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为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大力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江苏省常州市提出校本化开发的理念。常州市新桥小学抓住机会迎接挑战,采用"校本化开发,主题性实施"的方式开展大课间活动,丰富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激情,受到了全校教生与家长们的普遍欢迎,以及各级领导、专家的广泛关注,同时也给予我们许多思考。为此,本文试图就主题性大课间实施的问题与大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正>一、树立"四防"意识第一,防学生上下楼梯拥挤、跌倒,甚至引发踩踏事故下课后,学生在教室排好两路纵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整齐有序地下楼;学校领导、班主任要经常教育学生注意上下楼梯的安全,禁止学生上下楼梯时奔跑、追逐、打闹、拥挤;同时,值日领导通过视频监管学生上下楼梯情况,并及时向全校师生通报。  相似文献   

3.
<正>在大课间活动开展过程中,笔者所在学校对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了精心而细致的策划,力求注入更多的新鲜元素,以满足初中学生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力求让学生们体会到各种运动带来的快乐。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如何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如何把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谐的师生关系等通过每天的大课间体现出来?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大课间全程音控"的研究、试验。"大课间全程音控",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大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各地学校普遍开展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仍然面临人数多、场地小、器材少、组织难度大等难题。对此,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大课间活动,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6.
<正>在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入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科学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对此,各学校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科学锻炼的重要性,坚持利用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青少年的科学锻炼,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阳光体育"大课间"是过去学校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新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比较成熟和有推广价值的。但在当前部分学校,学校体育却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场地器材缺乏、体育经费不足等,使大课间体育活动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动"起来,学生参与大课间的兴趣和动力不足,教师、领导的缺席,让大课间的安全管理成为隐患,部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针对现在学生的身体特点对岳阳市4所中学初二学生特编制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并实施。结果表明: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帮助;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建议: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健康情况;挖掘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资源,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的宣传和了解;组织有权威性、有社会影响力的校内比赛甚至校际比赛,用这种荣誉感去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向全国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操"进行推广,同时需要各学校的管理部门能加以重视,积极的投入与配合实施。  相似文献   

9.
<正>在大课间活动实践中,有许多学校受制于场地狭窄、班级学生多等情况,无形中给大课间活动的有序、高效开展增添了不少困难。因此,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创造性设计,最经济、最合理地利用现有场地资源,并科学地谋划学校"小天地",高效创设课间"大活动",既是增强学生体质的现实需要,更是大课间活动蓬勃开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在传统的篮球比赛中,由于每班最多只能有12名学生参加比赛,绝大多数学生只能充当"啦啦队员",不能亲身参与,体验不到比赛的刺激与运动的快乐。为此,笔者对校园篮球赛事提出了新的设想,供大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1.
<正>一、要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当前开展的大课件间活动要求体育教师、班主任、带班领导等齐上阵,切实把大课间活动落到实处,让它能真正发挥作用,增强学生的体质。然而,从一些学校大课间开展情  相似文献   

12.
"适其能而动、量其体而做、激其趣而为",学校把具有实际内涵的健体目标贯穿到学生大课间活动体系之中。为了提高大课间活动质量,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不断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活动按三个篇章内容进行,按时进行轮换(表1)。  相似文献   

13.
<正>一、锻炼梯众所皆知,体育课是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和方法的主渠道、主阵地,而大课间则是落实和保障在校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途径。广泛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能有效改变学生体育锻炼的不足的现状,对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有深刻的意义。把大课间喻作  相似文献   

14.
做法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精神,本学期我校让学生上午的大课间做操,下午的大课间跑步。1.严格规范课间活动质量,努力提高学生对课间活动的认识,激发内动力每天的课间操对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调节生活节奏,良好习惯的养成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的做操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举行广播操比赛评比时,学生就做得认真,整齐一致的步伐,雄壮嘹亮的口号,奋发向上的气势,有力、到位的动作。可好景不长,很快就懒散、松垮下来。这主要是学生缺乏对广播操作用、意义、锻炼价值的认识,即…  相似文献   

15.
茆长胜 《精武》2012,(11):72-73
大课间活动不属于体育课堂教学,也不同于课外活动,它是游离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间,是在教师有选择性地指导下学生进行的自主活动,开发大课间活动,研究大课间活动有效开展对于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有突出的作用,正是基于此,本课题以学生大课间活动为研究对象,探索大课间活动的模式构建并结合学生素质发展变化情况尝试制定出评价标准,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切实提高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学期,我校大力推广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通过调整作息时间,将课间操时间延长到30分钟,保证了"大课间"的时间,并扩展活动的内容,除了做广播操以外,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我们在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让学生开心地玩起来、如何对分散的"大课间"活动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学校把修身健身、育德育礼的"跆拳道"溶入大课间活动,通过跆拳道礼仪、品式、腿法、游戏等训练,培养他们尊师重道、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践中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正>体育大课间中体育教师如同电影导演,导演要对影片艺术大局进行整体把握和指导,而体育教师则要对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性质、要求、目的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并指导学生锻炼;又如同制片人,教师要制定详细、科学、完整的计划;再如剧务工作者,教师要做好那些最琐屑的小事才能完成一部完美的作品——丰富多彩的大课间。  相似文献   

19.
<正>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大课间活动组织工作复杂、涉及面广,实施起来相对困难。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培养师生正确意识、合理安排活动、巧妙组  相似文献   

20.
<正>一、重视活动量,保证锻炼价值在学生运动量不足、体质逐年下降的情况下,笔者学校改革了"大课间"的做法,充实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众所周知,适宜的锻炼强度应在50%~80%之间,对应的脉搏频率应在110~160次/分之间,以齐步走和轻松慢跑为主的队形操练、强度较小的羽毛球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