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诚信伦理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儒家的诚信理论是中国古代诚信思想的核心,它有着独特的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它植根于经济基础以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同时受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与古代德治思想的影响,自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代性和局限性。客观评析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得与失,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合理转换,对于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产生与存在的技术基础和经济关系基础,批判了新自由主义和唯生产力论割裂这两个基础的辩证联系的错误做法;小农经济是集体制农业衰败的产物,它只能导致中国经济的古代化,而不能导致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对小农经济的改造必须从技术基础和组织基础两个方面进行,合作制是可行的选择,改造小农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3.
共同富裕的大同社会是中国社会自古及今的并同理想,但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抑商文化传统,使中国未能走出小农经济的圈圈,共同富裕只能是一种梦想。我们今天要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厘清中国的抑商文化传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农业文化,它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亟待加以改造和转化。这就需要立足市场经济发展现实,对传统文化进行去粗取精,在批判中有继承,在继承中有改造,在改造中有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 ,经济史是一个颇具难度的领域 ,对小农经济的研究 ,则是这个领域的一个薄弱环节。传统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 ,小农经济是其主体经济形态。近代中国虽已出现工业化的趋势 ,但从本质上说仍是农业社会 ,小农经济的主体社会经济形态地位未变。尽管如此 ,但相对于传统小农经济而言 ,学术界对近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研究要薄弱得多。在近代经济史研究中 ,我们往往关注那些与西方影响联系较为密切的工业、外贸等领域 ,对小农经济中发生的诸多变动往往知之不详 ,给人留下小农经济在近代变化不大的模糊印象。有关近代小农经济的资料也十…  相似文献   

6.
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中十分重要、独具特色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运用农业合作化的形式,将几千年来的小农经济引向集体经济,为建立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也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政治保障和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7.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是封建专制主义必不可少的生存土壤,它为之供给物质能量和经济支撑,并从根本上规定了封建专制主义内部架构、内在品格与外在表征。自然经济是封建专制主义最深层的运行机理与形态特征。自然经济具有不自由与受强制性,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社会自然经济的基本表现形态,并衍生出一系列的小农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经济体制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不仅仅限于经济管理体制和分配形式,而且涉及到所有制的问题。这就引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我们好不容易把资本主义经济和小农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经济,现在又倒退回去了;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搞错了,中国生产力水平低,本来就不应搞社会主义。按照上述看法的逻辑,必然得出党的现行经济政策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的结论。究竟应怎样看待这一问题呢?  相似文献   

9.
小农经济在21世纪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几个主要小农经济学派的反思,以新的观点阐释了小农经济的一般性质和特点,认为小农经济的存在与发展主要取决于小农系统能否较好地依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小农经济营运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李悝变法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著名的改革。其变法内容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变法的成功也有其深刻的原因。通过对有关史料的深入而精审的分析,充分说明李悝变法不仅揭开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序幕,而且在魏国首先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个体小农经济制。李悝变法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它给后人留下了一些重要启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1.
在过渡时期,毛泽东同志在中共创造性地开辟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过程中作出了杰出的理论贡献。研究这一贡献,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农村改革,更好地发展农村合作事业,都不无裨益。在中国这样小农经济历史如此之久、地域之广的国度里,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把中国几千年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直至现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仍有着很大的影响。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类型和特征,往往影响到思想文化的类型和特征,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对我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小农经济的特点中探求中国文化的成因和特征,获得二者的关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推进中国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传统与现代之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的和谐社会属于“传统的和谐社会”,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缺乏公平正义、依靠伦理规则和行政强制的和谐的农业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社会公平为基石,以民主法治为保障的可持续发展的开放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4.
小农是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小农经济规模小,技术简单又很少有改进,生产力薄弱。反映意识形态上,小农思想因循守旧,有时表现愚昧和迷信,散漫自私;在政治影响上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小农经济再生力强,在中国历史长久,其思想传统和习惯势力、社会影响大,是中国现代化变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经济体制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不仅仅限于经济管理体制和分配形式,而且涉及到所有制的问题。这就引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我们好不容易把资本主义经济和小农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经济,现在又倒退回去了;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搞错了,中国生产力水平低,本来就不应搞社会主义。按照上述看法的逻辑,必然得出党的现行经济政策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的结论。究竟应怎样看待这一问题呢? 第一,都是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我国特点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传统孝道是在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条件下孕育而生的,是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产物,有着其合理的内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作为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产物的传统孝道有其落后和局限性,我们要通过弘扬传统孝道意识、转变老人自身的孝道观念等几个方面实现农村新型孝道的重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改革、开放、搞活在经济领域中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使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体制的改革,商业经济的发展冲击着一切旧的观念、旧的传统,也对学校体育提出了现代化、科学化的新课题。商品经济或是说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它将贯穿在整个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要认清国情,而传统的文化正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源于小农经济和封建专制社会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引导中国实现现代化,也不能塑造出完全具备现代精神的中国人;但中国的现代化却割不断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血缘关系.因为,传统文化生根于中国的土壤,它不仅以经典文献器物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以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和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着.它陶冶了中国的民族性格,并同民族的心理素质融为一体.这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全部丢掉中国的文化传统,去搞全盘西化,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这是当代中国文化不可逆转的趋势.这种趋势只有通过中国人自己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大量地吸收国外的进步文化,才能发展中华民族的新文化,造就中国特色的现代人.  相似文献   

19.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小农经济模式和宗法制度共同孕育的产物,其影响至深至远。传统孝文化的内涵丰富,其特征可描述为自然性、推及性、无我性、义务性和实践性,这一文化在传统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古典政治文明是与传统的小农经济相联系的。平铺化社会下的制度固化、农民的土地所有权流变,对根源于自由民的传统政权力量产生结构性影响,并使得中国的古典政治文明有着独特的冲突与协调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