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时期我国认识论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我国认识论研究的回顾 ,重构了由传统主体性认识论走向生活认识论的发展理路 ,分析了认识论研究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 ,同时也展望了新世纪的认识论研究走向———真正从实践的观点走向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2.
认识的任务和目的,就在于不断排除谬误,获得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使世界满足人的需要,实现客观事物对人的价值。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就在解决主体认识客体的问题。但是由于思维方式或者出发角度的原因,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直到马克思提出实践在人类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时,才使得这一问题得到了最终的解决。而为了实现这一认识的任务和目的,就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认识的主体性,并考虑到实践的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等实践活动,更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以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结合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创新,并将该理论发展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  相似文献   

4.
钱学森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哲学思想。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的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钱学森对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综合集成法、思维科学的论证和阐述,不仅突破了传统认识论的局限,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现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认识论。它既是完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又是完全中国的,其共同的基本特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突出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中国长期实践中取得巨大成果,并且在科学实践观、认识的辩证法、哲学的认识路线、人民群众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认识规律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   

6.
王慧珍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4):11-13,38
邓小平同志的理论与实践充满着活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杰出运用,他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作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论述;他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大胆实验,努力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规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再认识理论,他还把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统一起来,把实践观和价值观统一起来,为解决如何使实践活动毁符合客观规律,又符合主体的目的提供了新的思路,总之,邓小平不仅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了阐发,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教学改革江丕权,李越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下,高等学校进行了几十年的教学改革的探索,在总结教学改革的经验或教育研究中,一般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实践-认识-实践”作为指导思想,指导教学改革和探索,这个...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振兴国家的关键,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当今世界,信息时代知识的爆炸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目的,育人往往需要遵循人才自身的成长规律,而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也就是按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再以形成的理论知识能动地指导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丰富新的理论的认识路线去学习和锻炼,以不断提高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这个认识路线对如何培养新世纪人才起到了强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波普尔的证伪理论堪称是波普尔科学哲学思想的基石,在科学哲学界具有极大的影响。他提倡以怀疑、批判和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对待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鼓励人们敢于向权威挑战,使科学处于不断创新的动态之中,不断地向前发展,为科学方法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角来看,这一理论既有它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的认识论因素,即过分强调证伪而抹煞证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实践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初步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不断取得重要进展,逐步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思想与工作路线。同时,作为哲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的繁荣也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供了重要资源。未来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及其中国化的研究,否则就不能适应现代科技革命不断深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理论与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11.
如果把西方知识论范式划分为实体性知识论、主体性知识论和准人类学知识论,那么我们就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称为人类学知识论范式。只有它实现了对西方知识论范式的真正超越。由于知识论范式对知识论的致思理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方知识论又是西方哲学和化的奠基。因此,理解、反思西方知识论范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2.
论西方知识论的三种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知识本质属性的不同设定和知识是何以可能的不同说明,可以把西方知识论划分为三种范式。即,客观知识论、主观知识论和准人类学知识论。前两种是准人类学知识的抽象,人类学知识论是对前两种范式的超越。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创立的人类学知识教师科学的知识论范式。因此,分析、考察知识率范式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有些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已过时、落伍了,并认为指导我们探索世界的科学应是认知科学。本文从几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认知科学进行比较研究,目的并不是想说明两者孰优孰劣,而是想更清楚地说明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生活认识论及其对现代教学论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教学认识论是建立在“科学认识论”的基础之上的。“科学认识论”主要表现为主客二分、泛科学主义、实体性思维,由此导致教学活动中教学与生活、教学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疏离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我国哲学界主张建构一种主客体统一的“生活认识论”。“生活认识论”的确立,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有之义,推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使现代教学理论走上了向生活世界回归之路。“生活认识论”的提出,不仅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当前教学论研究中的一些难题,有助于树立现代的教学观,而且有助于重新认识和评价师生关系,推动现代教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以来涌现出一大批语文教学名师。他们的成长,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包括深厚扎实的语文素养,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坚定执着的教育情怀;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教育专家的理论引领、合作融洽的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16.
知识是课程的核心要素,知识论是研究知识的专门理论。随着人们对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认识的深化,人们对知识的认识也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知识论话语的变迁映射着这种发展。通过分析这种话语变迁,提出课程知识观应有的嬗变,为课程变革提供一种解析视角。  相似文献   

17.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新时期,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里仅就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作一介绍。(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有学者认为,这种必然性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中国社会和…  相似文献   

18.
一、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概况(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学科体系日臻完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从而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同时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认识论思想最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毛泽东认识论思想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离不开整个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发展,又有自身的思想进程。《实践论》作为反映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重要著作,以其猁的逻辑结构显示出特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但《实践论》又不是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全部。  相似文献   

20.
人类认识不仅具有类特征,也带有鲜明的个性化特质。信息认识论把信息中介引入认识的主客体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主体←→信息←→客体"这一认识发生的一般模式。按照信息认识论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对认识的个性化特质做出更为合理的解释。从认识主体的角度看,认识就是主体根据自身的信息参照系对来自对象信息的重新分解、过滤、加工和整合的过程。主体信息参照系是认识个性化特质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