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政府长期奉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不仅拒绝承认新中国,还与逃到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保持着所谓的“外交关系”,并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但随着美国深陷越南战争难以自拔和美国在美苏争霸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美国被迫调整其对外战略,其中一个重大步骤就是于1972年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在此基础上,经过中美两国的共同努力,1979年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可见,“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美建交”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首先,两者的时间和标志不同。“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开始于1971年。这一年发生了中美关系史上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政府长期推行对华全面敌对与遏制政策,阻止其他西方国家同新中国交往是这一政策的关键一环。法国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立完全外交关系,不能不构成对美国外交决策的严重冲击,并进而影响到全球冷战格局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阻碍中、法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两大障碍业已消除.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中、法两国于1964年1月27日建立了外交关系.法国推动中法建交既有其国家利益诉求,也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围绕中法建交问题,台湾当局积极展开了对美交涉,其目标有三:一是尽力联合美国向法国施压,要求法国不承认或拖延承认北京;二是让美国协助台北进一步拓展"外交"舞台,阻挠其他国家跟随法国;三是坚决同美国的"两个中国"设想做斗争。为了达成这些目标,台湾在对美交涉时采取了灵活的斗争手段,也提出了不乏精彩的"外交"动议。台湾虽未能阻止中法建交,但它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第二、三重目标,其对美交涉"外交"并非完全失败。  相似文献   

5.
刘仓有 《中学文科》2006,(12):97-97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指1972年发表的《上海联合公报》、1978年发表的《建交联合公报》和1982年的《八一七公报》。这三个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22年对抗关系的基本结束,开始走向对话和正常化,也成为指导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重要文件。因此,回顾中美三个公报的出现,有利于我们正确处理和把握今天的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6.
1964年中法建交,就双边关系而言,推动了双边关系的正常化;就国际关系而言,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中法建交在两国外交史上和国际关系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的台湾问题 ,指出 2 0世纪 6 0年代末、 70年代初 ,中美基于共同的战略利益 ,在台湾问题上达成了妥协和谅解 ,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8.
9.
1977年卡特就任美国总统后,曾表示要继续推进对华关系,完成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但同时又把对苏关系置于中美关系之上;在台湾问题上也是瞻前顾后,使得中美关系在他执政的第一年内没有取得任何重大进展。随着美苏缓和的受挫,美国政府决心加快对华关系正常化进程。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美两国终于就关系正常化达成了协议,从而结束了两国关系长期的不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0.
高中历史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中对中美和中日关系的叙述经常让学生产生误解,实际上,中美关系正常化不等于中美正式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与中日正式建交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明确这些差别才能正确理解《中国近代现代史》中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中法战争前中法之中越边境通商问题的艰难交涉和中法战争后两国一系列商约的签订,中国被迫开云南、广西边境通商,云南、广西得以参与到世界经济交往圈中;揭示了中法双方交涉主体的不对等是近代中越边境贸易畸形繁荣的必然结果.为当今中国与越南、缅甸等东盟国家间的平等协商,开展经贸活动,繁荣边境民族地区经济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2.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围绕台湾问题,中美两国的关系从五六十年代的敌视对抗,走到七八十年代的缓和合作,九十年代再次跌入低谷。台湾问题成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也是中美两国关系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仍未实现关系完全正常化的根本症结所在。推进两岸关系恰恰是打破“两国三方”博弈僵局的关键所在,中国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3.
埃及与以色列的“消耗战”历时三年之久。美国与苏联为了各自的全球战略,不仅积极展开对话,还向交战双方输入了大量的新式武器,这影响了整个战争的走向。特别是苏联,直接参与了埃及与以色列的空战。同时,“消耗战”也对美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建  王卓 《教学与研究》2005,9(9):56-60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下,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已经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加强中日经济合作对于确保和延长我国战略机遇期、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加强对日经济合作,通过互补、互促、合作、共赢,来促进政治、外交以及国民感情等方面矛盾的缓解。  相似文献   

15.
克林顿政府与中美关系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林顿政府执政初期 ,由于对中国情况不了解 ,以及受大选政治和国内反华势力的影响 ,对华实行“遏制”与“接触”政策 ,不断在人权、贸易、台湾和军售等问题上制造事端 ,使中美关系一直走下坡路 ,并降到中美建交以来的最低点。进入第二任期后 ,克林顿随着个人地位的巩固和政治外交上的成熟 ,在对华政策上所受干扰和压力减少 ,能以务实的态度来处理中美关系 ,对对华政策做出调整 ,用全面接触政策替代了孤立遏制政策 ,从此中美关系进入了较成熟稳定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6.
朝贡的组织与管理是明朝朝贡制度完善的具体体现,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朝贡事务,不仅设置完备的机构,在朝贞的组织过程中也有条不紊,有章可循。对朝鲜的特例,使明朝与朝鲜的朝贡关系比其他朝贡国更为密切.给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十年来我国师生关系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晓枫 《教育学报》2007,3(5):13-19
近十年来我国对师生关系的研究,观点多样,主要有:师生应是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这是占主要地位的观点;教师主导下的民主、平等关系;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师生之间不应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师生之间是平等而又不对等的关系;师生关系是主导与主动的关系等。这些观点从不同视角对师生关系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论述,超越了师生主客体的二元对立范畴,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有生搬硬套西方哲学理论的趋向,对中国传统师生关系思想重视不够,一些观点有片面性,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也还有待加强。我们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教育对各国人才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固本强基"的作用,新生教育是大学教育的起点,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中美两国高中到大学学习生活的衔接情况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问卷分析,比较二者在考核方式、常规性教育、适应性教育、素质拓展性教育和宿舍管理等五个方面的异同。分别从高中、大学和高考改革三个不同的角度,针对学生成长的需要,对我国高中到大学的有效衔接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中苏两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和两国所处国际政治环境的不同,中苏两党在国际形势、工人运动和对斯大林的评价等问题上出现重大分歧,并反映到各自的发展战略中.发展战略的矛盾导致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两国关系的范式和准则的非制度化,使两党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逐渐演变成在国家利益方面的矛盾,导致同盟关系的破裂.  相似文献   

20.
《走遍美国》)是一部极其实用的中级水平的视听说美语教程。这部教材不仅使我们领略到纯正的当代美国口语,也使我们对中美之间的化差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章从婚礼习俗、体触、礼节、宠物、收受礼物、迷信和独立性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些差异,意欲对各级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