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伞下的故事     
王昱 《小火炬》2011,(5):23-23
温暖是人间最美好的记忆。我也有一段美好的记忆,它深深扎根在我的脑海中,使我感受到温暖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老屋     
周翊 《初中生》2009,(11):46-47
又要回去给爷爷扫墓了。想起那故乡的老屋,我便陷入美好的童年记忆中…… 那时,老屋并不老——才与爷爷奶奶共度十几个春秋。十几年间,老屋被修葺了多次。童年时的除夕是快乐的——厨房里热热闹闹,大人们忙碌着,  相似文献   

3.
东头石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是一种悠闲的小居.我记忆中很久以前的老屋大概也像这样,只是更有一种磨难后的沧桑感.现实中,这份沧桑已挥之殆尽了,只有一个东西还残存着这种气息.奶奶管它叫:东头石. 这是一块很大的石头,"有一尺半高,二尺宽,三尺长."这是奶奶对我说的,但因经历太多风雨,尺寸也有所损失.奶奶说这原本是老屋的基石,但最后唯独这块没有用上.之后就放在屋前,久而久之,就成为老屋的一个标志了.  相似文献   

4.
老屋     
那是一间老屋。老屋的外墙,斑斑驳驳,散发着古旧的味道,像一位老人,白发、皱纹、旧衣、浑浊的眼、瘪瘪的嘴,安详宁静,沉默无言,望着丰富多彩的世界。这里没有落满尘土的枯木,这里没有尖锐刺耳的噪音,这里没有狭窄昏黄的天空,这里没有满是垃圾的荒地,这里没有呛人的烟虫,更没有令人作呕的汽车尾气。在这间老屋里,你可以忘记城市的喧闹与烦躁,可以抛开紧张与忙碌,你会懂得生命的美好,感受到自然的安逸。那是一间老屋。屋后有一排高耸的水杉,郁郁葱葱,展现着生命的活力,这苍翠的水杉衬出了老屋古朴的魅力。水杉好像是一泓清澈见底的泉水,老屋仿…  相似文献   

5.
这是个沉重的历史时刻,——1997年2月19日21时8分。它的突如其来,使川流不息的车阵和步履匆匆的人群凝滞了,使人们从机器的轰鸣和春种的繁忙中沉静了。天籟的清寂,心情的悲哀,难抑的沉重。这其间,你可感受到“凤凰涅槃”深沉的悲壮,你更可体验“悲怆痛切”真实的意境。——一位九旬老  相似文献   

6.
脚印     
有人喜欢憧憬美好的明天 ,谓之理想 ;有人喜欢沉湎于繁琐的今天 ,谓之现实 ;但我却喜欢打开记忆的闸门 ,展开联想的翅膀 ,用心去触摸那一个个浮现出来的脚印。历史像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从远古走来。他的每一步都是那么的沉重 ,每一个脚印都蕴含着人类的沧桑与体验、野蛮与文明。当这些脚印历经时间的洗涤之后 ,惟有文明 ,虽已成为碎片 ,但更坚硬发亮 ,在人类史册中闪闪发亮。每当我轻轻触摸历史的足迹时 ,我能感受到时代的变迁 ,诗人骚客的落寞。中国有广阔大地 ,有好山好水 ,正是由于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而使得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焕…  相似文献   

7.
告别老屋     
北京的老屋、大宅院已经被拆得差不多了吧——或许,在现代人的眼里,广厦林立的街道是美的、时尚的,然而,对于历史,对于有着历史、人文积淀的那些老房子而言,这是种罪过!眼里的老屋一幢幢地永远沉睡于记忆的长河中,不复以一个物像存在于世,一如故乡的老宅子……却永远是心中的珍藏,似佳酿般,伴着岁月的发酵,愈发醇厚……谨以此文,献给我永远的老屋。——题记  相似文献   

8.
说"原谅"     
无论你现在是一个中学生还是一个花甲老人,你都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个人历史.它为我们带来了美好的记忆,也留下了不少沉重的"历史包袱".许多人让几十年前发生的不快在几十年后仍然影响,乃至左右他们的人生.要想达到心理健康,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放下这些"历史包袱",而放下"历史包袱"的最好办法是原谅.  相似文献   

9.
关于二千二百多年前楚汉战争中刘胜项败的原因,人们的论述已极多。但本文欲从另一个视角来浅述之:项羽的失败主要在于他本质上是儒文化的遗腹子。在此基础上,本文也试图浅析历史对人类个体精神是一份沉重的围困,一己之见,还望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10.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考场上写的一篇关于时光的作文,一起来欣赏吧。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一段美好的时光。对这段时光的回访只能在深夜看书时的冥想中,只能在甜美的梦境里。如果有时光隧道存在,很想穿越它回到童年。因为,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那些个日子里,我感受到了玩的快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的院子里,我的小朋友们总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是一所有着优良传统的历史老校.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悠久的革命传统积淀,让这所学校凝聚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重的人文色彩,也让现任校长朱建民在上任之初就感受到了一份历史的灿烂与沉重.  相似文献   

12.
法国大革命期间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成为法国人一种美好的向往,也给世界各国人民树立了反对压迫、反对剥削的一个典范,但是法国大革命又带来了沉重的惨祸,杀人流血事件层出不穷,这又使世界各国人民担惊受怕。在中国,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了关于法国大革命与自由的争论,它们争论的焦.董在于中国能否进行革命实现自由。这场争论使人们看到了出发点不同导致了思考问题的思路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人 ,特别是城里的人们 ,当他面对一个杂乱、浑浊、压抑的现实环境时 ,他最渴望的大约是逃到美丽而自由的大自然怀抱中去。即便这逃离变不成事实 ,他的心灵也会向大自然“回归” ,尤其是回到天真无邪的童年记忆中去。在哪里寻找灵魂的慰藉 ,寄托人生的理想呢?这是人的一种脆弱的自救 ,也是人的一种天然本性。鲁迅的短篇小说《社戏》 ,表现的就是这样一个心理历程。作品是从看戏切入的 ,故事情节很小、很平常。但鲁迅却从后十年的两次看戏中 ,感受到了沉重如磐石般的现实环境 ,正是这沉重的现实 ,逼迫鲁迅的心灵回到了童年时期 ,回到了…  相似文献   

14.
老屋情深     
我搬离老屋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可我还时时惦记着它。十多年前,我和妻子与父母一起生活在老屋拥挤的空间中。因经济的略微宽裕,在自己的故乡购买了一栋新房。就这样,我和妻子搬出了老屋,而父母却依旧留居,坚守在老屋。去年父亲过世了,母亲也于四年前惠了脑血栓,因不能自理而搬出了老屋,  相似文献   

15.
老屋     
老屋随着童年记忆的模糊一起老了,最后凋零在记忆中的是一片碎瓦,一块碎砖,枯败的树枝,等待我将它一一捡拾。老屋也曾住过爷爷奶奶,但我出生时爷爷早已去世了,父亲迎娶母亲时老屋便成了他们的新房。红砖为瓦,土坯为墙,红瓦为宇,木格为窗,虽然墙角有了裂缝,但母亲依然欢天喜地,她也终于有了新房。灶台和土炕在农村都是通着的,每每到了冬天,我总是抢在炕头的位置,将褥子掀开,便露出泛黄的报纸、土砌的暖炕。伸手一摸,正热乎着呢。  相似文献   

16.
逻各斯理性主义是古典西方美学发展史上的一条清晰的脉动,如果说在叔本华、尼采那儿它开始遭到了非理性的生命意志的拒斥,那么在这它则遭受了沉重的一击,由是解构主义美学让人们转向世界的另一层面,感受到关学那充满感性的生命之光的烛照。  相似文献   

17.
文学是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重要建构要素,同时也为人们把握自己的文化提供一种表达形式。那些流传于民间的关于文化传统的叙事,深藏在人们口耳相传的记忆深处。这些记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大多表现为口头传承的形态。通过讲述与采录的办法,将口承叙事转化为文字样态留存,并以"民间文学"的概念加以明晰。这些承载着民族历史与文化传统的记忆,在现代国家的建构过程中,成为可以利用的积极助力。建国初期的少数民族文化调查与民间文学的搜集工作发生交集,大量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被挖掘出来,充实了共和国文学的内容。这项在现代语境下以"国家"为主线的文化工程,成为我们记忆中值得书写的文化史。  相似文献   

18.
南京! 南京!     
在时隔70年之后,那段足以让人类历史黯淡的事件——南京大屠杀,正越来越受到国际影视界的关注,关于它的电影一部接着一部上映,一部接着一部被排进拍片表中。国内的情况同样如此,越来越多的导演开始关注这段民族苦难历史,他们希望从不同的角度去还原这段历史,去解读这段历史。不管是从导演的自我观点出发,还是以历史人物的命运为主线,抑或是用更宽广的历史视角来记录,毕竟,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视资料越多,我们就越能接触到其中的细节,就越能清晰而深刻地感受到那两个字的沉重——南京!南京!  相似文献   

19.
一年中,总会有许许多多的纪念日。这些纪念日,有的让我们欢欣鼓舞,有的令我们黯然神伤,每一个纪念日对于不同的人都有着不同的记忆。但是有这样一个纪念日,它的历史记忆注定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那就是12月13日。也许你第一次听到这个日期时,并不知道它代表着什么,可是当我告诉你这是“南京大屠杀历史纪念日”时,你是否也会感受到一种深深的隐痛。  相似文献   

20.
老屋的味道     
不知不觉,离开老屋快一年了。今天,重新走过一片片稻田,穿过一声声犬吠,我又回到了给自己留下美好回忆的地方。推开破旧的木门,伴随着吱啦啦的声音,一阵古朴的气息扑鼻而来,这是一种十分亲切的味道。一缕阳光照了进来,老屋的陈设全都展现在我的眼前。门口是一只烧火用的炉子,它早已生了锈,可仍能看出爷爷、奶奶对它的爱护,这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