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宽容至上     
陈立武 《教书育人》2007,(12):28-28
盘圭禅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禅宗大师.一次他的一名弟子行窃被当场抓获,其他弟子纷纷要求盘圭禅师把此人逐出,但盘圭没有理会.不久之后,那名弟子恶习难改,再次偷窃又被抓获,众徒再度请求盘圭惩治,哪知盘圭依然不予发落.  相似文献   

2.
海量宽容     
陈立武 《班主任》2006,(9):27-27
盘圭禅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禅宗大师.一次,他的一名弟子行窃时被当场抓获,其他弟子纷纷要求盘圭禅师把此人逐出佛门,但盘圭没有理会.不久之后,那名弟子恶习难改,再次偷窃又被抓获,众徒再度请求盘圭进行惩治,盘圭依然不予发落.众徒十分不满,联合写了份陈情书,表示若不将窃贼开除,他们就集体离开.盘圭读了陈情书,把弟子全部招来,对他们说:"你们都是明智的人,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只要你们高兴,到什么地方去学都可以.但是你们这位兄弟连是非都还分不清,如果我不教他,谁来教他?我要把他留在这里,即使你们全部离开."  相似文献   

3.
海量宽容     
盘圭禅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禅宗大师。一次一名弟子行窃当场被抓,其他弟子纷纷要求盘圭将此人逐出,但盘圭没有理会。不久,那名弟子恶习难改,再次偷窃被抓,众徒再度请求惩治,哪知  相似文献   

4.
海量宽容     
盘圭禅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禅宗大师。一次一名弟子行窃当场被抓,其他弟子纷纷要求盘圭将此人逐出,但盘圭没有理会。不久,那名弟子恶习难改,再次偷窃被抓,众徒再度请求惩治,哪知禅师依然不予发落。众徒十分不满,联合写了份陈请书,表示若不将窃贼开除,他们就集体离开。禅师读后,把众弟子召来,对他们说:“你们都是明智的人,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因此只要你们高兴,到什么地方去学都可以。但是这位徒弟连是非都分不清,如果我不教他,谁来教他?因此,我要把他留在身边,即使你们全都要离开!”热泪从那位偷窃者的眼中涌出,禅师的一席话涤净了他的心…  相似文献   

5.
真爱无声     
盘圭禅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禅宗大师。一次,一名弟子行窃当场被抓,其他弟子纷纷要求盘圭将此人逐出,但盘圭没有理会。不久,那名弟子恶习难改,再次偷窃被抓,众徒再度请求惩治,哪知禅师依然不予发落。众徒十分不满,联合写了份陈情书,表示若不将窃贼开除,他们就集体离开。禅师读后,把众弟子召来,对他们说:“你们都是明智的人,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因此只要你们高兴,到什么地方去学都可以。但是这位徒弟连是非都分不清,如果我不教他,谁来教他?因此,我要把他留在身边,即使你们全都要离开!”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盘圭禅师是一位广受尊崇的诲人不倦的禅宗良师。每逢他主持禅七之时,散在各地的学者都会赶去参加。一次,在这样的静修会中,一名学生行窃,当场被捉。众人要求盘圭逐出他,盘圭没有理会。不久,那个学生再次行窃,竟又被抓住。众人再度请求盘圭惩治他,但是盘圭仍旧不予发落。其他学人颇为  相似文献   

7.
唐代,有一位禅师外出,嘱咐留在寺里的弟子好生照管寺中的兰花。谁知禅师走后,天气突变,弟子们不及防备,兰花因此被伤损了。禅师回来后,弟子们都惴惴不安,而禅师却平静地将兰花重新栽培好,对弟子们说:怎么能为生气而种兰花呢?  相似文献   

8.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禅师有两名弟子,两人经常因一些小事产生摩擦,中间老隔着一层阴影. 一日,禅师当着两个弟子的面,对着一道阴影,用火烧、用水泼、用土埋,最后又找来扇子对着阴影扇.做完这一切后,禅师问两个弟子:"阴影被火烧毁了吗?被水淹没了吗?被土掩埋了吗?被风吹走了吗?"  相似文献   

9.
<正>一位著名的禅师即将不久人世,他的弟子们坐在他的周围,等待着师父告诉他们人生和宇宙的奥秘。禅师一直默默无语,闭着眼睛。突然他向弟子问道:"怎么才能除掉野草?"弟子们目瞪口呆,没想到禅师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一个弟子说:"用铲子把杂草全部铲掉!"禅师听完微微笑地点头。另一个弟子说:"可以一把火将草烧掉!"禅师依然微笑。第三个弟子说:"把石灰撒在草上就  相似文献   

10.
禅师问弟子:“怎样才能除掉旷野里的杂草?”一个弟子说:“用铲子把杂草全部铲掉!”禅师听完微笑地点头。另一个弟子说:“一把火将草烧掉!”禅师依然微笑。第三个弟子说:“把石灰撒在草上就能除掉  相似文献   

11.
刘旭光 《师道》2003,(10):37-37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弟子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我们可以想见听到老禅师此话后,他弟子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弟子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由此及彼,使我联想到…  相似文献   

12.
<正>种一株快乐的兰花于我心一位禅师要去云游,临行前吩咐弟子们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很殷勤地侍弄兰花。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他们却因疏忽将兰花遗忘在户外。第二天一看,花盆花架支离破碎,株株兰花憔悴不堪。待禅师云游归来,弟子们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罚。禅师聆听了原委,见弟子个个面有愧色,便平静地宽慰道:"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在场弟子听后,肃然起敬之余,犹如醍醐灌顶。  相似文献   

13.
兰花感悟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常常云游各地。他每次临行前都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里的数十盆兰花。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兰花非常殷勤。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弟子们偏偏当晚将兰花遗忘在户外。第二天清晨,兰花的憔悴与凋落让弟子们后悔不迭。几天后,慧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罚。然而,慧宗禅师泰然自若,神态依然平静安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快乐的兰花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常为弘法讲经而云游各地。有一回,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兰花非常殷勤。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弟子们偏偏一时疏忽将兰花遗忘在户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后悔不迭:眼前是倾倒的花架、破碎的花盆,棵棵兰花憔悴不堪、狼藉遍地。几天后,慧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罚。得知原委,慧宗禅师泰然自若,神态依然是那样平静安祥。他宽慰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就是这么一句平淡无奇的话,在场的弟子们听后,肃然起敬之余,…  相似文献   

15.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常为弘法讲经而云游各地。有一回,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里数十盆兰花。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兰花非常殷勤。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当晚弟子们一时疏忽将兰花遗忘在了门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后悔不迭:眼前是倾倒的花架、破碎的花盆,棵棵兰花憔悴不堪,狼藉满地。几天后,慧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接,准备领受责罚。待知原委后,慧宗禅师泰然自若,神态依然是那么平静安详。他宽慰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就是这么一句平淡无奇的话,在场的弟子们听后,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6.
陈叶华  周见孙 《师道》2004,(10):41-41
唐代名的慧宗禅师经常为弘法讲经而云游各地。有一回。他临行前嘱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兰花非常殷勤。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弟子们由于一时疏忽,当晚将兰花遗忘在户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望着眼前倾倒的花架,破碎的花盆后悔不迭。几天后,慧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罚。哪知慧宗禅师得知原委后,神态自若。他宽慰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相似文献   

17.
为师之悟     
/郎威快乐的兰花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常为弘法讲经而云游各地。有一回,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兰花非常殷勤。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弟子们由于一时疏忽,当晚将兰花遗忘在户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望着眼前倾倒的花架、破碎的花盆后悔不迭。几天后,慧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罚。得知原委,慧宗禅师泰然自若,他宽慰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弟子们听后如醍醐灌顶,顿时大彻大悟……记得初次读此小文时,我也是怦然心动,眼前顿觉柳…  相似文献   

18.
唐代慧宗禅师酷爱兰花。一次,因要外出弘法讲经,行前吩咐弟子定要看护好寺中的数十盆兰花。弟子们崇敬禅师,殷勤有加。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由于一时疏忽,弟子当晚将兰花遗忘在户外。第三天清晨,望着一片狼藉中憔悴不堪的兰花,大家懊恼不已。几天后慧宗回寺,众弟子惴惴不安,准备受罚,禅师得知原委后,却一如平常地泰然自若,平静安详地安慰弟子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相似文献   

19.
<正>寒冬,禅师和弟子见路边有一条冻僵的蛇,禅师要上前去救它,弟子拦阻道:"师父,你忘了《农夫与蛇》的故事吗?""当然没忘。"禅师说。"那你为什么还要去救它呢?"弟子问。"救它,就一定要跟农夫那样,把蛇放进怀里吗?"禅师说完,便找来些柴火,在冻僵的蛇旁燃起了一堆火。在火的温暖下,蛇  相似文献   

20.
    
一日,弟子问禅师:“何为善?”禅师将弟子带到寺中的放生池边,指着放生的善男信女,问道:“这些放生者,善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