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纹枯病生境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同一生育期各生境点之间的生态位功能指数存在差异,表现为田块中部>北侧边线、西侧边线、东侧边线>南侧边线>田角。这说明在各生境位点上,水稻纹枯病菌对资源的占有和利用故能是不同的。在田中部水稻纹枯病菌对占有和利用最为充分,因此,水稻纹枯病菌的繁衍也最快,对水稻的危害也最大,而在田角则相反。水稻田的田角和田块南侧边线生境位点对水稻纹枯病的控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当前怀化市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情况以及总结历年来防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主三辅”水稻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探讨水稻农艺性状的成产效应,为实现水稻高产育种持续发展与优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对河南省2015—2016两年水稻区试的16个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最优回归、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根据统计参数所提供的信息,综合分析得出:在育种实践中,选取植株较高、分蘖力较强、结实率和千粒质量高、每穗实粒数多的性状,是实现高产育种目标的关键.在高产栽培上,应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促早发、成壮蘖,提高结实率、千粒质量和每穗实粒数,夺取水稻高产.14个农艺性状提取的5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6.024%,根据各品种的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评价,新稻89、福稻018、苑丰136分列前3位.基于8个主要农艺性状将16个参试品种聚为4个类群,第Ⅱ类(艺稻206、信粳1787、苑丰136)属高产类,并依据各类品种的特征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良目标.  相似文献   

4.
稻纹枯菌是水稻主要病害稻纹枯病的病原菌,由于其寄主范围广,变异性强,目前常用生物和化学农药防治,污染重、成本高.本文着重论述用石灰抑制稻纹枯菌及防治稻纹枯病的效果.经三年的研究,现已证实该方法可行,且经济、安全无污染,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本在分析当前怀化市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情况以及总结历年来防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主三辅”水稻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稻机械化生产高产栽培肥料配比与不同机插行距对水稻产量影响试验,探索最佳施肥水平和机插行距,为丘陵地区高产高效水稻机械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生防菌哈茨木霉对7种常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探索其生防机制.结果表明:对峙培养时木霉菌对小麦纹枯病菌等7种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最高,达44.3%,对水稻恶苗病菌抑制率次之,为41.2%;木霉菌丝提取物对7种病原菌均有抑制效果,对水稻恶苗病菌抑制效果最为明显;显微观察可见木霉对小麦纹枯病菌有重寄生现象,表明生防机制为营养竞争、抗生作用和重寄生.  相似文献   

8.
采用二因素最优化设计方案 ,研究了培养基中C源、N源含量对水稻纹枯病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C源 (淀粉 )含量 :5~ 5 5mg/mL ,氮源 (天冬酰胺 )含量 :0 .0 5~3.95mg/mL〕 ,N源对菌丝的生长、菌核鲜重及粒数的影响大于C源。根据综合分析 ,培养基中的C源和N源分别以 45~ 47.5mg/mL及 2 .78~ 3.1 7mg/mL的组配对水稻纹枯病菌生长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9.
<正>1问题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水稻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水稻的栽培也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南方地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从而为南方地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遂宁市位处四川盆地中部,属典型的川中丘陵农业区.水稻是该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目标,通过近年的试验示范,总结了水稻集成配套超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水稻品种选择、培育壮秧、本田管理等关键技术,以辐射带动该区域水稻平衡增产.  相似文献   

12.
水稻和大豆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决定了农产品的安全风险预判.本研究利用涪江流域采集的大豆和水稻植株,测定了不同器官的重金属镉(Cd)含量,通过富集系数、转移系数,分析和比较了重金属Cd在大豆和水稻植株中的分布特征、对Cd的吸收转移能力,重点评价了两种植物可食用部分的Cd含量.结果表明,水稻对镉的富集系数大于大豆,但水稻对镉的转移系数小于大豆,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能力比大豆强,镉从水稻根部转移到其他器官的能力比大豆弱.与大豆的可食用部分的Cd含量相比,水稻可食用部分的Cd含量更高.两种作物各器官对重金属Cd的吸收能力不同,大豆中各器官对镉的吸收能力为:根>茎>叶>可食用部分;水稻中各器官对镉的吸收能力为:根>茎>可食用部分>叶,说明根是大豆和水稻富集镉能力最强的器官.因此,水稻和大豆对受镉轻度污染的土壤有一定修复作用,但从人类健康考虑,受镉污染的土壤,不适合种植水稻供食用.  相似文献   

13.
陈萌良同志,是广西岑溪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推广研究员.他于1990年参加国家人事部、农业部联合在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分院兴办的首期“南方优化耕作栽培训技术”高研班(以下简称“高研班”)学习.该期高研究班以建设吨粮田为主题,学习、研讨了高产高效优化耕作栽培新技术,介绍了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耕作栽培技术革新的新信息、新动态、新成果以及水稻、小麦的新品种.例如:学习了“光敏核不育两系杂交稻”及其高产栽培新技术,研讨、交流了水稻小苗旱育新技术,水稻抛秧栽培新技术,水稻旱育稀植、水稻垄畦栽培、水稻追穗施肥等新技术,深入探讨了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模式,使学员开阔了眼界,更新、拓宽了知识面,掌握了新技术,提高了  相似文献   

14.
以实验中发现的一株细菌(ZXK)为材料,通过摇瓶发酵的方法获得其发酵液,采用对峙培养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菌体和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小麦赤霉病菌病菌Gibberella zeae,水稻纹枯病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 Uacingulata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等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ZXK菌体及其发酵液对7种病原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ZXK发酵液能够完全抑制苹果炭疽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的生长,对棉花黄萎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也达到了90%以上;发酵液经离心、过滤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仍具有生物活性,其中以高压蒸汽灭菌处理的发酵液样品的抑菌活性损失最大.  相似文献   

15.
<正>1题目子叶黄色(Y,野生型)和绿色(y,突变型)是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相对性状之一。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3)水稻Y基因发生突变,也出现了类似的"常绿"突变植株y2,其叶片衰老后仍为绿色。为验证水稻Y基因的功能,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一)培育转基因植株:Ⅰ.植株甲:用含有空载体的农杆菌感染y2的细  相似文献   

16.
井冈霉素是一种由放线菌产生的新型农用抗菌素。它对水稻纹枯病具有卓越的防治效果,对水稻小球菌核病、茄类立枯病、蔬菜白涓病和菜豆菌核病等多种病害都有校好的防治效果。据国内外几年来的大量实践结果表明,井冈霉素具有高效、安全、无残  相似文献   

17.
汕头市潮阳区关埠镇,是全国闻名遐迩的水稻高产镇,该镇巷内村老农民林龙宜被誉为“水稻状元”,如今他虽年届七旬,仍醉心于高产水稻的栽培。是什么原因使这位老农民有这种令人敬佩的创业精神?说起来,有一段感人至深的往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重金属镉胁迫下葡萄糖醛酸产生菌Pseudomonas sp. LP20对乙烯合成及水稻镉毒害的影响。方法:通过单因素设计,分别从植株叶绿素含量、乙烯产量、重金属镉含量测定等方面探讨Pseudomonas sp. LP20对镉胁迫下水稻的影响。结果:Pseudomonas sp. LP20显著抑制乙烯合成,同时抑制植株对镉的吸收。用乙烯前体物质1-氨基环丙基羧酸(ACC)处理消除了Pseudomonas sp. LP20或葡萄糖醛酸诱导的水稻中镉积累的抑制作用,然而用乙烯生物合成抑制剂氨基乙氧基乙烯基甘氨酸(AVG)处理显著减少了植物中镉的积累。结论:Pseudomonas sp. LP20分泌的葡萄糖醛酸抑制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减少水稻根系中镉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日前,由欧共体荣誉联合评选委员会和国际荣誉联合评选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国际颁奖大会上,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辽盐系列水稻新品种荣获'99第三届世界"一村一品"博览会国际最高金奖.这是我国在此博览会上获得的唯一一项最高金奖.  相似文献   

20.
赤霉素(gibberellin)是1926年日本人黑泽英一从水稻恶苗病的研究中发现的。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之所以出现徒长的症状,是由病菌分泌出来的物质引起的,这种病菌称为赤霉菌,赤霉素的名称由此而来。1959年科学家确定其化学结构。现已知,植物体内普遍存在赤霉素。它是调节植株高度的激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