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汉语思维模式差异对其语言结构及功能存在很大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有必要了解英汉语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对语言结构的作用和关系,在学习、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转换思维模式,走出学习误区,提高英语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2.
思维影响语言,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决定了其在语言结构上存在着明显差异。通过对其思维模式差异及其语篇组织结构的对比分析,试图说明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别,有助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熟悉英语语篇的思维模式,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英汉思维方式存在明显差异,而这种差异必然在英汉语篇上有所反映。时比分析英汉语篇之间的差异,对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输入英汉语篇差异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用英语语篇思维模式来安排自己的文章,从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眼于汉语思维的特点及其与英语思维的差异,结合汉译英实例,从词、句层面上分析了译者把汉语思维模式迁入英语对译文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部分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观念和习惯的调查及实证分析表明,潜意识中的汉语语言模式是影响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要利用英汉语言对比的理论,通过分析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以达到改进英语写作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间联系的不断加强,英语学习变得日益重要。由于受汉语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出现了中式英语。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学好地道的英语呢?本文从英汉语言对比出发,分析了英汉语言差异及其影响,并借鉴这种差异来促进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7.
汉语与英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符合系统。英语写作是英语言表达思维活动的一种方式,反映着西方所特有的语言结构模式和文化思维模式。但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时,普遍受到母语文化干扰,写作成绩仍处于低谷,本文将从词法、句法、语篇结构等方面分析英、汉语差异性,帮助学生摆脱母语文化干扰,从而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真正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英汉两种语言在修辞学方面的种种比较,有助于学生主动克服母语的负迁移影响,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英语写作水平。文章从英汉思维模式差异、英汉遣词造句的对比分析、英汉语篇衔接以及英汉文化含义差异在修辞风格上的体现等四个角度去探讨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汉式英语,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迁移是由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中式英语大都源于汉语的负迁移作用。其原因包括:学生的语言知识不完善,不了解英汉语在词汇和句法方面存在的不对应现象。直接在写作中套用汉语的用法,从而导致负迁移;学生不了解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别,受汉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影响,产生篇章结构上的负迁移。因此,外语教学中应加强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系统和思维差异的对比分析,减少和排除母语干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语言既是人们用来表达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工具,也是思维的主要载体和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英汉语篇结构的差异归根结底是因为扎根于各自文化中的思维模式的差异。本文在分析英汉语篇结构、思维模式差异的基础上论述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因为汉语和英语属于完全不同的语系,且中国人和英美人在思维模式、民族文化等方面有不少差异,两种语言的习惯用法也就大相径庭.由于不懂汉语和英语习惯用法的差异,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进行汉译英时往往把汉语习惯用法套在英语上造成译文失误.因此,在教学中要深化汉英习惯用法对比分析,从而提高汉译英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 《考试周刊》2009,(1):119-120
思维是语言的灵魂,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由于英汉思维模式存在很大差异,使习惯用汉语思维的中国学生很难表达出地道的英语。同样,受汉语思维模式的干扰.他们在英文写作中的选词、句法、篇章等方面均存在汉语作文模式的现象。本文从中英思维模式存在的差异出发,结合学生作文中常犯的错误,提出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应培养英语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写作技能。  相似文献   

13.
从中英思维模式和句法结构初探中译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和思维关系密切。语言中语法是最稳定的部分,也最能反映一国的思维模式。因此,本拟从思维模式的角度对比分析一些中英句法结构上的差异,从而探求英译这些汉语结构的策略,这对基础英语语法和汉译英的教学和掌握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 ,分析英汉民族由于传统哲学的不同而导致的思维模式的差异 ,探讨英汉语表现在“形合”、“意合”、主语、谓语及句式等语言结构的不同 ,从而揭示出思维模式、语言结构的差异对翻译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英汉民族思维方式之差异,使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这种影响在英文写作中的措辞、句法、篇章等方面均有表现.文章拟从分析英汉民族的思维差异入手,通过对比思维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及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进而探讨如何使英语句式开头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思维模式与语言有着内在的联系。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汉语思维的干扰会使其语篇结构不得体,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主题不明确,二是语篇不够连贯。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加强语篇结构的模式训练,进行英汉语篇结构比较,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使学生按英语语篇组织模式进行写作,从而逐步过渡到习惯以英语思维模式表达思想。  相似文献   

17.
思维模式是一种文化所特有的方式,英汉语篇的构建受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影响而有所不同,通过分析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对语篇构建方式的具体影响,从而帮助英语学习者提高学习中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8.
邓苡希 《海外英语》2014,(19):164-165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思维是语言的内在支撑。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在将汉语译为英语时,要想获得理性的译文,就必须了解这两种语言在思维上的差异。该文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主体思维与客体思维以及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四个方面探讨英汉语言思维差异,以及对汉语英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思维是语言的内在支撑。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在将汉语译为英语时,要想获得理性的译文,就必须了解这两种语言在思维上的差异。该文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主体思维与客体思维以及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四个方面探讨英汉语言思维差异,以及对汉语英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人脑反映和认识客观现实的意识活动。语言和思维相互影响,互为表征。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其语言的影响以及在句子结构上的诸多体现。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掌握因不同思维模式所形成的英语特有的句子结构,以激发学生对英汉语言差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