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信息全球化,国家形象作为软实力的重要一部分成为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反映,在国际冲突中也是各国政治博弈的重要手段。中日之间隔海相望,合作关系密切。但由于对待历史态度的分歧,经常产生摩擦。日本是名符其实的传媒大国,媒介舆论控制力极强,国际影响力较大。日本媒体以"国益论"为报道的根本出发点,极力渲染"中国威胁论",向世界建构起中国威胁,不友好,不合作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2.
罗奕 《传媒》2019,(14):79-82
国家形象是人们(形象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对一个国家(形象客体)由其客观存在所决定的外在表现的总体印象和评价,需要从主客体关系来讨论。本文通过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六国大众媒体的涉华报道进行舆情监测,了解这六国媒体作为“他者”是如何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建构的。本文认为,这些报道虽然存在偏差,不能“面面俱到”,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策略的制定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国家形象需要借助一定平台加以展现,现代传媒无疑是展现国家形象最多也是最好的一个平台。本文以传播学和新闻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将档案分析和网站内容分析相结合,主要检索了与主题相关的公开发表的资料,包括书籍和公开发表在学术期刊中的论文,以及互联网上的有关网站(网站整体架构、BBS和新闻跟贴)的资料,分析了国内、国际主流媒体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报道,意图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我国国家形象传播。  相似文献   

4.
王媛 《报刊之友》2012,(2):148-149
时下,同性恋对于大众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个群体一直都在,从隐蔽到现在的被关注。本文首先对同性恋进行了界定,其次运用标签理论讨论了同性恋媒介形象的形成,最后对媒介构建的同性恋形象进行罗列总结。  相似文献   

5.
王媛 《今传媒》2012,(2):148-149
时下,同性恋对于大众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个群体一直都在,从隐蔽到现在的被关注。本文首先对同性恋进行了界定,其次运用标签理论讨论了同性恋媒介形象的形成,最后对媒介构建的同性恋形象进行罗列总结。  相似文献   

6.
自从《妖魔化中国的背后》发表后,“妖魔化”成了中美媒体、政界和学界历久不衰的争议话题。常有人问:“美国媒体为什么要妖魔化中国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张翠 《新闻实践》2012,(11):68-69
本文采用量化的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方法。通过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对林书豪现象的报道,探讨和分析了新闻媒介对个人形象的报道,在议程设置框架下对受众的关注影响以及对个人品牌形象的树立与维护。  相似文献   

8.
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爆发后,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John Newell Jordan)成为左右中国局势发展的关键人物.从支持清廷,到支持袁世凯,再到协调南北议和,他见证并参与了一系列改变中国命运的大事件.毫无疑问,朱尔典的行事原则都基于维护英国在华利益,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认识国家形象入手,以MSNBC、ABCNews、CNN和CBS四家美国主流新闻网站2007年1至5月的涉华报道为样本,通过定量、定性分析,探析美国主流网络媒体近期对华报道的关注点,了解其对中国的态度、立场及变化,深入分析引起这种舆情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新闻战线》2020,(13):115-118
美国媒体很难改变业已形成的对华偏颇、失实态度。要打破西方舆论在国际社会营造的"中国威胁论",不仅官方发言人和媒体要"借船出海",自媒体人也可以发挥作用,利用脸书、推特等社交平台发声,反映中国社会真实的发展情况,从民间自下而上地改变外部舆论环境,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不同美国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差异较大,相对而言,做严肃政策研究和位居政府要职的美国人对中国形象的认识离真实的中国更近一些,他们关于中国形象的结论往往经过了比较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美国在任总统对中国形象的表述是建立在美国主流价值观和美国主要国家利益之上的.本文主要考察最近三届美国总统克林顿、小布什和奥巴马对中国形象的大致看法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19世纪以来,欧美报业一直奉行客观报道(Objective Report)的原则。所谓客观报道,是指运用客观叙述的方式表达意见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这种方法因为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因而在整个西方新闻报道实践中成为一种主流形态。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的外宣实力与国际关注度差距悬殊,我国的国家形象主要依靠外媒来塑造。因此,了解外媒涉华报道的特点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英国与美国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方面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本文对《纽约时报》在过去一年里的涉华报道和涉英报道按一定方法进行抽样,分析美国主流媒体在报道英国事务时采取的口吻和形成的报道特点,以此对照《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的主要侧重点,得出两者的异同,并分析原因,为我国进一步利用外媒改善国家形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内地存在一种十分值得人们思索的现象①:能够收看到凤凰卫视的观众非常少,然而了解凤凰卫视的人却非常多。凤凰卫视在自1996年开播以来,在内地也获得极好的人缘,一大批名节目、一大批著名主持被大家熟知,俨然成为大陆电视媒体学习的榜样。凤凰卫视的成功与自身形象传播是怎样一种关系,它良好的频道形象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15.
李莉 《今传媒》2010,(5):122-124
西方传媒机构报道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后叶西方传教士来华办报。至20世纪初,由于西方势力在中国的不断渗入以及中国社会相继爆发的系列重大事件,西方主要传媒机构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份以来,中国各地爆发了一系列“由于日方在历史等一系列问题上的错误态度并不断采取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错误行为引发的”(公安部新闻发言人语)反日示威游行。4月2日,四川成都首先爆发了反对日本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示威游行。随后,北京、广州、上海、武汉和杭州等地陆续爆发了反对日本入常和谴责日本教科书(该教科书4月5日获日本部科学省审订通过)美化其侵略史的游行。至中下旬,中国政府从维护中日两国正常关系和国内稳定团结的经济和生活的大局出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美国"两报一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亚洲版)以及英国泰晤士报2010年涉华报道的阅读分析可以发现,与往年相比,以这些报刊为主的西方媒体的涉华报道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路璐 《新闻世界》2011,(6):250-251
中美两国在国际格局中都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两国国家关系的变化,彼此间媒体对对方的报道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并影响着本国国民对对方国家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也成为了反应两国关系的一面镜子。美国在中国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的变迁,不仅仅是一个报道内容上的改变,也不仅仅是报道思想的变迁,更是中国在处理美国问题中的战略思维发生转变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19.
一、研究理论与背景18世纪工业革命和19世纪“交往革命”的发生,迅速改变了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环境认知方式,大众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已成为人类了解外部世界的首要方式。各国的新闻媒体本身就是意识形态机构,它们的立场会不由自主地体现出意识形态倾向。这种倾向在涉及国际新闻时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美国媒体社会新闻报道的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非 《新闻知识》2005,(4):24-26
根据美国传播学林达?珍?肯丝克一篇关于研究美国媒体是否关心三大社会问题的报告发现,美国媒体现今正面临着不够积极倡议联系公民参与社会问题解决的危机。一种刺激观众感观的新闻报道占据媒体市场的主流地位,因此学们疾呼倡议公众参与的市民新闻学必须持续加强,对此必须从媒体建构议题的框架与属性着手,这关乎着受众自身对媒体建构议题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