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永年 《留学生》2013,(11):33-33
我和几位美国的教授在英国成立了中国发展研究中心,致力于研究中国金融方面的改革和促进对中国金融界人才的了解,主要是学术界人士的了解。我们曾经举办了一些活动,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感到,英国对中国的研究主要侧重在中国的社会学,对中国的金融学的研究相对少一些。  相似文献   

2.
<正>我在中国已经四年了,教了四年的书。我老是告诉我的学生、我的同行:搞研究工作应该注意到概念。每一个我们用的概念会有它的历史,有的概念有比较长的历史,比方说"西方"、"了解"。我在北京与汕头都听到过同样的话:我们中国人了解西方比你们西方人了解中国多得多。什么是"西方"呢?什么叫"了解"?中国人说西方涉及美国,俄罗斯不属于西方,因为这个概念是两百多年前俄国发明的。到现  相似文献   

3.
去年,玛格丽特·伯恩应邀到中国开展“促进学习的评价”培训,这是她第一次来到中国。在连续听了她的培训报告并了解了她的经历后,我对她有了好奇。我非常想了解一个初到中国的外国人对中国教育有着怎样的看法;当然,我更想从她那里获得更多关于促进学习的评价知识。于是,我向她提出了采访的要求,她欣然答应了。  相似文献   

4.
罗德里  陈思 《大学生》2013,(6):12-13
正4年前的9月2号,我来到了中国。说实话,当初我并不想来,是我的父母执意让我来中国,这也许是由于他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我不一样。2008年中国举办了奥运会,世界各个地方都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父母觉得如果我来中国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不光能够更多了解未来这个世界的发展趋势,在找工作时候也会有优势。在申请留学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外  相似文献   

5.
刘丹 《大学生》2014,(6):52-53
正美国人对中国人了解有限,甚至有很多误解,这是我已经知晓的,我的使命就是透过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让美国大学生更多了解中国。通过与学生课上课下的交流,我发现当前美国大学生对于中国的了解多来自一些电影,比如《喜宴》、《卧虎藏龙》等,所以提起中国,他们马上想到的就是中国功夫、长辫子和妇女裹脚。显然,给美国学生讲解一些有关中国的背景知识对于理解文学文本是很有必要的。这些背景知识如果以视频资料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会更加直观生动;同时,视频资料还可以丰富授课形式和内容,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所以在备课时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寻找相关的视频资料。  相似文献   

6.
陈邦利 《大学生》2020,(2):22-23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老师为我争取到了去中国留学的奖学金。通过在中国的学习与生活,我对中国的了解不断加深,我的"中国梦"也不再只是到中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了。现在的我,有一个华文教育梦,就是回印尼推广华文教育!  相似文献   

7.
2021年岁末,和安娜相约在上海咖啡馆一条街的永康路见面,此时距离上次见面已有两年半的时光……决心留在中国2014年,法国姑娘安娜从瑞士洛桑大学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她得到了一个在中国工作的机会——到中国贵阳的铂尔曼酒店担任客户管理。安娜坦言,那时她对中国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认为中国是一个日益强大的国家,世界各国的游客也会越来越多,我觉得从贵阳的工作开启我的职业生涯是个不错的选择,我应该拿下这个工作,好好学中文,多了解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8.
法国一所高校在中国建立了校区,每学期会有几百名法国学生来中国校区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交换。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体验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每年会招募中国学生免费学习所有的课程。我给法国学生上适应中国文化的课程,了解到项目和课程设置很有意思,便推荐了学生参加。有一天,我接到法方电话,说我推荐的中国学生Alice中途退出了项目,请我了解原因。我非常惊讶。这个项目的筛选非常严格,要经过  相似文献   

9.
这次春假,我有机会到南京作社会调查,主要了解了经济体制改革中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困难。回来之后,我的感觉确实变了,变得更实际了;同时,懂得了没有对中国实际的深入了解,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春节是最"中国"的节日,也是小孩子最应该了解的一个传统节日。为了让儿子从小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春节来临之际,我精挑细选了三套有关春节的书  相似文献   

11.
贺小鱼 《生活教育》2011,(11):92-93
最近一直在写美国与中国校园里的不同,旨在让中国的家长和同学们尽可能多地了解美国的教育和美国的校园生活情况。事实上,写了这么多,也发现了美国和中国无论在教育方式上还是在校园生活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和区别。今天,我想再探讨一下两国开家长会的情况。对于中国开家长会,我不必多讲,大家都知道得很多。我想,每一个孩子的家长都参加过家长会,自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两个来自阿尔巴尼亚。我们两个留学的目的还有点像:我的爸爸在中国有一个塑料代理公司,贝斯爸爸的朋友也在中国做生意。我们的家庭在我们来中国之前,就已经和中国有了很多接触,也有了很多了解。他们说:你们应该去中国学习。我们觉得父辈的建议是有道理的。我选择了金融,贝斯选择了电子工程。来中国以前,我看过中国的功夫片,李小龙、成龙的电影都很喜欢。给我们最大的惊喜  相似文献   

13.
我有太多太多的梦想,人们说“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也许不能,但我要去尝试,我希望不管在哪里都能鱼与熊掌兼得。我的梦想一:美国人能够真正认识中国和中国人。我的梦想二:中国能够找到在低龄人群中发现运动员的新方法。我的梦想三:中国人能够了解篮球。我的梦想四:中国篮球能够树立自己的风格。我的梦想五:中国球员不再寻找借口。  相似文献   

14.
熊猫的故事     
我5岁来美国,现在是中学二年级学生。来美国后我在中文学校读完了暨南大学的《中文》教材1-10册。通过学中文,我了解了许多中国的事情,其中也包括中国的珍稀动物熊猫。  相似文献   

15.
我自己的错,我自己一时疏忽大意,结果整了这么一件让人伤透了心的事。使得一本中国护照在短短的22天里绕着地球转了整整两个圈。仓促回国一星期前院长突然通知我,他要去中国了解一些中美合办的中文暑校的情况,同时看望在北京和哈尔滨学汉语的学生,要我一同去。我是...  相似文献   

16.
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代表着这个民族的一种独特文化。作为一名来中国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我认为除了学习汉语知识之外,还应该去了解中国的文化,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中国,了解汉语、汉字里蕴含的与其他语言文字不尽相同的道理,了解中国人的一些日常行为习惯,更好地和中国朋友友好相处,建立牢固的友谊。而了解中国文化,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去了解中国的节日。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个我”,是日本学者松原达哉介绍到中国的一种了解人们自我与性格的一种方法。笔者在对中国大学生的调研实践过程中,这种方法具有趣味性强、便于深入探究大学生心灵的特点。在研究中,笔者运用“二十个我”的方法,了解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性格、性别差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我在美国开始学习中文的时候觉得特别难,那时我觉得唯一能有效提高中文的方式就是去中国留学。当时,我所在的大学正好跟北师大有交换项目,所以我来留学的过程非常顺利。我于2009年来到中国,在北师大学了一年后在2011年又续签了一个学期的中文课程。来中国之前我对中国的了解比较浅。西方媒体给我的印象是中国人每天都在和政府做斗争、中国人的想法都一样。  相似文献   

19.
"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我已记不清在北京的什么地方见过这个标语,也记不清它的背景。仅从中国人学习外语的热情以及每年出国的人数,谁都知道中国及中国人是如何努力地想了解  相似文献   

20.
80多年前东北的一所小学校中,老师问同学们读书为了什么,周恩来站起来坚定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件事告诉我们,人民总理周恩来从小就树立了以振兴中华为已任的爱国理想。80年后的今天,在小学里,老师给我们讲了周总理的这个故事。从此,这个故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使我很想详细了解周恩来以后的事迹。终于有那么一天,我有幸参观了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和周恩来故居,使我比历史课本上更清楚地了解了周恩来年幼时发奋读书以及后来留学法国,在法国召集中国留学生一边学习,一边研究怎样进行中国革命;了解了周恩来参加领导了向国民党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