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农业机械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目前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相较于全国来说,仍然存在着土地流转规模小、流转方式单一、流转价格高以及流转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土地产权有待进一步清晰,土地流转中交易成本过高,金融支持仍然不到位。进一步推动河北省土地流转工作需要保护农民的土地流转利益,加强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适度的规模经营需要相对集中土地,土地经营权流转成为必然,它不仅解决了土地面积抛荒问题,也使农村生产要素得以合理配置、优化组合,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针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流转:困境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对于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农村土地流转也正面临困境,如农民小农经济意识的束缚、农村土地法律存在缺陷、土地流转中介组织不完善、农村保险业务的制约、农民进城工作和子女教育保障少等现实困境,对此提出了几条有针对性的政策,如普及科学知识和解放农民思想、继续完善农村有关土地的法律、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建立覆盖全面的农村保险内容、政府切实保护农民工利益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完善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速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但是我省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尚不完善,土地流转还面临较多的问题。当前,应通过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土地流转登记制度,构建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与规范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来完善我省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土地流转规模和速度逐渐加快.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非粮化"趋势,为此对"非粮化"现象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地方经济发展冲动、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制度不健全是导致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进而提出了应对土地流转"非粮化"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运用行政、经济手段,规范土地流转;完善粮食补贴政策,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加大宣传教育,增强粮食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也是土地规模利用、集约利用的必由之路。在此形势下,调查组以河北省清河县葛仙庄镇等6镇11村的土地流转为例,针对目前农村土地流转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土地流转制度下的粮食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我国几个省份的土地分类使用数据论述了土地流转制度,当前土地流转的形式,土地流转中出现的“非粮化”趋势,土地流转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加大农业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鼓励引导粮食生产;适度发展养殖业和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8.
利用河南省各地市及省直管县数据分析发现,农地流转滞后农村劳动力转移非农就业,且呈现区域差异性,不利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经济学范式分析农地流转滞后的形成机理,认为农地供给不足,或者农地需求不足均会导致农地流转滞后。根据河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测算出各地市及省直管县的农地供给和需求状况,验证了各区域农地滞后是由农户供给不足,或农户需求不足,或经营大户需求不足造成的。应该针对性选择多元化经营主体,在农地供给不足但需求充足时,发展农户合作组织;在农地供给充足但需求不足时,培育经营大户和资本企业;在农地供给和需求均充足,适合发展多种经营主体相结合;在农地供给和需求均不充足时,培养经营大户带动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9.
苏杨辉 《华章》2007,(10):59-59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其中一项非常重要措施是要加速土地流转.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现实中土地流转不是十分乐观.笔者认为要加速土地流转要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明晰农民对耕地的产权,构建农地流转市场体系,探索土地存贷机制,完善土地流转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土地流转方式和流转路径两方面分析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法律考量,提出建立统一的考量标准,健全我国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和法规,推进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向前发展,更好更快地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土地产权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安徽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旨在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规范农村土地合法流转.  相似文献   

12.
全椒县是我省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的试点县.该县通过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保护和增加了耕地资源,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居住环境,促进了土地流转经营,解决了农村发展乏力问题,加快了农业、农村转型,取得了明显成效,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苏北农村土地流转实践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统筹城乡发展,苏北把土地流转与金融支持、提高农业收益、提高农民保障水平等相结合,在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土地流转中亦发现诸如供给不足、需求不旺、用途单一、土地流出率低、流转价格不高等问题.为促进苏北农村土地流转,建议采取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农地金融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等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安徽美好乡村建设中,土地整治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一些地方在大力推进土地整治的过程中,客观上对区域内的古村落景观生态保护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分析其中原因,主要表现为片面理解土地整治内涵、对土地整治与古村落景观生惠保护的关系缺少深入思考、规划文本可操作度不高、缺乏人才与技术、农民参与积极性不强等方面。应从坚持统等兼顾、科学编制整治规划,着眼生态平衡、坚持持续健康发展,完善项目实施、建立生态预评机制,注重教育宣传、激励村民主动参与,加强科技攻关、拓展业务培训渠道,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绩效评价体系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5.
《滁州学院学报》2015,(5):22-26
根据安徽省花岗岩类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对花岗岩类地质遗迹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定性评价是对花岗岩地貌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评价。定量评价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重地质遗迹调查技术要求2010年试行稿》以及专家打分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出花岗岩类地质遗迹的级别,结合两种评价情况,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6.
依据安徽城市居民消费现状,分析安徽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特点、城市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城市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给出扩大安徽城市消费的重点领域和扩大城市消费的政策措施,使城市居民在收入、消费及消费结构方面日趋合理。  相似文献   

17.
民国初年安徽税收来源主要依托地方的田赋、厘金、盐税等项,财政困境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倪嗣冲虽曾试图通过创办银行,接济近代工矿实业,增加财源,然而收效甚微。为维系巨额的军费支出,只得压缩其他开支,甚至截留中央专款。军阀割据局面的存在不仅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供给,而且也制约了中央政府的财税收入。  相似文献   

18.
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是一个复杂敏感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师队伍的稳定。针对目前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执行的偏差,本文根据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理论建构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执行分析框架,从政策文本、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四个主要因素探究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执行偏差问题,以此提出改进和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执行的建议:增强政策文本的科学合理性、提高执行主体的综合素养、激发目标群体的主动性、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等,惠及所有乡村教师,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本上属于革命型意识形态。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变迁的基础上,分两个阶段阐释了意识形态与农村土地政策嬗变的内在联系,指出了正确处理革命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关系的重要性,这对今后我国继续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