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上靖是日本当代素负盛名的作家 ,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本文以他的小说创作为主要研讨对象 ,试图通过对他的现代题材小说和历史题材小说的部分代表作品的分析 ,探寻作家的创作个性、美学追求、创新精神、艺术风格 ,以及对日本当代文学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安部公房是日本著名的现代主义作家,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戏剧和散文。在他的作品中运用了超现实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创作手法,对人的生存状态做了深刻探讨。文章从安部公房小说中存在与异化的主题来探讨他小说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与葛西善藏在作品自我形象的表现上。具有相通之处。郁达夫有意识地采用了日本私小说的方法,但他并没有象以葛西善藏为代表的日本私小说作家那样成为“逃亡奴隶”,而是努力克服私小说的局限性。表现出对时代和社会的关注。塑造了“社会化的自我”。私小说和社会意识不是对立的概念。文学作品的社会意识不是由题材、主题、方法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作家的人生观及其对人生的把握。  相似文献   

4.
许多年来,国内外学术界根据施蜇存和穆时英、刘呐欧等人的交往,或他的小说中有一些与新感觉派相似的东西,就把他划归为新感觉派。实际上我们纵观施蜇存当年的小说创作,却能明显感觉到他与新感觉派之间的差异:通过分析施蜇存小说和新感觉派作家创作的不同之点,借此证明两之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有岛武郎是日本"白桦"派的代表作家,但他的视野已远远超出了"白桦"派的创作思想范畴,他倡导的新理想"一元生活论"和"本能生活论"猛烈地冲击了当时的注重理智、循规蹈矩、排除热情、禁忌欲望的基督教上层社会。作家通过小说《一个女人》,对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充分地体现了作家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6.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其文学悲凉格调的形成与他的孤儿心态有很大关系。小说《伊豆的舞女》的主题表现了作者的自我人格。满足了川端对纯洁爱情和美好人情的渴望,是他对自己现实中得不到的温情与爱情的补偿性实现。川端早年扭曲的心理人格不仅影响了小说的内容,而且形成了小说独特的艺术风貌。心理描写是《伊豆的舞女》最突出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7.
陶晶孙是前期创造社自我小说流派中的重要作家,他的自我小说在艺术风格上明显地苟同于其他创造社的作家,有着日本文化的“原汁原味”,而且对新感觉派的技巧运用也是炉火纯青。  相似文献   

8.
<正> 井上靖是当代日本文坛最著名的作家,现年七十五岁。他被日本评论家誉为“文坛顶峰的大师”。他既写小说,也写诗,写美术评论,但主要成就在小说方面。一九七二年新潮出版社出版的《井上靖小说全集》已达三十二卷之多。一九六四年,他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一九七六年获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现为日本笔会会长。他是当今日本文坛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的一位作家。井上靖在世界也颇有影响,他的作品已被中、朝、英、美、法、苏、意、葡、波等国翻释出版。中国读者是井上靖作品的赞赏者。中国人民高度赞誉他的才华,尤其欣赏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态度。他是我国人民亲密的朋友,现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日中友  相似文献   

9.
英国作家巴拉德的小说《太阳帝国》是一部自传小说。小说以一个小孩的视角,着力描写上海血腥、阴森和恐怖的一面;通过对"太阳帝国"意象的运用,对日本和美国形象进行美化。巴拉德塑造的异国形象受其西方中心主义写作立场的影响,折射出他颠倒是非的价值观与殖民意图。  相似文献   

10.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与森欧外、夏目漱石并称为20世纪前半叶日本文坛上的三大巨匠。在短短的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为世人留下了140多篇小说,有“鬼才”之美誉。他的小说故事新奇、技巧高超、寓意深刻,尤其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理智分析为人称道,对人性利已主义的揭露则是芥川文学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1.
丁瑜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4):28-31,36
石川达三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在他的很多战争小说中为日本的侵华战争辩护:战争是国家的事业,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日本国内的经济、人口问题。他的这一侵华战争观的形成既有日本社会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也有他自身经历方面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12.
王钦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12,26(4):100-101,110
日本人非常关心人的生死这一问题。日本作家常在文学作品中表现生死无常和人生无常这一主题。志贺直哉是雄踞日本大正文坛之首的著名作家之一,他不仅是白桦派的杰出代表,也是"心境小说"的泰斗。并且被日本人称为"小说之神"。其小说大都与他本人的生活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城崎》是志贺直哉享誉日本文坛的"心境小说"之代表作。这篇文章深刻地反映了志贺直哉生死观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岛崎藤村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席位.他从浪漫主义开始,最后转至小说,是日本近代文学的先驱.他的创作跨越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期,是日本文学史上文学创造生命力最长的作家,与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被称为近代三大家.  相似文献   

14.
作为当代日本文坛上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家大江健三郎 ,他的作品呈现出扑朔迷离和怪异的征候 ,对其主题的理解往往产生较大的差异。从不同层面深入研究他的“乌托邦—森林意识”小说的主题 ,可看出他的乌托邦存在于“森林和山谷”,但又不等同于现实 ,虚构与现实泾渭分明 ,却又随意叠加 ,反映了“死与再生”的共同主题。作为一位民主主义者 ,大江始终以理性的头脑思索对象 ,他的作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日本纯文学 ,体现了日本新文学的社会性、理想性和批判性的特点。他是一位从故乡走向世界的日本作家  相似文献   

15.
英国作家巴拉德的小说《太阳帝国》是一部自传小说.小说以一个小孩的视角,着力描写上海血腥、阴森和恐怖的一面;通过对“太阳帝国”意象的运用,对日本和美国形象进行美化.巴拉德塑造的异国形象受其西方中心主义写作立场的影响,折射出他颠倒是非的价值观与殖民意图.  相似文献   

16.
黄遵宪(1848-1905)是我国近代史上的早期改良主义者和杰出诗人,他和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顽固派以及曾在我国近代化过程中起过一定作用的洋务派不同,对被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传统小说观视为无益有害的小说是比较重视的。他在完成于1887年的《日本国志·学术志》中,主张创造一种言文合一、通俗易懂的新文体,认为小说正是这种新文体的范例之一:“若小说家言,更有直用方言以笔之于书者,则语言与文字几几乎复合矣。”他在任驻日使馆参赞时,与日本友人交往颇多,并向日本友  相似文献   

17.
利维斯小说批评弊病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维斯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渊博的知识对小说批评做了不懈努力,他的小说批评对英国小说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他的小说批评有自身的弊病:他关注局部肌理,忽视整体结构;他的小说批评有时关注小说体现的伦理道德、宗教、历史价值等,滑入了另类批评;有时他没能给自己的判断以任何理由;他对一个作家的赞扬往往以贬损另外的作家为前提.所有这些不足之处影响了利维斯在小说批评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冯攀 《文教资料》2008,(28):220-222
文学界关于日本当代畅销作家渡边淳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男女小说"上,而忽略了他纯粹的医学小说的价值.渡边淳一作品中的死亡意识更明显地是通过他的医学小说<无影灯>表现出来的,活的时间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的形式.他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死亡意识,是由他本人的医生经历,日本的文学传统和日本民族独特的生死观三方面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村上春树是日本文坛为数不多的百万畅销书作家之一。由于不愿与创作纯日本文学作品的日本文坛接近,其小说结构、写作手法以及文体、语言风格明显带有西方文学以及美国当代文学的色彩,经常受到日本主流评论界的抨击,被认为是"非日本"。通过对村上春树的《奇鸟形状录》、《地下》、《约定的场所》、《海边的卡夫卡》及《天黑以后》等作品的梳理,证明村上作为日本的一分子,即使身在异国、师从欧美文学,仍然心系国家与民族,他有他的日本关心。  相似文献   

20.
郁达夫对抒情小说文体的开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达夫对抒情小说文体的开创 ,是特定社会客观环境和作家主动探索的产物。郁达夫等创造社作家留日时期 ,日本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中国旅日青年的生活处境以及他们对日本文学的态度 ,构成了他们致力于抒情小说的客观背景。对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和日本私小说的接受 ,作家自身创作旧体诗的深厚文学底蕴 ,渴望抒发苦闷情绪的思想动机 ,使郁达夫找到了抒情小说这一文体 ,并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