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本教育”理念将课堂教学中依靠教师的教,逐步转变为依靠学生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师可重点探讨“生本教育”理念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探索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过敏慧  林晓 《考试周刊》2012,(68):69-70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郭思乐教授创立的“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开展了小学数学“导学案”研究,采用“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形式.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以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垫。本文结合学校开展的“导学案”研究,例谈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若干转变。  相似文献   

3.
生本教育可以看成是“以人为本”理念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延伸。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进行了剖析,并对中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加有效的进行生本教育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教学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二、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而不是一张白纸让我们涂抹最美的画;三、建立在美好学习生活上的德育才是最好的德育。  相似文献   

4.
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理念倡导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这一理念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生本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品行、才干、智慧得到长足发展,值得教师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篇关于生本教育的文章,笔者通过对自己在计算机教学中实践生本教育理念的探讨,写了一些自己心得体会.传统的师本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学生被教;而生本教育强调是全面尊重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自发学习.  相似文献   

6.
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倡导“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原则。生本教育倡导者郭思乐教授主张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构建高中历史生本课堂进行了探索和思考。一、高中历史生本课堂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一、树立“生本”理念是解决学习困难生问题的根本 以前,我们的教学论从来研究的都是怎样“教”的问题,而对“学生的学”反而忽略了。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学生苦学厌学,学习效率低下。针对传统“师本”教育的弊端,郭思乐教授提出新型的“生本”教育模式:在角色关系上,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中心,教师为学生的“学”提供服务;在教学中以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为主,教师给以引导,提出“以学定教”“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  相似文献   

8.
“生本教育”只是对我国教育的传承和教育原则的实施,并非首创。目前,我国普通教育界的“生本热”已经将“生本教育”推入歧途,违背了“教”和“育”的本原,严重影响了“教学相长”,尤其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不能瞎折腾,必须回归教育本身。  相似文献   

9.
郭俊平 《现代教育》2012,(11):126-126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的发展。生本教育课堂,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主持开展的,由课题研究带动的大型教育改革实践。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方式。广大教师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感受到学生生命力量的神奇,也得到良好的专业发展。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而生本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更注重学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论丛》2010,(5):F0002-F0002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2U09年9月,劳动路小学有幸成为西宁市实验校,同时被城中区教育局教研室命名为生本教育实验基地,从此我们与“生本教育”结缘,在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始了生本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走上了以生本理念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刘香 《中小学电教》2012,(12):105-105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由郭思乐教授创设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他认为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它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而不是单纯的学生的成绩给予评定.在高中计算机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生本教育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业已成为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生本教育主张“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宗旨,它倡导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把提升学生主体价值.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生本教育理念在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为高校的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实践视野,“以生为本”、“健康第一”无不透射出生本教育理念.由此可见,揭示生本教育思想理念,并积极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对推动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本理念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产生深远影响,教师在实施新的课堂教学策略时应该积极践行生本理念,且应该积极打造学生感兴趣的生本课堂,有效地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切实有力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生本理念下,教师可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应用好三大策略,即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强调用生本课堂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好课堂上学生的合作探究。  相似文献   

15.
李存军 《新疆教育》2013,(11):41-41
“生本教育使人的发展达到极致”。“生本教育是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高度地尊重学生,充分地相信学生,全面地依靠学生”,把以往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生本教育能使人的发展达到极致,生本教育这么好,为什么我们不走生本之路?2011年3月,我们申报了“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实践研究”的课题,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朱矩正 《辅导员》2010,(18):27-27
上学期以来,学校提出了“先学后教、生本教育”的教育理念,并印发了一些学生材料及提供一些课堂教学实例让老师们学习借鉴。老师们也积极运用于课堂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教学尝试。时至今日,不少老师仍存在疑惑:“生本”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到底是什么样的?其教学模式到底是怎样的?本人通过学习及课堂实践,经过与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的比较与思考,获得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7.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该怎么评价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文从“生本教育”理念出发,结合发展性评价理论,探讨教师评价:教师评价的现状;评价的四条原则;评价的两大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的发展。生本教育课堂,应该充分  相似文献   

19.
怎样贯彻新课标要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用什么教育理念来引领课堂教学改革,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新课标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使构建"生本课堂"成为必然的选择."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为构建"生本课堂"教学形态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采用"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不教而教"的教学方法,可以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成长的快乐,为"生本课堂"的实践作了积极的探索.怎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学生所需要的"生本课堂"呢?在此我想结合教学中的感悟,谈谈关于语文教学"生本课堂"的两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朱红霞 《学周刊C版》2023,(22):154-156
生本教育理念作为在新课改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真正意识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要想实现师本位向生本位的转变就必须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展学科教学。文章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以及教学经验,提出了初中历史教学的具体路径,以为一线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促进生本教育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