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教师在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何以如此呢?兴趣所致也。 兴趣,求知的前提。本文拟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新”、“奇”、“疑”入境 以新颖的方式开头,以奇闻入题,以疑问导入,便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这样的心理:下面还要讲什么?比如我在讲“我国的农业”一课时是这样入  相似文献   

2.
政治课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在此基础上再不断创新,不断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 创造一个充满问题的学习情境 一般的思维过程是从提出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在课堂上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地设疑、激疑、解疑,形成有疑——有问——有思——有解的积极思维的过程。要通过教师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悬念,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为学患无疑,疑则进”。如在讲“民族的形成及基本特征”时,可联系现  相似文献   

3.
启发式教学法 ,是教师遵循认识规律 ,从学生实际出发 ,循循善诱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发展思维 ,解放学生思想 ,开动脑筋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下面就我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谈几点做法 :一、启发学生设疑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 ,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 ,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到活跃状态 ,能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疑问对于教学中的引入新课和讲解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有效的。通过疑问无疑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有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正>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教法也需要改变。为改变政治教学中枯燥的、督促背诵的教学方法,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1.设疑、解疑激发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  相似文献   

5.
古代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问题,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堂教学问题的设置,尤其是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因其内容理论性较强,概念较为抽象,趣味性较少,如果教师仅仅在课堂上空洞说教,照本宣科,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以疑引思,以思解惑,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设疑”之于“教学”,犹如“清泉”之于“水潭”。“清泉”一失,“水潭”即成无澜死水。  相似文献   

6.
马丽 《小学语文》2012,(3):41-43
疑是“学”的开始,也是“学”的动力,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进行质疑,经历从无疑到有疑,从略有疑问到层层深入地质疑,从疑惑不解到茅塞顿开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应该是学生质疑问难的场所,教师要不断设置疑问,创设探究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指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阐明了“疑”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设疑之于教学,就如清泉之于小潭,清泉一失,水潭即成无澜死水。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生物教学中的设疑技巧。一、设疑于无疑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好的课堂教学,应自始至终以“疑”为主线,特别是要善于在无疑处设疑。教学中有些地方貌似无疑,但却蕴涵着智力因素,教师要深入挖掘在学生看来并不是问题的问题,激发疑问,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介绍“我们身边的生物学”知识时,学生通过阅读“袁隆平和杂交水  相似文献   

8.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政治课的特点,努力为政治课中增加三个引导学生兴趣的环节:设疑引趣、生动有趣、联系导趣.  相似文献   

9.
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有很大的作用.一、导入新课时激“疑”导入新课时设疑,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启动思维…  相似文献   

10.
现代学习已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全面发展的过程。具体讲就是要以知识为载体,以自信的品格为桥梁,学习的任务也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而是一个关注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不断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也就是讲疑问是诱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法宝,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启发、引导、激励学生,密切关系到学习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学习目的能否如期实现。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讲一些方法,讲一些艺术,注意以下问题:一、课堂提问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我们强调基础知识的把握,是因…  相似文献   

11.
一、置疑激趣,导入新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自疑问开始。所以,教师应当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地将疑问设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让学生“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紧张而愉快的探究新知的学习活动之中。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一上课便可提问:小明同学今年12周岁,可他只过了三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立刻把学生带入一个悬、奇、趣的情境之中,集中了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意识,为课堂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开端。二、设疑促思,探究新知。这是激趣导入的延续和发展,是课堂教学的…  相似文献   

12.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并提出疑问的一种教学活动的行为方式,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创设一系列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去探究、发现,即设疑引思,从而激发学生这一主体真正参与学习活动中,取得最大效益和最佳效果。本文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际,就新课改下如何有效设计问题的价值、内涵,以及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既是对学习内容的启示和引导,又是对学习效果的检验手段。无论从学习形式,还是学习评价上来说,学习的过程始终和问题密切相关。问题的产生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发,二是预设。自发是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和困惑,如汽车高速通过弓形桥顶时,产生人离开座位的失重现象,会激发起学生“为什么”的疑问。预设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目的地设计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要求的范围里。本文以圆周动力学为例,研究物理问题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课教学,由于教材比较抽象,学生学习动机、目的不甚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就尤为重要。一、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求知欲愈强,学习兴趣就愈浓厚。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因为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起点是疑,解决问题的迫切感越强,思维也就越活跃,…  相似文献   

15.
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1.引导自学。自学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政治课课堂教学之初,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学某章某节,但自学不是听凭学生漫无目的地学习。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自学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为此,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自学之初设疑。有的放矢地设...  相似文献   

16.
所谓设疑教学课堂模式,就是创设一种疑问活动情境,引起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质疑、解疑,从而自己“发现”并领会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它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的启发、引导为主导,围绕“疑”字开展学与教,以提高课堂教学效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孙珊 《湖北教育》2024,(3):70-71
<正>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发挥“疑”的牵引力作用,引导学生开卷识疑、以疑促思、以思触情,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体悟作者情感。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古诗《示儿》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一、初读题目,产生疑问上课伊始,笔者请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这首诗的题目,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产生了什么疑问。学生看完注释,明白了这首诗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同时提出“父亲为什么要给儿子写诗?这位父亲是什么人?他想跟儿子说些什么呢?”等问题。笔者根据这些疑问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并合理猜测写作内容。  相似文献   

18.
“自主”教学 ,即一种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探究为主 ,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加以引导为辅的立体性教学模式。  一、教师导趣 ,学生自学探索。即教师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形式诸如 :情景激趣、语言激趣、谜语故事激趣等。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激趣的导向作用 ,避免随意性 ;要创设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的探索潜能和欲望有所指向 ,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我探究的积极性。  二、教师导疑 ,学生自寻目标。学生的问题有多样化和差异性特点 ,并非都值得研究。对这些问题 ,教师要“集疑”(听取和归纳学生疑问 )、“布疑…  相似文献   

19.
要真正让语文课堂教学从过去的讲堂变为学生学习的学堂,就必须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人,引导、指导、诱导,导方法、导技能、导规律。“主体型”课堂教学结构,即:“设疑——自学——讨论——指导——质疑”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师指导下,以问答  相似文献   

20.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学是“内因” ,教是“外因” ,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作用只是在于“导”。在信息化社会里 ,一个人的知识是需要经常更新的 ,因此 ,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因为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结果更重要。即“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针对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特点 ,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列纲要教学生会“预习”预习即学生在课前自学。预习既可以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学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