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们的美术和音乐教育变成了以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为核心的"功利性"教育。这种教育强调认知性目标,它关注的重点是幼儿学习绘画、手工、音乐及舞蹈等知识技能的数量和质量。对这种教育而言,能力、情感、态度方面的价值是次要的,而知识的价值是首要的。同时传统的美术、音乐教育也是一种"训练性"教育,强调通过艰苦的学习与训练获得一定的技艺,"先苦后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便是这种教育的写照。  相似文献   

2.
王磊 《华章》2013,(20)
在当代教育大力提倡情感教育的今天,语文作为一门有很强人文性的学科,是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甚至终身发展的基础。而作为语文教学重要阵地的阅读教学,担负着实施情感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本文认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道德情感教育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必然基础。  相似文献   

3.
情感体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情感体验?在幼儿园的教育中为何要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过程中,情感体验的重要性何在?在艺术教育中如何去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特殊形式,它不是简单的教化,而是用艺术的多种形式对青少年的人格进行培养、感化、熏染,从而实现精神道德水平和人生素质提高的一种教育。艺术教育可以说是新时期青少年健全人格培养的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音乐是声音的表现艺术,是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在学前阶段,通过音乐教育能够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培养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进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因此,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中,音乐教育尤为重要。那么,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情感发展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  相似文献   

6.
艺术教育在维护和提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形成健全人格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可以缓解焦虑、紧张情绪;有利于克服自卑心理,提高自信心;有助于培养集体意识,调解人际关系;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对抗行为,削弱敌对情绪;可以矫正学生的不良坐姿,保护视力;可以改善学生的不良站立、行走姿势,促进形体完善;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开阔眼界,锻炼身体。  相似文献   

7.
艺术教育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手段,是幼儿进行自我表现的重要方式,是发展幼儿想像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在艺术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使幼儿从中享受审美情趣,为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操打下基础,并使幼儿获得适宜的艺术活动技能指导。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个性,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我一直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毕玉娟 《文教资料》2008,(24):125-127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幼儿舞蹈作为幼儿艺术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即从增强身体素质、心智的全面发展和舞蹈的美育教育三个方面,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对舞蹈独有的启蒙育人功能分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在孩子的成长中,他们的绘画也以各种形式和特征体现出来。孩子心理上的变化、他对世界的看法、对环境的情绪体验都在他的画中。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美术教育的使命就是通过艺术来教育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11.
陈辉映 《山东教育》2005,(23):56-57
艺术教育不是机械的技能训练,它是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在艺术活动中表达自己认识与体验的倾向。艺术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就是一种能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体验和情感的极好形式,是幼儿自我表达和表现的良好途径之一。但在长期的幼儿美术教育中,总是以美术论美术,单纯以提高幼儿绘画技能为目标,而忽视了幼儿自我表达和表现的意愿,忽视了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展。那么,如何走出幼儿美术教育的误区呢?本人根据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肤浅体验,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王任梅 《江西教育》2012,(Z2):14-15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为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已着手制定并推行了早期学习标准。■(一)生活化、综合化的儿童艺术教育内容从儿童艺术教育内容来看,美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是生活化、综合化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学前儿童  相似文献   

13.
教育目标由单一性(知识型或智能型)向综合性(注重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是当前整个世界教育的趋势。综合艺术教育已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形式,它既重视艺术素养的培养,又重视人文素质、完善人格的培养。本文拟以音乐教育为例,探讨综合艺术教育中对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时,如何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净化心灵的熔炉,是开启智慧的钥匙,是激发学生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爱国热情的重要途径。学校和音乐教师要积极配合,加强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论认为,课堂教学除了知识交流这一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交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完成的,集中情感目标的和谐渗透对认知及智慧目标的实现起着催化作用。教师要捧出爱心,倾注爱意,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喜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保持学生的高昂情绪;要挖掘教学中的美育教育,陶冶学生美的情绪: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智能、情感和谐的提高,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艺术”部分从目标的定位到内容要求以及指导的要点,都充分肯定了艺术在培养幼儿健全人格中的地位,肯定了艺术在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就世界范围来看,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受到教育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支配,唯理智教育在教育中占据了统治地位。这种以培养高技术、高智能、高效率人才为目标的教育,重理性知识的传授,轻感性经验的积累;重逻辑概念的训练,轻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儿童美术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经过多年的学习与实践,笔者深深地认识到:幼儿美术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创造意见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传授;通过绘画去指导幼儿如何去思考,远比知识技能的传授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一、审美性原则。审美性原则是指在艺术活动设计过程中要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将审美的特殊性贯穿于感受、欣赏、表现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在贯彻审美性原则时应注意:①艺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具有审美性。教师必须为儿童选择富有审美趣味和意境的艺术作品以及符合儿童特点的教育形式,并从艺术本身的审美特点出发,使形式与内容相适应。②将审美教育寓于儿童的情感体验之中。在艺术活动各个环节、程序的安排以及教师引导方法的设计中,通过艺术作品激发儿童的积极情感,使其在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中产生情感共鸣。③将审美教育寓于轻松有趣、活泼快乐的艺术活动之中。这需要教师为儿童营造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创设优美的、便于儿童参与和艺术创造的物质环境。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两种,即内源性的路径与外源性的路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既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教育思想的精髓,又获益于国外先进艺术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引进。展望未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应整合外源性与内源性的路径,充分汲取与利用各种优秀艺术教育思想,既扎根于民族文化传统,又面...  相似文献   

20.
洪素芳 《福建教育》2005,(1A):47-47
艺术同构活动,是各艺术式样中形式美和内容美的内在沟通和心灵情感上的整合,是不同艺术类型的共同审美要素之间进行互为感受、互为理解、互为表现、互为创造的过程,有情感同构和形式结构同构等类型。在小班艺术教育活动中,我们以情感同构活动为主,开展形式情感同构与内容情感同构活动,让幼儿感受不同艺术思想情感的相似性,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