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作为一部综合性较强的文学著作,其中的研究意义呈现出多元表述的基本面貌,"养生"解读就是其中之一。《红楼梦》的艺术创作,将中国传统"养生"理念融汇其中,体现了鲜明的"养生"色彩。文本"养生"描述依托传统"养生"意识与行为实践,构成了《红楼梦》中的养生文化。本文将以"养生"为线索,从美食、茶道、饮酒、医药、运动、情志等各方面考察蕴含在《红楼梦》中的养生体现,从而透视作品背后的"养生"文化。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原著对服饰描写精致、美妙、和谐,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服饰文化。2010年新版《红楼梦》却引来了诸多争议,尤其是剧中服饰色彩搭配以及妆容设计。文章从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角度分析了新版《红楼梦》服饰色彩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误区,指出影视剧组应该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以严谨的态度为广大观众创作优秀的、有文化价值的影视作品。  相似文献   

3.
田娟 《海外英语》2011,(13):192-193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包含几千年历史文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书中描述贴近生活,语言形象,包含了丰富的如成语、谚语、歇后语类型的俗语。该文通过对《红楼梦》不同译本中的俗语翻译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这些俗语的翻译方法,这些翻译方法可以分为四类: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意译以及直译加注法。  相似文献   

4.
佛教和道教一直以来都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红楼梦》就体现出了佛教的“空无”观念和道教的“崇阴”思想,佛与道建构了《红楼梦》的整个宗教文化。我们通过对《红楼梦》具体情节中所蕴涵的宗教文化的简要分析,揭示出佛、道的对立与统一使小说所表现的宗教思想文化远远超越了其各自所能表达的范畴,也体现了作者最终的宗教导向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论语》成语广泛使用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文化探讨与透视。文章从《论语》成语涉及的伦理道德、社会政治、思想教育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称谓语蕴含的尊卑礼数、体现的喜恶情感是传统文化的折射。《红楼梦》中女性称谓语丰富。其中美称作为对他人称颂恭维的称呼,可以看出当时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道德传统对女性的影响和规范。《红楼梦》中的女性倨称仅有一处,具有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特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描写人物的典范之作,其姓名之繁,命名之巧,寓意之深,真是令人赞赏。《红楼梦》的人物命名,为小说人物涂上了艳丽夺目的色彩,成为全书艺术构思上不可缺少的艺术细胞。基于此认识,本文试图以《红楼梦》中的人名为研究对象,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性格、命运,从六个方面探索其寓意,从而更好地去把握《红楼梦》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佛教、道教为主的宗教,既在思想观念上影响着曹雪芹、高鹗的创作,同时也对《红楼梦》的想象世界及叙事方式产生着深刻影响。《红楼梦》的梦幻叙事方式,与宗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从身姿语言、手势语言、眉目语言这几个方面来对红楼世界中的女性体态作个归类,并对体态含义进行了分析,透视作品中体态语所包含着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初步探讨了体态语在《红楼梦》研究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成语典故是语言浓缩的精华,是历史的产物,是文化的积淀。希腊罗马文化及圣经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主要渊源,而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文章将《圣经》与《论语》中的成语典故、希腊罗马神话与三国文化中的成语典故加以比较,映射出英汉成语典故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色彩与差异。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一部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也充满着佛教和道教文化意识及其有关的语汇。对这些宗教词语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处理,不仅体现了译者的文化取向、价值观念,而且也关系到其译作的成败。以杨宪益与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英译本为例,从互文性视角就《红楼梦》两译本宗教文化翻译策略及其宗教渊源进行阐释与解读,可看出,《红楼梦》英译本对宗教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反映了译者在其所属元文本影响下所形成的宗教文化取向和翻译观,从而使其译作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佛教的传入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不同文化间相互接触、融合、碰撞,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系统,也由此产生许多佛教相关词语。近年来,佛教相关成语研究日益得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文章将对现阶段佛源成语的研究方向及科研成果加以分类概述。  相似文献   

13.
成语是习用的固定词组。通过英汉成语反映的数字文化观、自然环境、文化习俗、历史典故、宗教信仰、神话寓言故事等方面透视英汉文化差异,表明正是这些因素制约了英、汉成语的形成,并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了解英、汉文化的差异是准确把握英、汉语成语含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周莹 《海外英语》2011,(3):160-161
成语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承载者之一,如何将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翻译出来,一直是译者关注的问题。该文选取独特视角,根据成语在上下文语境中的意义,包括原义,直义,形容义,比喻义,以《红楼梦》两个版本为例,提出一些在成语英译中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韩愈对丰富汉语成语有重要贡献。以《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国成语大辞典》为工具书,从《韩愈全集》八卷文集中共检索出韩愈首创成语151条。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对47篇杂文(含杂著)中的53条首创成语进行了语法、语义和文化分析,总结出韩愈杂文中首创成语的结构特点、语义变化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6.
佛教起源于印度次大陆,大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我国最具影响的宗教。随着佛教广泛而深入的传播,汉语中的成语也极大地丰富起来。这些成语,有的来自汉译佛经,有的来自我国佛学家著述的禅宗典籍。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相当数量的佛教成语在意义上发生了变化。例如: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是一部关于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百科全书。其间大量使用的成语使其增色不少,但同时也增大了翻译的难度。如何在翻译的过程中既传达出成语的意义,满足理解文章的需求,又向译文读者展现成语背后的深层内涵,是译者面临的一大难题。论文从《红楼梦》中撷取7例汉语成语,并附以杨译本和霍译本的两种英文译文,通过点评的方式,探讨他们在世界性书写中是如何“求信”,又是如何“叛逆”的,以期为典籍的成语翻译研究及汉英翻译教学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该文首先给出成语定义,强调其“民族性”,而后又从汉语成语的“形”“神”两方面,以《红楼梦》杨译本为蓝本,探讨成语翻译中文化内涵的处理,强调作为文化传播使者的译者要更重视译文读者的反应,才能真正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民俗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社会科学。它与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等等学科有着深刻的联系。而作为我国古典小说典范,具有百科全书之称的《红楼梦》,这部描写清王朝时期社会生活的鸿篇巨著,其中蕴藏着许许多多反映当时社会丰富的民俗内容。在此,笔者将《红楼梦》中的民俗现象及其民俗学方面作一点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刘彦 《考试周刊》2011,(6):33-34
英汉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色彩与我们的生活、情感息息相关,色彩与文化密不可分,本文以杨宪益先生的《红楼梦》译本为范本来讨论颜色词的翻译,对两种文化差异下的颜色词的意义的异同的比较,来提醒翻译人员做翻译时必须要考虑两国文化上的差异,并对异文化背景的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