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伯父     
伯父是个驼背,那是旧社会,他被抓了壮丁,逃跑时,不慎从崖上掉下,落了这身残疾。因此,伯父一辈子没能婚娶。 伯父的背变得像弓,向前走时,总是往上仰着。像骆驼一样。 伯父虽是残疾,终生却丝毫没为此悲观失望,停止劳作。据父亲讲,在他成家后,爷爷奶奶去世,伯父怕拖累他,就分开过活  相似文献   

2.
那天晚上,伯父、伯母坐在沙发上谈论着给表哥结婚送礼的事。伯父说:“送两百元吧!”伯母迟疑了一会儿说:“不少了点儿吗?去年你哥的儿子结婚,不是送了三百元礼钱吗?为什么我侄儿结婚只送两百元?再说生活水平在提高,相比之下,应多送才是啊!你怎么反而减少了?……”伯父听了伯母的话,张了张口,一时又想不出合适的回  相似文献   

3.
作品信息     
●《听杨绛谈往事》出版钱锺书夫人、著名作家、评论家、翻译家杨绛的传记《听杨绛谈往事》由三联书店出版。杨绛先生亲自为该书作序写道:征得我同意而写的传记,只此一篇。该书作者、年近八旬的吴学昭是著名学者、教育家吴宓先生的女儿,而吴宓先生是钱锺书、杨绛在清华大学的老师。  相似文献   

4.
父亲和伯父并排半躺在热炕头上,一个在讲,一个在听。偶尔拿起他们躺在一起的书大声读上一段,然后再讲、再听。这是我今年回乡为85岁的母亲拜寿后到父亲坟上拜祭最先复活的记忆。  相似文献   

5.
伯父的身影     
离别故乡,已四年多了,隐约记得家门前是一条江,沿江的家家户户都有竹排或小船,伯父就是在竹排上过了大半辈子。记得我到城里读书的那年,伯父用竹排送我去县城。清早,我便上了伯父的竹排。伯父拔起竹篙,扭头对我说:“阿琳,站稳啊?”竹篙轻轻一点,小小的竹排就漂流在江中,凉浸浸的水舐着我的脚;一个卷龙似的  相似文献   

6.
不迷信钱的钱锺书"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学界泰斗钱锺书,自然是绝顶聪明之人。可是在学问之外,生活中的他却满身书生气,明明买了贵东西还自以为便宜。当别人点明他受了骗,他却辩称自己通晓人情世故,一副不服气的样子。钱锺书每次上街,走着走着就迷失了方向,找不回宿舍了。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7.
一、先看看,“我”与伯父鲁迅先生的对话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饭,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相似文献   

8.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九册第6课)一文中,有这样两个句子: ①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②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相似文献   

9.
李凤蓉 《班主任》2009,(1):56-56
邻村一位13岁女孩被她大伯猥亵达三年之久,可该女孩对伯父的丑恶行径竟然毫无防范地接受,甚至把伯父的丑恶行为误认为是对自己的喜爱,把自己的屈从误认为是听长辈的话。  相似文献   

10.
于永正老师曾在深圳市华富小学上阅读教学公开课,内容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是一篇较长的课,于老师删繁就简,长短教。他抓住重点句“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指导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妈妈说,今天让我给伯父摘茶,我点点头。有几年没帮伯父摘茶,我已记不清了,但只记得已很久。以前,伯父家的茶都是我和姐姐摘的,自从姐姐走后,我便不再摘了。这天,我卖力地摘着;篓里的茶也慢慢地变多,我看了看伯父的篓子得意地笑了。记得小时候,我和姐姐摘的加起来,还抵不上伯父摘的茶。往往到了最后怕丢面子,便将我们篓子里的茶往伯父篓子里一倒,说这茶我们三人平分。而伯父也总是慈爱地看着我们笑……可如今呢?我终于发现我确实长大了,现在即使有两个伯父也摘不过我,但我总觉得我把一件东西给丢了,找都找不到了。晚上,我在伯父家拘束地吃完…  相似文献   

12.
坚信     
那年我高考落榜,来到住在海边的伯父家散心。一天,我跟伯父驾驶着一条小船,在距离海岸四五海里的海域上捞海带。暮色降临时,我们已经捞了满满一船舱。就在准备返航时,天空骤然变得昏暗起来。伯父知道马上就要起风了,为了减轻小船的载重,赶忙招呼我把船舱里的海带往海里扔。海带  相似文献   

13.
钱锺书散文将"造艺意愿与学术研究"打通,其幽默的外衣内包裹着一颗智慧的灵魂,是一位旁观者在人生边上的"眉批"。演讲稿《谈中国诗》即是其中一篇具有学术价值的文艺随笔,须将之放在钱锺书散文中考察,并与其学术思想联系起来,方可得出正解。课例《谈中国诗》谈谈钱锺书散文教学及其存在的问题。钱锺书作品教学虽然任重道远,但钱锺书不可缺席中学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14.
小语第十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  相似文献   

15.
水缸     
<正>这是爸爸讲给瑞华听的,一个关于水缸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爸爸和伯父打闹,不小心砸破了家里的水缸。那是一个很大的水缸,是从瑞华的曾曾爷爷那一代传下来的。水缸外层闪着琉璃瓦一般黄澄澄的光泽,不管用多少年都不见旧。  相似文献   

16.
黎明 《老年教育》2010,(10):35-35
今年春,我回家探亲时,伯父突惠脑溢血。在抢救期间,我们兄弟姊妹轮流守护着他。夜深人静,看着伯父沉沉睡去,我一个人在医院的走廊里踱步,想着伯父悲苦的一生,一幕幕往事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7.
听两位教师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谈碰壁”时,听到两种不同的教法:  相似文献   

18.
职业选择,伯父对我亦宽亦严 1950年,抗美援朝的宣传活动热火朝天,我们班好几个十五六岁的同学报名参加了志愿军,我满怀羡慕,也在报名处拼命地挤。可是因年龄太小,报不上名。 伯父知道后,不由得哈哈大笑:“一个小孩,人家怎么会要你?”见我一脸的不高兴,噘着小嘴巴,伯父又过来安慰我:“愿望当然是好的,可要立足实际啊!你年纪还小,  相似文献   

19.
李清良新近发表的文章认为:钱锺书的"诠释循环"对西方诠释学虽有所借鉴,但更多的是"不谋而合"、"不期而同"的"冥契暗合",这种"借鉴"只是"提法"即命名上的,至于实质内容,则是钱锺书从自己的学术旨趣学术经历出发而形成的,与西方诠释学没有直接关系,而且钱锺书"并不像某些研究者所说的非常熟悉西方阐释学"。因此无论从钱锺书对西方诠释学的了解程度进行反面印证,还是从他自己的学术旨趣学术经历作正面推论,都不能证明钱锺书自己形成了"诠释循环"方法。钱锺书的"诠释循环"是他有意识地借鉴西方诠释学理论发展中国传统诠释方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非常时期,伯父成了一个“非常人” 1967年5月,我出差到北京,到西花厅去看望伯父伯母。无意间站在伯父办公室门口,往里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办公桌上、躺椅上、地面上,到处是一沓沓文件。原来,“文革”时各部委受到冲击无法正常工作,全国各地的文件都往西花厅报。于是,伯父睡眠的时间越来越少,夜以继日地工作,一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是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