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作者在全面分析了康德批判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康德的理性批判的重要思想作的一个新的理解和认识。作者从分析旧形而上学的困境的根源出发,说明为什么要对理性进行批判,怎样对理性批判以及对哲学的改造,确立哲学新的功能原则并完成对信仰的重新奠基。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体现人类本性的特殊精神追求,信仰的更迭运行即从信仰的建构到信仰危机的生成再到信仰的重构,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现象。信仰危机中所必然蕴含的转机使得危机的生成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信仰的重建过程。就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重构而言,应当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主导的前提之下,重视发挥传统信仰的社会作用,并通过积极创设多元和谐的社会环境来推动科学信仰的选择与建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对历史规律的宿命论式的顺从或浪漫的理想化,而是对人类历史规律的应有感受。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科学的崇高的信仰。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后备力量,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是否信仰马克思主义已经不再仅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三观是否正确树立,也会影响到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甚至是关系到社会的长足进步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及外部社会环境两个层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阐述了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了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许多传统的东西往往能在新的历史进程中找到合适的土壤并得到发展 ,民间神鬼信仰就属于这种情况。它不属于宗教 ,却与宗教密切相关 ;它也不能简单界定为封建迷信 ,却又与迷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更多的是属于一种俗信。研究这种社会现象 ,对于建设现代人们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从分析信仰的结构着手,对信仰的规定、宗教信仰和科学信仰及其相互转化。信仰对于实践的作用和共产主义信仰的确立等问题作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论信仰教育     
信仰教育的自我超越性和终极关怀性使信仰成为德育之根基,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学生的信仰也需要塑造,这些都决定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必要性.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科学的信仰教育,要恰当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要以信仰科学化为基本准则,要积极探索适合青少年学生特点的信仰教育的模式和方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对农村籍大学生进行的理想信念现状进行专门分析,结果发现农村籍高职学生理想信仰总体情况是比较好的,他们的政治信仰比较坚定,人生观、幸福观主流是正确而坚定的,对宗教、迷信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信仰认识上偏差、对宗教问题缺乏理性的判断、对人生幸福观缺乏正面理解、认为金钱、爱情是人生理想追求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宗教观等教育措施,引导农村籍大学生朝着健康向上、积极进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信仰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个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鉴于当代社会的信仰危机,有必要加强信仰教育,但信仰教育又不同于宗教教育,这里通过对信仰教育与宗教教育的比较,从信仰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两方面论证对信仰教育的再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0.
教育信仰在教师的教育生涯中起着精神引领和行动准则的功用。教师教育信仰是对人的信仰和对教育信仰的统一,其重心是人生信仰。教师只有把生命教育、公民教育和素质教育作为自己始终不渝的信仰,才能培育有生命尊严感的、懂得人与人平等的人格意识,成为合格的且有尊严的社会公民,从而实现教师自身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信仰看,东晋玄学在生死问题上割断了家族的连续性和血统上的关联性,突出了生命的个体性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断裂性。强调生命的个体性与血缘上的断裂性,这是思想的进步。然而,玄学仅仅在理论上有突破,在修行实践和制度建设上根本就没有探索。而已经传入数百年之久的佛教有理论纲领,有修行实践,有僧团制度,又是性质上完全不同于礼教的外来文化,满足了士族打破礼教束缚、确立个体信仰、追求人生自由的需要。由玄入佛,即是士族信仰的大势所趋。而东晋士族佛学,从道安到慧远都为解决士族的人生问题而服务。人生问题是人与道的关系,为中国所独有。  相似文献   

12.
张总 《池州学院学报》2012,26(1):6-14,20
九华山金地藏信仰中,费冠卿所说"经云:菩萨钩锁、百骸呜矣"其实有着深厚的经典依据,但长期以来未深入探考。实际上佛典中对从凡夫到至诸象狮及十住菩萨与佛的骨骸结构与力量大小有一套说法,亦说骨骸声鸣能反映其五趣六道所在。这些经典说法对灵验故事僧俗传记都产生了影响,在金地藏信仰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信仰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图腾与禁忌作为研究起点,对体育文化中信仰的不同表现方式以及两者对于体育文化发展的意义进行讨论.提出信仰决定了不同民族体育文化的取向,也影响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信仰.在经济全球化冲击下,信仰是民族团结与认可的基石,是世界体育文化多样性的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14.
信仰与大学生的精神发展——兼论大学生信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信仰状况体现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情感支柱、人格养成,关系到大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从大学生信仰状况看大学生精神发展,分析大学生整体的精神状况及其形成原因,指出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缺陷,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对认识、改进和解决大学生的“精神危机”、“信仰危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作为区域性神祗的杨泗将军信仰,在清代中期由两湖移民带入陕南地区之后,又整合了宋代以来陕南原有地方性神祗杨从义,不仅完成了其本土化的进程,同时也使得本为庇佑地方农业生产的水利神杨从义崇拜发生转型,成为区域性信仰的组成部分.而这一民间信仰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清代中期以后陕南大规模的移民运动,直接将原居地区水神信仰带入,但更重要的是因为明清时期陕南地方商品经济的勃兴,使得民间信仰体系从以地方诸神为主开始向地方诸神与区域性神祗相结合转变.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与个体价值观、家庭教育、学校范式、微时代覆盖不无关系,为提高广大青年信仰教育质量、从信仰始端的感恩教育切入,从时间、空间、载体等多维度中探索感恩教育贯穿于信仰教育的实践途径,使信仰教育接地气、有内涵、有温度,确保高校立德树人取得成效,坚守高校社会主义办学的神圣使命不动摇。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初步探讨了体育信仰的概念。指出:体育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体育信仰对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意义。为体育的和平、和谐、和爱、和美作进一步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综合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了体育信仰的概念。指出:体育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体育信仰对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意义。为体育的和平、和谐作进一步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宋代食蟹之风已经十分盛行。来自江淮、湘江、徐州以及河北一带的大量生蟹和各种蟹的加工食品出现在市场上。宋代的南人较北人更为热衷于食蟹,其对蟹的认识也要比北人更为深入和全面。同时,蟹也作为一种信仰的对象,受到宋代百姓的敬畏和供奉,成为宋代民间信仰之一,影响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宋人在日常生活中赋予蟹多样的文化内涵,建构了蟹文化与蟹信仰。由此,蟹同时具备食物与信仰的双重属性,成为宋代社会的一种独特现象。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法治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治国方式,社会主义法治信仰是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民信仰、民族希望和国家力量。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必须明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法治信仰必须与广大人民的利益一致。本文对社会主义法治信仰的政治性、群众性、科学性、现实性特征进行研究,以便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