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3年,恰马是《红楼梦》从浙江乍浦出海到日本长崎200周年纪念。这是中国文学作品首次输出海外有确实记录的第一本书。至于更早的,应推白居易的诗,他的诗在日本《源氏物语》中已经被引用了。德国的《歌德谈话录》中,则记录了他看到《风月好过传》时候说:“中国有成千上万的这样作品,而我们的远祖还生活在野森林里……”歌德曾怀着喜悦的心情研究过中国文学,他说过一句名言:“中国有个特点,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正是在这一点上,《红楼梦》表现出个性解放、适情任性。歌德虽然没有看过《红楼梦》,但他已为《红楼梦》通向…  相似文献   

2.
初读《红楼梦》,曾为宝黛的爱情悲剧而扼腕叹息,泪湿枕巾;再读《红楼梦》,又被作者那恢弘的结构、缜密的构思、精妙的设计所折服;三读《红楼梦》,又为作品那高度的预见性、深刻的思想性所震撼……最近又重读《红楼梦》,却又对作者连细微之处也独具匠心而击节叹赏。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对茶有突出的描写。作者将茶的知识、茶的功用、茶的情趣,全部熔铸于《红楼梦》中,其描写茶文化篇幅广博,细节精微,作用巨大,蕴意深远,文采斑斓,远远超乎中国所有古典小说之上,为中国小说史上所罕见,以致有人说:“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相似文献   

4.
金鉴 《寻根》2009,(3):92-97
偶然在《北京日报》上看到赤飞先生所写《结缘红楼梦》一文,在文中谈到他与《红楼梦》有缘,这缘来自他的故乡白家疃。自家疃与大名鼎鼎的香山仅一峰之隔,村西河滩上有座小石桥,大概是上世纪60年代未,小石桥一下出了名,不断有城里人来给它照相、画画,说200多年前,有个叫曹雪芹的大作家,曾经在这附近住过,他还在这里写过一本书叫《红楼梦》,很有名。赤飞因此与《红楼梦》结缘。  相似文献   

5.
<正>18世纪的中国诞生了一部《红楼梦》,人类文化史上升起了一颗璀璨夺目的星。200多年来,以《红楼梦》的研究为中心,出现了"红学"这样一门新的学问。红学之中,又繁衍  相似文献   

6.
为使香港同胞进一步了解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香港文化艺术基金会将于今年11月在香港举办《红楼梦文化艺术展》。 曹雪芹的巨著《红楼梦》,代表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高成就。书中展示的社会生活纷繁复杂,思想内涵博大精深,因而形成了文学研究中的一门专门学科——“红学”,并在世界范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真是一部奇书,各人角色不同认识也各异。鲁迅先生说,在《红楼梦》里,“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闹秘事……”笔者是医生,读《红楼梦》,看到的是这部文学巨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医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8.
在《红楼梦》中,娇杏这个人物因作者对其着墨不多,故形象不甚鲜明,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以至于有的读者认为这是个“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人物”。那么如何看待这一人物呢?我们认为,在这样一部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宏篇巨著中,作者着意描述了这么一个小人物的命运转机,绝非闲来之笔,乃是大有深意的。王蒙认为:“《红楼梦》中的人物强调一种宿命”。这种看法颇为中肯,深得《红楼梦》之意境,而娇杏这一形象应当说是这种观点的最好印证。娇杏,这个甄府的丫环,因意外遇到了穷儒生贾雨村,见其虽然贫困落魄,却相貌不俗,更兼常听主人甄士隐提及此人…  相似文献   

9.
《醒世姻缘传》是明清之际的一部长篇白话世情小说,它以百回的篇幅写了一个两世恶姻缘的故事。因果报应观念的渗入,使这部介于《金瓶梅》和《红楼梦》之间的重要世情小说.经常被人们目为果报小说而加以批评,甚或轻视。  相似文献   

10.
芳华越剧团是由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创建于1946年,以“尹派”艺术而蜚声艺坛的,五、六十年代成功演出了牺厢记》、顺原》、切文秀》、《江姐》火红楼梦》等近百个优秀剧目,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十年来,“芳华”的新秀们正在脱颖而出,她们上演的《红楼梦》、《玉靖蜒》和主要演员在全国、全省性的戏剧大赛中频频获奖。《玉螃蜒》在1993年第三届中国戏剧节上荣获优秀演出、优秀音乐设计和优秀演员等7个奖项;1994年文化部颁发的文华新剧目奖、文华舞美设计奖,王君安获文华表演奖。在1994中国小百花越剧节中,王君安、李…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人物形象、独特的叙述方式、绝妙的语辞成为举世经典之作.《红楼梦》蕴含的艺术魅力与文中自然而巧妙的用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红楼梦》所用典故博采众长,杂取诸家,用典的手法巧妙娴熟,无论是“借用”、“化用”或“反用”,都能驾驭自由且多不露痕迹.而且,使事用典在揭示作品主题,彰显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推动情节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然科学家与《红楼梦》陈福季许多自然科学家从小就爱读《红楼梦》,并且读得深入津梁、卓有成效,总结出许多耐人寻味的“读红”经验。如全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王梓坤教授,就是从小喜爱读《红楼梦》且烂熟于心,成绩卓然的人。他在《读书...  相似文献   

13.
王博 《中国文化》2012,(1):194-206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该知道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石头记》,但是对其它的几个名字就有些陌生。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有凡例说道:红楼梦旨义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皆书中曾已点睛矣。如宝玉作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來,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  相似文献   

14.
它会使你瞠目:一部80万字的煌煌巨著《石头记 》(即《红楼梦》),竟能篆刻在280块色彩斑斓的石头上,而这280块彩石加在一起的总面积还不足一平方米,彩石上最小的字仅相当于一粒米的六十五分之一!200多年前,曹雪芹用毕生心血写下传世巨著《石头记》,而今一部真正的《石头记》诞生了,人们观之无不赞叹.这套微刻杰作出自上海的微雕大师周长兴的女儿周丽菊之手.周先生的工作室不足20平方米,四周博古架上,陈列着千姿百态的微型石壶:南瓜壶、翡翠壶、双身壶、三友束柴壶、梅花壶等等,件件小巧玲珑,十分精致.石壶纹路清晰,壶盖严密,注水即可饮用,可见其技艺之高超.近年来,周先生又致力于《红楼梦》摆设的制  相似文献   

15.
<正>《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梦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仅第五回便融合了四种不同的梦型:亡灵警梦、神仙助梦、预兆之梦和适志警梦。值得注意的是,《红楼梦》在继承传统梦文化的同时,还加以改造和创新。以这四种梦型为参照系,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探究《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一、亡灵警梦亡灵警梦是指亡灵通过向梦者预警并指出脱困之法,从而使梦者转危为安之梦。这种梦型早在先秦典籍《左传》中就有记载:晋楚鞌之战前夕,晋将韩厥梦其亡父谓其"且辟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的三个日译本在日本译界具有很高的地位,受到了极大关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松枝茂夫译本(SM)、伊藤潄平译本(SI)和饭塚朗译本(AI).本文将以《红楼梦》第五回中的诗词曲赋为例,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这三个日译本在语言表达层面和文化传递层面的翻译技巧进行欣赏评述.  相似文献   

17.
童元方 《中国文化》2010,(2):229-231
<正>最早见到霍克思的大名David Hawkes是在他所译的楚辞(Ch'u Tz'u:the Songs of the South,1959)上,在他所译的杜诗(A Little Primer of TuFu,1967)上,最后才是企鹅版《红楼梦》译本,陈先生从香港寄到美国给我的。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企鹅版的《红楼梦》选译了这本小说原来的名字,The Story of the Stone,即《石头记》。共五册。换言之,书名依脂本,内容却是一百二十回。不过,霍克思只译了曹雪芹的前八十回,高鹗所补的后四十回由闵福德(John Minford)续译而成。霍氏译文在一九七三、一九七七、一九八○年分三册出版,  相似文献   

18.
扬州市是一座具有2470余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的李白、白居易、孟浩然,宋代的王安石、欧阳修、苏东坡,清代的孔尚任、郑板桥等,都曾在扬州或为政,或旅居,或著书。《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扬州设立诗局,刊刻全唐诗,扬州有曹雪芹第二故乡之称。曹家在扬州的天宁寺、高昱寺、盐院、瓜洲古渡等处,留下了许多遗迹。《红楼梦》书里描写的林黛玉相传是在绿扬城廓长大的扬州姑娘。这表明:《红楼梦》在扬州有着深厚的文学和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中“风月宝鉴”的出现看似偶然,但却是应运而生,是千百年历史文化的积淀与时代思想的发展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我们无论是从纵向的角度进行历时性考察,还是从横向的角度进行共时性观照,都可以看出它是我国古代宝镜中的集大成者,是这一坐标体系中的最亮点。透过对“风月宝鉴”这冰山一角的参悟,我们了解到的决不仅仅是一个风月故事。难怪“风月宝鉴”会成为《红楼梦》一书的别名!  相似文献   

20.
但凡成为文学大家的人,往往靠的并不仅止文字能力和编故事的技巧,他们大多具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如曹雪芹的《红楼梦》,不但是一部文学巨著,还被称为我国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一部大百科全书,也被人称为一部难得的医药学经典著作,据统计,《红楼梦》涉及中药方剂45个,药物127种,几乎包含中医药体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