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责任是学校责任的根本。当前学校管理强调教育责任的客观责任而忽视其主观责任。主观责任体现了一种责任伦理。根据韦伯和约纳斯的责任伦理观点,学校教育责任包括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类未来负责。学校教育责任的实现既要以“忧惧启示法”实施责任伦理教育,也要建立政府、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教育责任分担体系,以及根据权责相符的原则和教育责任的外向性特征实施制度约束。  相似文献   

2.
教育责任是学校责任的根本.当前学校管理强调教育责任的客观责任而忽视其主观责任.主观责任体现了一种责任伦理.根据韦伯和约纳斯的责任伦理观点,学校教育责任包括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类未来负责.学校教育责任的实现既要以"忧惧启示法"实施责任伦理教育,也要建立政府、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教育责任分担体系,以及根据权责相符的原则和教育责任的外向性特征实施制度约束.  相似文献   

3.
当前责任教育缺乏为后果负责的"责任伦理"精神,促进学生承担后果的责任伦理教育成为责任教育改进的一种方向。为全面了解中学生责任伦理教育现状,研究者根据教育实际与责任发生原理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并获取了东、中、西三个地区的中学生责任伦理教育现状的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1.中学生自评结果显示责任伦理水平整体较高,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随年级逐渐增长,年级之间差异显著。但初中生、高中生和教师之间在学生责任心水平、责任教育方式选择和形成途径选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责任伦理七个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8—0.9之间,中学生责任承担呈现出明显的"个人利益倾向",但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对国家与社会和集体的承担意识增强。3.对"未来"责任的认知水平随中学生面临的阶段性升学压力变化而变化。4.初二年级是进行责任伦理教育的敏感期,应增加较为具体的、具有外力约束的和具有实践性质的责任伦理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责任教育是指高校依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责任规范,通过多种方式,使大学生明确道德责任认知,提高其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促进其培养自觉履行责任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过程。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生活呈现出日趋多样化的特点,大学生责任教育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责任教育,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责任教育涉及思想引导、行为规范、机制约束等多个方面,提高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大学生的品德养成,引导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乃至走向工作岗位以后,根据个人社会角色和责任能力,认真履行对自身、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与义务,自觉接受和承担各种任务,模范遵守社会规范,摆正自身位置,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把"做人"与"处事"真正统一起来,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一、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基本内容对大学生来说,责任教育主要包含其行为必须对他人和社会负责,以及对自身已发生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两个方面。具体包括自我责任教育、家庭责任教育和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中美青少年公民责任教育价值理念、目标定位、核心内容、管理体制、方式方法等方面对两国青少年公民责任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提出了当前我国青少年公民责任教育的三条建议:一是以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为基础,坚持我国青少年公民责任教育文化传统;二是以美国责任教育基本内涵为参照、丰富我国青少年公民责任教育基础理论;三是以美国责任教育实践模式为对照、优化我国青少年责任教育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责任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和基点,就人的发展过程和教育的整体性而言,小学是责任教育的最佳时期。本文从提升对小学责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细化责任教育目标、强化责任内容及拓展责任途径方面来探究小学责任的有效策略,以求小学责任教育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责任教育理论入手,剖析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教育思想,并从中获得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几点启示:一是界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责任教育规范;二是以团体协作活动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情感体验;三是注重启发大学生的责任角色意识和责任行为。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既要有爱,又要承担起责任。教育事业是需要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作为一种责任,其权利、义务是不能随意放弃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均统一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0.
责任感具有层次性,因此旨在提升青少年责任感的责任教育就具有层次性,其表现为从对自我负责的责任教育到时家庭和他人负责的责任教育再深化至对国家、民族和社会负责的责任教育最后升华到对人类和环境负责的责任教育。  相似文献   

11.
虽然责任担当教育在不断的发展,但是距离真正的责任教育还有一段距离,具体表现在初中责任担当教育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学生的责任意识很薄弱,学校对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不到位,家长对学生的责任教育不重视等,这些问题最终都指向如何合理、科学、到位地开展责任担当教育,而核心素养在教育中取得的成果为初中生的责任担当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旨在探寻这一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大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有健全的人格,其中责任感是一项重要的品质。面对部分大学生责任感趋于淡化,责任意识不强的现状,如何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责任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全新挑战。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应是一项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的,从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和责任行为等方面齐抓共管的育人系统工程,特别是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对环境的责任感。新时期大学生责任感教育应从四个方面入手:自我责任感教育、家庭责任感教育、职业责任感教育以及社会责任感教育,从本质上提升大学生的责任品质,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责任教育,即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使受教育者承担起对自己和对社会的责任,因此,责任教育应贯穿于受教育者接受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但是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基于不同的教育背景,针对不同的教育群体,责任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又会有不同的特点.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阶段,无论是社会的需要还是受教育者个体的诉求,都决定了必须强化责任教育.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思想不成熟、感性化倾向较为突出,加之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他们的责任问题凸显。康德责任观是康德道德哲学的核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责任观。康德责任观为青少年责任教育提供了人性基础和道德基础,对开展青少年责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己任教育就是教育学生自觉担当起对自己、父母、他人、民族、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做自己的主人,做社会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这是学校德育的一个新课题。对此,笔者有如下的理解。一、己任教育内涵解读己任教育是自我担当的责任教育,它寓于责任教育、理想教育、自我教育、法制教育和公民教育之中。1.己任教育与责任教育己任教育和责任教育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体两面,二者是融为一体、互为里表的。己任教育是责任教育的实现部分。就其范围而言,责任教育远远大于己任教育。责任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才是己任,把责任内化为自己行为的教育,才是己任教育。2.己任教育与理想教育己任教育涉及的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理想教育是包括生活理想、人格理想、社会理想和职业理想的教育,理想的实现必须以己任教育的完成程度和实现的幅度为基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己任教育是理想教育的基石和平台,理想教育又是己任教育的推动力。3.己任教育与自我教育从教育的主体性来说,己任教育与自我教育处在同一个界面,它们都是以自己为主体,自愿地内化、自觉地接受、主动地转化外界所赋予的任务和使命,在没有外在强迫的条件下,进行灵魂世界的自我整合、自我...  相似文献   

16.
何新 《江苏教育》2007,(22):1-1
在教育质量上台阶工程中,我们教师最需要提倡的是什么?是责任。是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对孩子、对家长的责任,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没有起码的责任心,一切皆为空谈。做事要尽职,育人要尽责。只有人人承担起应有的一份责任,教育事业才有光辉灿烂的明天。  相似文献   

17.
"有限政府"的能力限度、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制约性以及教育产品属性的相对性,决定了政府教育责任的有限性。政府的教育责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承担教育发展的基本责任;二是对不同性质的教育,政府承担大小不等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对其责任对象的自觉意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目标和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个人责任、他人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民族责任以及生态责任教育。通过课堂专题教育、第二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联合家庭与社会力量等途径,运用理论灌输、实践锻炼、自我教育、榜样示范等方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教师节之际,收到了教育局长赠送的《剥开教育的责任》一书,这是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读来意味深长。该书由祁智老师主编,由众多一线教师参与编写。书中通过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对课堂教学、班级教育、学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伪责任”逐一加以揭示,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把脉课堂,审视教育,解读教育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责任教育的管理分为个体责任教育模式、班级责任教育模式、校本责任教育模式、区域责任教育模式等四级。责任教育评价要注重体验、注重成长、注重认同、注重激励,坚持导向性和激励性相结合、科学性和系统性相结合、形成性和阶梯性相结合、主体性和个体性相结合、操作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对个体、小组、班级、学校、区域等五个层次分别评价。责任教育评价的途径包括家校结合、亲子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责任教育的评价方法包括评分、评等、评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