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说在文化情感上表现出矛盾心态。作者创作的特殊背景影响了他的文学表达。在朱先生和白嘉轩这两个文化典型身上,在革命与文化。性与文化,乡民与文化关系的具体展现上,都给人留下一言难尽的体验。  相似文献   

2.
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经历了发展、形成、分裂、瓦解和建构的历史过程。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家族制度、科举制度和儒家文化培养了强大的知识分子群体,有力地巩固了封建统治。科举制度的废止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使传统知识分子失去原有制度的保护,出现身份认同危机。随着革命的演进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知识分子在党组织里获得新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中,为了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杜维明非常强调知识分子的群体批判自我意识.在他看来,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具有这一特性,只是在鸦片战争以后,知识分子救亡心切而抛弃了这一特性,现在应该继承五*四的批判精神,重新培养知识分子的群体批判自我意识.杜维明的这一观点对于推动现代知识分子的自身建设很有意义,但他在论述其观点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4.
延安时期的文艺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知识分子问题,而此时用来指称知识分子的称呼有文化人、文艺工作者、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些称呼的变化,不仅折射着中共知识分子政策的变化,同时也反映着一代知识人文化身份体认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5.
阎连科小说往往以河洛大地的乡土社会为背景,以乡村政治文化为底蕴,在苦难中隐现倔强与反抗.无奈与悲哀。对于现代性的认同与批判的矛盾纠结始终是他创作中无法回避也难以解脱的情结。在创作过程当中。文化情感与历史理性一直在他心中纠缠不休,执著的现实拷问则一直伴随着真挚的悲悯情怀。于社会底层文化、政治权力与人性异化的深入底里的描绘中.他从自己独特的角度向我们展示出了中国文学现代性追求中的整体的困惑与希望。  相似文献   

6.
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为核心,主要以美国为例,描述了大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和手段及其所认同的文化,并且从文化生态与教育理念两个关键层面比较了中美两国大学的价值观教育,旨在理解其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与危机,从而使大学能够改善其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7.
批判教育理论将教师教育界定为文化政治。认为教师教育机构是一种公共领域。教师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转化性知识分子。教师教育课程是一种文化政治的形式,教师教育课程研究应特别注意揭示课程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关注权力、语言、文化、历史等内容。批判教育理论关注教师教育的文化政治属性,能为我国当代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转换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9.
知识分子受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比其他阶层的人更深刻。中国旧知识分子深受儒学正统、家本位、重和谐怕冲突等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在部分知识分子心理上的积淀就形成其病态人格。现代文学中涉及探讨知识分子人格的重要作品,艺术地展示了这种病态的成因,表现了作家对知识分子劣根性的揭露、对旧传统文化的批判、为重构新文化开拓道路。把握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对我们解读探讨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品,实现传统知识分子人格向现代转化,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红拂夜奔>是王小波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中,作者通过解构元叙事,批判知识分子文化命运:通过戏谑手段,批判知识分子文化处境,同时通过性荒诞描写,批判知识分子文化精神.从作品的解构主义形式人手,并结合捷克作家昆德拉的影响,探讨<红拂夜奔>中的批判精神,将是解读王小波作品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12.
长期以来,线形教学在德国受到了来自教育界的种种批评。文章客观地论述并分析了对其批判的十条论据,即:教-学短路;忽视社会能力和学习者的自我组织;强调教师权威代替民主交往;同步学习;接受的、被动的学习;廉价的集体课;教育者对权力和控制的支配需求;教师自我陶醉的需要;线形教学反映了公共教育的束缚;仅仅是表面的教学纪律。  相似文献   

13.
乡村小说中革命农民形象和革命知识分子形象及两者关系有一个明显的交织在一起的消长过程,造成这种消长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作家的革命者身分的强化。作家对知识分子的塑造显示了其建构身分的紧张感。伴随着形象的消长,作家身分出现了谦卑化趋向。革命知识分子身分的特定性导致了作家身分的崩溃,作家的自我认同中存在无解的悖论。  相似文献   

14.
乡村小说中革命农民形象和革命知识分子形象及两者关系有一个明显的交织在一起的消长过程,造成这种消长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作家的革命者身分的强化。作家对知识分子的塑造显示了其建构身分的紧张感。伴随着形象的消长,作家身分出现了谦卑化趋向。革命知识分子身分的特定性导致了作家身分的崩溃.作家的自我认同中存在无解的悖论。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身份认同感的增强,女性主义批评日渐浮出菲勒斯文化表层.同一性与差异性既是身份认同的核心问题,也是女性主义批评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处理同一性与差异性问题上,女性主义批评内部引发了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争论,女性身份在这一争论中凸显其重要性,但又陷入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困境.尽管女性身份遭遇重重危机,但作为女性主义批评的基石,仍是女性主义批评必须坚守的立场.  相似文献   

16.
近代报刊作为一股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媒体传播力量,促进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从"封建士大夫到职业作家",由"精英文学"的抒写者到"通俗文学"的提倡者以及从专制禁锢下的"无知者"到封建秩序的"破坏者"等三方面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7.
18.
公共知识分子正回应微博技术的赋权,参与公共话语的表达,其微博生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和隐忧.微博“共景监狱”式的开放结构,使知识分子“虚妄的公共性”更为凸显.公共知识分子应积极介入微博空间,秉持批判与道义传统,以特殊知识分子的身份,进行中观和微观政治话语的表达,彰显自身的中心话语权力,相应调整话语策略,推动公民交往理性和公民社会的建构.努力消解对其“虚妄公共性”的质疑,实现自我身份和公共价值的重新认同和构建.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时代,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及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所带来的冲击,对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产生了严重干扰,给当前高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危机表现出淡化传统文化、弱化中国特色意识形态以及颠覆主流价值观的特点。在深入分析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成因的基础上,从文化教育内容、校园文化建设及教育方式改进等方面探讨了新形势下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教育管理的策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