深度开掘,是傅璇琮先生治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如果说《唐代诗人丛考》最初显示了这个特点,那么,从《李德裕年谱》到《唐代科举与文学》则标志着他的这种探索和追求的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3.
郁贤皓先生在《唐刺史考》的基础上,经过十余载的仔细搜罗和精密考订,撰成三百余万字的大著《唐刺史考全编》(以下简称《全编》),使治唐代文学和唐史者从中获益颇多,故而傅璇琮先生称其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大型唐代文史工具书"。几年来笔者  相似文献   

4.
《摩石录》是李浩先生继《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唐代园林别业考录》《唐诗的文本阐释》等专著之后,奉献给学术界的又一部力著。内容上,全书以榆阳区古代碑刻艺术博物馆藏志为重点,收录其近年研究的9篇论文。全书首要特点是“新材料”。论著展现了作者在熟悉旧材料的基础上捕获新材料信息的功力。其次是“大视野”。论著既做到了纵横拓展,又能针对重要信息点,深入发掘。最后是“解读”功力。面对新材料,论著发覆新观点采用了考据法、文史互证法、比较法、归纳法、诠释法等方法,诸多精准合适的研究方法也是《摩石录》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编辑学刊》2011,(2):2-3
青岛出版集团董事长孟鸣飞推荐《瓜饭楼丛稿》《瓜饭楼丛稿》是冯其庸先生半个多世纪学术研究成果的汇编,集萃了  相似文献   

6.
陈寅恪先生(1890—1969)在中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宗教史、文学史等研究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的著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和收集在《金明馆丛稿》初篇、二篇、《寒柳堂集》内近百篇论文,我国学术界有很高的评价。英国著名的隋唐史专家崔瑞德(D.Twitchett)称之为伟大的中国史学家,并说他主编的《剑桥中国隋唐史》每一章节,都得益于陈寅恪先生的研究成果。法国汉学权威戴密微(P.Demieville)于陈先生逝世后在《通报》  相似文献   

7.
任文京先生的《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一部以深厚之功力运用得当之工具对唐代边塞诗歌进行研究的力作。近年来唐代边塞诗歌的研究之所以很难取得新的突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多数研究者将自己的视野局限得过死,奉行一种单纯从文学到文学的研究策略。视角的单一和狭窄必然会对研究带来思维局限。而该书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它的多维视角。作者熟练地运用“历史——文化”的研究方法,从历史地理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多维的角度来考察唐代的边塞诗,所以对于这样一个旧的话题就能够多有新说,获得新的研究成果。比如作者从唐代边塞…  相似文献   

8.
薛天纬先生是唐代文学研究领域一位著名的学者,《唐代歌行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是他的重要著作之一,亦是唐代歌行研究中具有填补空白意义之作。《唐代歌行论》一书近38万字,由上篇"溯源"、中篇"衍流"和下篇"正名"三部分构成。"溯源篇"考察歌行  相似文献   

9.
一《唐代学士与文人政治》是李福长先生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积近十年之功完成的一部有关唐代政治文明的著作(以下简称“李著”)。在本书中,李福长先生立足于从政治文明史的角度考察唐代政治主体机质的变化,并以  相似文献   

10.
胡适曾以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改革与提倡白话文而名盛一时。为推动白话文运动的发展,他把考证与整理出版古典小说作为普及工作而大力提倡。他一生曾对二十余部古典小说写过数十万字的考证文章与书信,尤其是对于《红楼梦》的考证,着力最多,收获也最大。他首先从考证《红楼梦》作者的身世开始,提出了《红楼梦》乃是一部作者隐去真事的“自叙传”的新观点,批判了当时影响最大的“索隐派”各种牵强附会的臆说,从而开创了对这部古典名著研究的新途径,被后人称之为“新红学派”。鲁迅先生在所撰《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对胡适《红搂梦考证》中的新观点予以评论说:“然谓《红楼梦》乃作者自叙,与本书开篇契合者,其说之出现最先,而确定反最后。……迨胡适作考证,乃较然彰明,知曹雪芹实生于荣华,终于苓〔零〕落,半生经历,绝似‘石头’,著书两部,未就而没;晚出全书,乃高鹗续成之者矣。”并肯定胡适的“自叙侍”说,“实是最可信的一说”。 然而,《红楼梦》考证胡适虽先发其端,其具体考证工作并非他一人之力。这在《胡适口述自传》一书里也曾提到:“在寻找作者身世这项第一步工作里,我得到了我许多学生的帮助。这些学生后在‘红学’研究上都颇有名气。其中之一便是后来成名的史学家顾颉刚,另一位是俞平伯  相似文献   

11.
《古典文学佛教溯缘十论》是一本论文集,收录陈允吉先生论述佛教与唐代诗歌关系方面的论文10篇。这些论文考辨周详,阐发深入,解决了文学上的难题,体现了作者对文学与古代文化关系的见解和独特的治学思路。它不仅是作者生平心血的结晶,也是新时期古典文学研究的奇葩。  相似文献   

12.
十多年来,吴秀明先生在杭州大学中文系执教当代文学的同时,以研究历史文学为专题,先后完成了《在历史与小说之间》、《历史文学论》、《历史的诗学》与《历史文学真实论》(即《真实的构造》)四部材料丰富、分析精辟的专著,对这一专题作出了令人瞩目的重大贡献。 我之所以这样说,决不仅仅指他的巨大的工作量,更主要的是指他的历史文学研究工作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现在试以《历史文学真实论》为例,谈一谈我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陶敏、李一飞编著的《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中国古典文学史料研究”丛书之一种)是一部上乘之作。众所周知,文学研究必须以文献研究为基础,文学文献研究是文学研究前期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对各种史料的搜集、鉴辨和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陶敏等长期从事唐代诗文的文献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学  相似文献   

14.
郭在贻先生(1939—1989),山东邹平人。1961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师从姜亮夫、蒋礼鸿等先生。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中国训诂学会副会长。著有《训诂丛稿》、《训诂学》、《郭在贻语言文学论稿》、《郭在贻敦煌学论稿》、《敦煌变文集校议》(与张涌泉、黄征合著)等。其中《楚辞解诂》、《唐代白话诗释词》两篇论文获中国社科院首届青年语言学家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5.
《唐刺史考全编》(以下简称《全编》)是郁贤皓先生积十多年之努力编制的一部高质量的唐代文史工具书,为唐代历史和文学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自其成书以来,由于各地唐墓志的不断出土,郁先生及一些学者就根据新发现墓志资料对《全编》进行了补订。近年来,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致力于收集洛阳地方墓志的工作,经过数年的努力,收藏历代墓志达数百方,并出版了研究著作《洛阳新出土墓志释录》。这其中多数为唐墓志,而这些新出土唐墓志志主及其父祖不少曾担任过州刺史,这为我们进一步补充唐代刺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同时还能够订正《全编》由于资料不足出现的瑕疵。在此,笔者按照郁先生原书凡例与编次,将已经刊布在《洛阳新出土墓志释录》和馆藏尚未刊布的唐墓志(前加※)中的刺史资料进行整理,排列如下,以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训诂问学丛稿》是苏州大学教授王继如继他1999年出版的《敦煌问学丛稿》之后出版的又一部论文集。全书共收集有关训诂的论文40篇,作者在此书的《跋》中将这40篇论文分为七类:一是关于训诂学如何面向新世纪的思考;二是古书疑难词语的训释;三是总结敦煌俗字和  相似文献   

17.
张莹 《兰台世界》2014,(7):99-100
杜环是唐代著名旅行家,因与大食的战争被俘虏辗转游历非洲地区数十年,回国后著有《经行记》,该著作是研究及考证非洲与中西亚历史的宝贵史料。本文介绍了杜环与《经行记》,并对杜环游历大食国与《经行记》记载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8.
从学术史的角度考察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的学科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唐代文学研究始终处于辉煌的创造性阶段。在这新一轮的学术开始之际,首先由一个重要的契机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唐代研究领域的关注,这就是郭沫若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版的《李白与杜甫》──那一时期可以称得上学术专著的出版物只有两种,章士钊的《柳文指要》也属于唐代研究的范围。《李白与杜甫》始料不及的结果是书中大量史实与认识的讹误引起普遍质疑,这在郭氏欢呼的“科学的春天”到来时,为唐代文史学科储备下了人才最多的研究者队伍。郁贤皓先生在80年代出版的《…  相似文献   

19.
杜环是唐代著名旅行家,因与大食的战争被俘虏辗转游历非洲地区数十年,回国后著有《经行记》,该著作是研究及考证非洲与中西亚历史的宝贵史料。本文介绍了杜环与《经行记》,并对杜环游历大食国与《经行记》记载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20.
《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以下简称《集成》),一共八卷十册,约四百余万字规模,2004年10月由三秦出版社一次性完整推出。该书的两位主编分别是大陆的唐代文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傅璇琮先生和台湾的唐代学会前会长、台湾大学教授罗联添先生。他们皆为学界名宿,亦是该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