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名人谈读书     
人各有志,纵观人世间,多少人曾力功名利禄自寻烦恼,往往陷入深渊不能自拔,不少人因此抱病在身,遗憾终生,伤元气者有之,亡命者亦屡见不鲜。然而自古以来,多少名士却以读书为乐,甘于寂寞,潜心治学,宁静淡泊,自然而充实,其渊博的学识令世人所仰慕。  相似文献   

3.
名人谈读书     
如果你想从阅读中获得值得你永远铭记在心的知识,你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研读那些无疑是富有天才的作家的作品,不断从他们那里取得养料。——塞涅卡(古罗马哲学家,剧作家)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相似文献   

4.
名人读书谈     
名人读书谈读书,历来是人类高尚的精神活动。悉心揣摩古今一些名人学者的读书经验,我们将获得有益的启迪。心眼专一宋代大儒学家朱熹强调读书要“心眼专一”。他说:“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这就告诉我们:读...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跳读法鲁迅先生在看书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跳过去。因为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会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相似文献   

6.
三学: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学家,曾校阅群书,知识渊博。他曾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相似文献   

7.
臧克家 ,山东诸城人。诗人。1923年入山东第一师范 ,开始接触新文艺。喜欢读新诗 ,经常吟诵郭沫若、冰心、冯至等诗人的作品 ,“也读泰戈尔的诗和日本的俳句。”(《我与新诗》)1930年入青岛大学中文系 ,又读了闻一多和徐志摩等人的作品。尤其是读闻一多的《死水》 ,“改变了我在中学时代对新诗形式问题的看法。”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诗创造》、《文汇月刊》。1949年后 ,先后任华北大学研究员、人民出版社编审、《诗刊》主编等。一生“爱读书 ,爱买书” ,与书为邻 ,与古人为友。认为读书于创作十分…  相似文献   

8.
1、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曾向求教于他的人介绍了一条读书经验:"每次作一意求之""勿生余念",意思是每一次读书只带着一个方面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曾向求教于他的人介绍了一条读书经验:"每次作一意求之""勿生余念",意思是每一次读书只带着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去研究,不要涉及旁的问题。他读《汉书》时列出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贷等若干方面,每读一遍研究一个方面的问题,几遍读下来,对这几个方面都有了比较精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读书是中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小学生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读书也有一个方法问题,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0.
《青年教师》2004,(6):35-36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的读书方法之一是重视读原著,一般不轻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1884年8月6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格奥尔格·享利希·福尔马尔给恩格斯写了一  相似文献   

12.
为帮助小读者提高阅读效率,特集纳一些中外名人的读书方法,供同学们参考。朱熹的“循序渐进”法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懂,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而且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朱熹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够。“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郑板桥的“攻探学问”法郑板桥说:“善读书者曰攻,曰扫。”“攻则直透重围”——只有层层剥进,才能抓住要领。这样就…  相似文献   

13.
名人读书     
毛泽东“不动笔墨不读书”毛泽东在学生时期作文就很出色,他的文章常被同学们传诵。据史料所载,毛泽东读书总是一边读、一边注、一边抄,然后写笔记、评论。这样,既读得有深度,又练了笔。一次,他读《伦理学原理》,对全书用墨笔逐字逐句地圈点,还打上单线、双线、三角叉子等符号。这本书十来万字,他写的批语  相似文献   

14.
名人读书     
许多人爱读书,但是人们的读书方法、阅读趣味却应有尽有,甚至千奇百怪。南北朝有一名学者叫陆澄。他从小好学,相当刻苦。青灯黄卷,行坐眠食,手不离书。可他读了三年《易经》,背得滚瓜烂熟,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他想编写一部宋书,一辈子也没有完成C他满腹经纶,却一事无成,这样的结果恐怕要归咎于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的读书习惯了。文学造诣极深的巨匠茅盾同样有背书的习惯,他能熟练地背出120回的《红楼梦人茅盾在长篇小说创作上取得巨大的成就,恐怕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红楼梦》等一批古典小说对他的影响。把书本知识转…  相似文献   

15.
16.
《中学教育》2007,(3):57-57
程潜少年时,学习十分刻苦。夜阑人静。也经常点着油灯苦读。一次,一个盗贼光顾程家,看见程潜正在一遍一遍地诵读《诗经》,正襟危坐,琅琅有声。小偷被他的抑扬顿挫深深吸引,于是不偷。后来,他对乡人说起程潜:“程家的后生书读得非常认真,将来必有出头之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名人读书经     
读书,历来是人类高尚的精神活动。悉心揣摩古今一些名人学者的读书经验,我们将获得有益的启迪。心眼专一宋代大儒朱熹强调读书要“心眼专一”。他说:“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这就告诉我们:读书必须聚  相似文献   

18.
19.
名人读书联     
发奋识遇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北宋】苏东坡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 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明】郑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 楚吴 —【清】蒲松龄 家少楼台无地起,案余灯火有天知。 —【清】林则徐名人读书联  相似文献   

20.
张玉庭 《求学》2001,(10):11-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