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高职体育院(系)专业设置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认真考察社会对高职体育人才的需求。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浙江省高职体育院(系)体育类专业存在招生规模偏小;专任教师高职称比例偏低;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专业培养目标不符合市场、学生需求;专业培养目标相似现象较为突出的问题。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观念的影响等,并针对以上情况提出建议,以期为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寻求更广阔的空间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等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改革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20余年的改革实践,探析高等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的发展历程,从文化性、中医学、时代性等角度阐述了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特色。指出了新《纲要》背景下高等中医药院校体育改革的方向:坚持科学性与可接受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强调课程内容健身性与文化性的结合,淡化竞技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意义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体育高职院校具有独特的办学定位特色、办学体制和机制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和教育资源特色,但目前存在众多办学特色误区,只有正确认识体育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结合地区资源特色才能办出一流的体育高职院校,促进我国体育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同质化及特色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我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同质化问题与特色化发展进行了分析后认为,专业同质化表现于体育院(校)系本科专业设置的趋同;专业培养目标单一、层次趋高、类型模糊;课程设置雷同.建议各体育院(校)系要认识自我,合理规划专业设置,突出专业特色;深入分析专业人才规格,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规范学科、课程名称,避免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千人一面"的弊端.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发现与普通本科院校选用的体育教材相比,高职院校在体育教材的编撰上存在着思路不够明晰、高职体育特点不够突出、内容体系简单陈久、实用性和适用性较差等不足,针对以上弊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同时提出突出和强化高职办学特色,明晰编撰初衷和指导思路,紧密衔接相关行业工作特点,不断探索总结和取长补短是高职院校体育教材编撰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面对我国高职类院校的体育课程标准与普通高校二者内容同质性显著的现状,从二者人才培养目标的异同性探究高职类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方向,提出:以培养目标为抓手;以专业特色为主要改革方向;以就业需求为主要改革目标构建“业群式”高职类院校的体育课程,以期促进高职类体育课程“以生为本”的职业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和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理论上的论述,有利于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校园体育文化与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正确确立校园体育文化和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地位,探讨校园体育文化推动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提出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基本思路和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措施,使之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月勤 《体育世界》2013,(10):109-110
体育课是高职各专业的一门公共选修课。高职要进一步明确公共选修课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体育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突出体育课的职业性特色,提高学生与未来职业岗位相匹配的身心素质和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关于我国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首先对教学模式的概念与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详细介绍了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主要类型;最后,对构建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应遵循的教育理念、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建立及成果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对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发展的调查结果,分析了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传播传统保健体育文化的基础与发展策略。结果表明:传统保健体育文化与中医学密不可分;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各项体育工作虽不同程度地保留着传统保健体育特色,但呈现淡化趋势;传统保健体育文化在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传播与发展,应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等方面加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探索高职院校阳光体育活动推行模式,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体育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对体育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立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提高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体育能力,为今后的社会职业岗位打下良好的职业体育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体育场馆、教学效果、特色与创新等7个方面,对全国高职院校体育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认为高职院校体育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设置均是从掌握运动技能和培养职业素质相结合,充分体现体育课程为学生职业素质服务的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环境等方面在高职院校均处于领先地位,且具有自己的职业教育特色;师资队伍配置相对比较合理,在高职院校内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兼课教师人员较多;体育场馆明显不足,大多学校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校内外专家、学生、社会认可等方面均获得较高的评价,在高职院校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推广度,能够起到示范和领引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是全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决策中心,北京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统计和分析对高职类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本文根据北京高职院的层次划分和办学特点,从国家示范性建设院校、北京市骨干校和民办校中随机抽取8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893份(回收827份,有效问卷823份),对北京市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一、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一)体育教学内容的现状调查与分析1.从教师教授的项目内容和学生喜欢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武汉地区10所高职学院学生体育现状及相关理念问卷调查,分析高职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障碍。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在培养体育锻炼习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场地设施;学生体育意识淡薄;对体育缺乏兴趣;不懂锻炼方法。阻碍高职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是:体育教学长期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大纲的使用性和适应性较差;体育课未能得到学生的喜爱,甚至受到轻视;体育教学形式单一等。就此提出建议和对策,旨在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之下,我国的高职体育教学正处于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中,很多教学内容涉及体育文化传播、体育日常锻炼项目等,另外,高职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对其进行充分研究,并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园体育联赛的开设情况,对于高职体育教学带来的良性影响进行分析,结合时代发展的具体情况,形成了先进的校园体育教学理念,为我国高职体育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机会,并为完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欣赏能力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欣赏能力的现状和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欣赏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欣赏能力的合理化建议,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这一社会转型期,体育教育的目标应以体育教育的多功能为出发点,运用信息手段,促进身体发展,最终达到促进高职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综合能力。高职体育改革如何主动适应我国社会急骤变化与发展的需求,探寻新形势下高职体育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是当前高职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重点通过对社会转型期体育生活方式的转变基本现状分析,找出转型期对高职体育教育的新要求,从树立高职体育教学的“终身体育”育人观、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科学考核学生的体育能力、改革体育教材、强化引入心理拓展训练、挖掘高职特色体育课程资源等六方面提出了高职体育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高职体育隐性课程对实施体育课程目标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协调高职体育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注重课堂教学中高职体育臆性课程的实施;构建校团体育文化,优化体育育人环境;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对高职体育隐性课程进行监督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2级、2003级、2004级部分高职大学生对体育兴趣的调查分析,基本了解并掌握了高职大学生对体育课程兴趣所在,并根据高职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与爱好,逐步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体育课教学体系,根据学生需要和教学条件,调整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以提高高职大学生队伍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的运用能力;针对高职大学生对一些体育项目的特别爱好,培养其在这一领域的专项才能;另外,根据此次的调查与分析,进一步调整教师的授课内容与时间,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使大学生具有完备的条件适应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