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教学的最终目的,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就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不待老师改”。要实现这一目标,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极其重要的关键。为了有效的促进学习方式转变须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关系。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老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学生的学习能力从何而来?不是当“观众”得来的,也不是当“听众”听来的。同任何事件一样,能力是从实践中来的。勤于实践,能力必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探讨的深人,我越来越感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赵桂青 《教学随笔》2007,(12):35-36
一、转变教学思想。更新评改观念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大家熟知的叶老先生的一句名言。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长期以来,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导致学生一写好文章不去检查,更不去修改,一交了之,留给老师去批改。而老师呢,单纯地搞书面批改,改呀,评呀,熬费了苦心才把一大堆的作文本改完。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替越来越快。这就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我认为语文教育应该教给学生一种方法,培养学生一种能力,这种方法是一种自学方法,这种能力是一种自学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做文,故特设语文课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而不待教师讲,自能做文,而不待教师改。”叶老还曾进一步把自学能力概括为四能。即,疑难自能决,是非自能辨,斗争自能奋,高精自能探。可见,注重自学能力,是叶老教育思想的精髓。然而,叶老如此深刻的教育理论。并没有引起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我们的教师一直沉湎于老的套子中,满堂灌,繁分析,事倍功半,误人子弟,令人心焦。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相似文献   

5.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至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说:“学生须自能读书,须自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迂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不待老师改。”可见,教师的职责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和作方法。笔在多年的初中作教学中总结出了一套作训练的方法。那就是“模仿、积累、创新”,这是学生易于掌握的一种方法。古代理论家刘勰说过:“夫缀情动而辞发,观披以入情,情以辞为载体,按方能入情。”模仿、积累、创新正是初中学生所寻求的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钱海荣 《现代语文》2010,(9):113-115
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要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相似文献   

9.
10.
小语教学“大纲”提出“要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的要求,旨在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我们从素质教育的需要出发,从优化教学结构人手,构建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力求做到“读、问、说、写”。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老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学生会学,才能更主动地获取知识。把阅读课文的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心智,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给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国内外许多学者也一致认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自己不会钻研问胚和没有预习能力的人。”因此。数学教学不应仅仅停留于向学生灌输现成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数学的方法,培养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数学课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下面笔者浅谈学法指导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5.
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仅仅死记老师传授的一字一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培养学生掌握一套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呢?大多数初中生语文双基较差。个别差生甚至可能小学的基础还未过关,基本的字、词、句、段尚且理不清、弄不顺。因此,也就理所当然对老师上课的“满堂灌”不知所云了。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的经验.我认为要想寻得打开语文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必须让学生明白语文学科的特点、学习目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兴趣.鼓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只有这样.才算是找到了登语文之堂、人语文之室的最佳途径和“入口处”。  相似文献   

16.
冯茹丽 《小学生》2011,(5):30-30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收。”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放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张志公先生把语教学定位为“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归依的课”,叶老也认为语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不待教师改”。结合目前的语教学现状,笔认为,高中语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语能力的培养上。这里所说的语能力,就是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读懂章并且会写章。  相似文献   

18.
李敏 《现代语文》2007,(7):45-45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际上就是“授人以渔。”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冼春燕 《考试周刊》2012,(51):58-59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修改。"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在二十年来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面谈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0.
胡坚 《江西教育》2002,(5):29-29
心理学告诉我们:"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不是当作负担."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文兴趣,设法使学生把作文看成是自己日常喜欢的事,而非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