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孩子们,这个故事听起来很荒谬,其实是真的.我的爷爷每次给我讲时,总是说:“孩子,这一定是真的,否则就没人讲了。”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秋天里,一个礼拜日的早晨,荞麦花盛开,金灿灿的太阳从天边升起,凉爽的晨风从麦茬上吹过,百灵乌在空中歌唱,蜜蜂在葬麦田里嗡嗡飞鸣,人们穿着礼拜日的盛装到教堂去。  相似文献   

2.
上好人生第一课去年9月的一天,一群叽叽喳喳刚入学的孩子被我带进学校大大的图书室,很随便地围坐在地板上,开始了他们人生的第一节日记课。我面带微笑走向孩子,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我转身信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给孩子们讲了一个《美人鱼》的故事。“孩子们”,我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孩子们听了眼睛一亮。我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神气十足地说:“我家的小狗豆豆,今年半岁,小鼻子,小眼儿,小嘴…  相似文献   

3.
<正>班主任有许多基本技能,善于讲故事就是其中之一。第一,把自己放进故事里讲自己的故事肯定就把自己放进故事里了。所以,我一直主张班主任要善于给学生讲自己的故事。老师给孩子们讲自己当孩子时的故事,最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共鸣——每次我给孩子们讲我学生时代的故  相似文献   

4.
王均香 《山东教育》2005,(15):35-35
我们班孩子非常喜欢听故事,总是缠着让我讲:为了帮助幼儿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午间活动时,我给孩子们讲了《瓜瓜吃瓜》的故事。故事大意:瓜瓜喜欢吃西瓜.他嫌妈妈买的西瓜小,不甜,扔到窗外。姥姥送西瓜给他吃,却因为瓜瓜扔的一块西瓜皮而摔倒,怀里抱的大西瓜摔得粉碎。故事讲完后,有的小朋友眼中泪花闪闪,为姥姥摔倒而难过,为瓜瓜吃不到大西瓜而伤心。  相似文献   

5.
刚刚人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随意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老师的背后是一排排的整架图书。“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答道。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老师讲完故事说:“孩子们,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  相似文献   

6.
老拳师云游回来,孩子们围着他问长问短,格外亲热。大家都想听故事,老拳师遗憾地说:“江湖太平了,故事就少啦!”布丁得意地宣布:“爷爷,我找到一个萤火虫广场的传奇花园,里面的故事一大箩,还是听我讲吧!”老拳师和孩子们来了兴致,都聚精会神地听布丁讲起来!  相似文献   

7.
人生第一课     
这是美国一家普通的幼儿园。  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进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 ?”  “好 !”孩子们答道。  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  一位小朋友立即…  相似文献   

8.
数学视角     
四川德阳市外国语小学李晓华老师说:“我就尽可能地为孩于们提供这样的视角。在教学《1-10各数的认识》时,我给孩子们讲了‘数学故事’;在讲《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给孩子们讲了12与生活的紧密联系——12个月、12生肖、钟面上的12个数字等等;  相似文献   

9.
“给我讲个故事吧。”这是孩子们睡觉前跟爸爸妈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然而上了小学,孩子们即将从听故事转为写作文了。怎样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呢?心理学研究表明:六七岁的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的最佳期,求知欲强,既有丰富的情感,又善于形象思维,正是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时期。因此,把作文教学提前到低年级是科学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沈文娟 《山东教育》2005,(33):37-37
散完步,我带着孩子们回到寝室,午睡时间又到了,大家都放轻了脚步,迅速地爬到小床上。看着孩子们这样听话,我不由得感到有些得意。因为一个星期前,这帮小家伙还总是在午睡时吵吵嚷嚷个不停。为了改变局面,我和他们达成了一个协议,就是在每天午睡前我都会讲一个故事,孩子们是最喜欢听故事的了。  相似文献   

11.
爱心Do Re Mi     
爱心Do:睡前故事 情绪的稳定是良好午睡的开始,许多孩子会在午睡时想起自己的爸爸妈妈,还有的会凑在一起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为了能让孩子们把情绪稳定下来,我会像妈妈一样唱起那熟悉的旋律:“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再给孩子们讲一个美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孩子们喜欢听故事。闲时围拢在我的身边,央我给他们讲故事。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讲一些颇受欢迎的故事,看到孩子们瞪大眼睛,认真听讲的样子,讲者也自觉有趣,便绘形绘声地讲下去。有时因为要做其它事,不讲又难以解围,我便拿出“杀手锏”,讲一个“小孩放羊”的故事,孩子们顿时兴味索然,嚷着“不要听”,噘着小嘴走开了。  相似文献   

13.
六年级上学期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讲数学家故事的课外活动.活动的前两周,我要求孩子们在课外书或网络上收集数学家的故事或数学小故事,然后整理、编辑成册,孩子们很感兴趣.两周后八本厚厚的小册子整齐地摆放在讲桌上.一天下午,讲故事活动开始.孩子们讲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激动、令人深思、催人奋进的数学(家)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更正     
针对现代孩子的自私现象,我特意选择了一个古老的故事《杜鹃鸟》讲给孩子听。直观的图案,生动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教室里出奇地安静。只讲了两遍,大多数孩子便可以复述整个故事了。最后,我提问:你们怎么看待四个娃娃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王铫弘 《青海教育》2006,(11):28-28
有人说,一堂课好的开头应似写章,“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这些话可谓内行。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表明,设计好一堂课的开头,讲好导语,对于整堂课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某教师讲《草船借箭》一课,她一进教室便兴冲冲地问:“小朋友,你们爱听故事吗?”“爱听。”“好,现在我就给大家讲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接着就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孩子们都瞪大眼睛凝神聆听,可故事还未过半,教师却戛然而止。“老师快讲!”孩子们高声叫嚷。此刻,教师抓住学生对故事发展和结果产生浓厚兴趣,形成强烈求知欲之契机,说道:“你们一定都在为诸葛亮的生命担忧吧!那么诸葛亮有没有完成造箭任务?周瑜图谋陷害诸葛亮的阴谋得逞与否?请看书自学。”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中,当进行到请幼儿欣赏故事这一环节时。我按下录音机的键,没料到,录音机在这关键时刻卡壳了!怎么办?教学活动可不能中断。我决定自己来讲。出乎意料,孩子们一改往常听故事录音时漫不经心的神态,听得格外认真。我讲到紧张处,孩子们都跟着我屏住了呼吸;讲到高兴处,孩子们则和我一起开怀大笑。这次公开教学活动获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7.
简单的教育     
刚刚入园的孩子被老师带进了图书馆,大家散坐在地毯上,接受人生第一课。老师的背后是一排排摆满了书的书架。"孩子们,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好不好?""好!"老师从身后的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讲了一个童话故事。老师讲完故事后对孩子们说:"孩子们,这个故事就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  相似文献   

18.
用心寻找     
听故事,我想很多人都喜欢,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们。我也很喜欢讲故事给孩子们听,不管是书本内容、课外内容,还是孩子们熟悉的故事。我常利用饭前,离园,课堂省余的时间给孩子们讲故事,每个孩子都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升入大班后,我开始让他们自己尝试着编放事。我们班上出现了很多“故事大王”,就连那些平时胆小,不自信的孩子也能落落大方地走上讲台,讲上一段。特别是在孩子们讲完故事后,可以得到“故事大王”的称号,为此,他们搜集故事、讲故事的积极性更高了。时间一久,我发现在孩子们讲故事时,下面听的孩子往往一会儿就坐不住了,怎么办呢?我…  相似文献   

19.
爱的拥抱     
有一天,一双大大的眼晴让我停下了要讲的故事. 那是一个忙碌的下午,我带着孩子们进行完一个户外体育活动后回到课室.因为快到离园的时间了,按照计划,接下来我将为孩子们读一篇故事.  相似文献   

20.
用心寻找     
杜静 《早期教育》2004,(9):16-16
从孩子们不再满足于听老师讲故事的那一天起,我就开始尝试着让他们讲他们自己搜集、自己编的故事.为此,我班出现了很多"故事大王",连那些平常胆小、不自信的孩子也能落落大方地走上讲台,声音响亮地讲上一段.特别是班上开展了"故事大王"评比活动后,孩子们搜集故事、讲故事的积极性更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