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史专家卞孝萱先生晚年利用公私收藏家谱文献,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生前出版专著《家谱中的名人身影——家谱丛考》。卞先生利用家谱资料,对历史人物进行研究,补充常见传记文献的不足,使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更加深刻,有助于知人论世。先生还利用多种文献学的方法,对家谱文献做了去伪存真的工作,为家谱研究作出典范。  相似文献   

2.
记载一姓世系和人物的谱籍,称为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中国家谱,由来已久。殷商之甲骨、金文已有家谱刻辞。战国末流传的《世本》是家谱的开山之一作。  相似文献   

3.
家谱是记述血缘集团世系的载体。家谱正式诞生于周代,汉代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修谱,西汉私人家谱首推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中所载家谱。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叙录了司马氏家族迁徙、姓氏源流、家族世系、先祖名字、职官、事迹等。这些对于从事历史和家谱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自司马迁自序其家谱后,汉代文人纷纷仿效,扬雄和班固也自序其家谱见于《汉书》,体例都仿《太史公自序》。随着宗族势力的复苏,私人家谱迅速发展起来,并出现了专门独立的家谱。  相似文献   

4.
根据陈世美家乡的《均州志》、《湖北历史人物辞典》、陈氏家谱等史籍记载的事实表明:舞台上的陈世美与历史上的陈世美简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5.
汪道昆是明中晚期一个极为活跃的人物,他的《汪大宗伯》和《本宗十六族谱序》对研究其家史特别是修谱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汪道昆只修了十六族近属家谱,他没有承认陇西汪氏和徽州汪氏的通谱。  相似文献   

6.
家族史之纂修,通常以旧有家谱为基础,除了需要广泛搜罗各房与各支的家谱之外,各种文物的搜集分析,可以让家族人物以动态方式显现。台湾大溪南兴庄客籍杨家先祖对于家族传承的重视,表现在后裔对于家谱的传抄与保存,百年来已有传抄之家谱至少十数件。这多件家谱中,有些致力于完整搜集杨家人的名录与概况,为家族团结与追本溯源贡献心力。除了家谱之外,各种老字据与碑碣、文物中的记录,表现出家族人物对于地方事务的参与,以及族内外之社会经济活动,相较于家谱的静态展现而言,透过老字据与碑碣文物之调查与研究,更能表现家族人物动态活动的一面。以历史文献法与田野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搜集、整理与分析历史文献,配合实地调查所得,展现客家家族史完整的面貌。  相似文献   

7.
文章就《韩氏家谱》中的有关内容与《对昌黎〈韩氏家谱〉的考察和朝阳是韩愈郡望的确认》的作者进行商榷,进一步探讨《韩氏家谱》历次撰修情况。  相似文献   

8.
《河西学院学报》2016,(1):48-51
族谱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对少数民族族谱的研究更有历史和现实意义。明清时期统治今甘肃永登地区的蒙古族土司——连城鲁土司,是当时甘肃、青海交界颇有影响的人物。清乾隆年间编修的《鲁氏家谱》是现存最早、最完备的鲁土司家族史料,有着独特的编纂特点,具备极高的史料价值。《鲁氏家谱》的研究也对全面了解鲁土司及西北边政历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封建正史的又一部名著,“抒下情而通讽喻,宣上德而尽忠孝”、“润色鸿业”是班固创作《汉书》的指导精神,《汉书》成了帝王将相的家谱,“实录”精神远不及《史记》。虽然如此,但《汉书》对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还是作了一些较为客观的反映,对《史记》的实录精神还是有所继承的。  相似文献   

10.
杭州图书馆收藏的《柔桥王氏宗谱》等未刊稿本,出于晚清黄岩著名学者王棻之手,因其博览群书、讲明谱学而自成体例,故与民间一般意义的家谱不同。尤其可贵的是,他在对本族旧谱的始祖等世系人物的认定上,不但未沿袭陈说,而是提出一系列的质疑并在另纂新谱中分别加以考证与辨误。这不仅为历史上宗谱纂修活动所鲜见,也为今天如何认识家谱中的世系人物,提供了辨别真伪的范例。  相似文献   

11.
《通志·校雠略》是南宋郑樵的一部目录学理论著作,该略主要从求书、校书、分类编目等三个方面讲述了图书文献的编纂思想。而本文从续编家谱的角度汲取了《校雠略》的编纂之法,以续编家谱须先选编谱之人、先寻先代家谱以及家谱编目等三个方面展开对家谱编修的阐述。通过这三个方面续编方法的指导,我们对编修家谱就可以清晰明了,了解应如何续编,做到灵活运用,以完成对家谱的续编工作。  相似文献   

12.
贾母称荣国公为“他爷爷”,标志着贾母为荣国公遗孀。这是《风月宝鉴》贾家家谱三代方案为贾母设计的名分。而《红楼梦》在贾家家谱四代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代”字辈,将贾母由荣国公遗孀改为贾代善遗孀。从而为贾家家谱设计出五代方案。贾母成为贾代善遗孀,这是《红楼梦》贾家家谱五代方案为贾母设计的名分。由此可见,贾母名分的演变过程,乃是《红楼梦》从《风月宝鉴》起,经过《石头记》、《红楼梦传奇》、《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至《红楼梦》为止的整个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13.
清末甲午之战后,中国的先知先觉开始行动起来,试图用各种方法挽救这个古老的帝国免于沉亡。《黄花赋》的作者石之轩正是在阅读了大量近代人物的文集、奏疏、日记、书信、行状、年表、家谱,以及形形色色的晚清稗官野史、笔记杂谈后?描绘了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群人物。  相似文献   

14.
家谱,又名家乘,族谱、宗谱,是旧时记载一姓世系如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即为一家一族之历史.它始于汉代,至魏晋南北朝已大为流行,隋唐后发展尤甚.家谱可为编纂地方志提供一定的有价值的资料,如关于社会、民族、人口迁移、姓氏演变、宗族递传等等.有的地方志书,还把家谱作为专节专目来撰写(如正在编纂的《零陵地区志 ·社会志》的篇目就是如此安排的).社  相似文献   

15.
徽州地区宗族社会历来十分重视纂修家谱,《休宁范氏宗谱》具有重视史实考证、注重家谱的教化功能特点,同时对徽州家谱体例结构的研究使得该谱成为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家谱,其创立的家谱编修体例影响了后世两百多年徽州地区的修谱体例,对梳理明代徽州家谱体例的发展脉络,全面展现明代徽州家谱体例的继承和发展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由曹雪芹所作,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发行,具有其世界影响力,意义深远。一部古代名著《红楼梦》诠释了人世间的所有,从衣、食、住、行到人物家谱、人情世故,从养生补品、膳食药物到建筑风格、家具摆设。其中以金陵十二钗为代表,出现了大量的人物,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极具特点,成为整篇小说的点睛之笔,关于人物的刻画描写更是让读者回味无穷。在英译本中,关于人物描写的翻译效果是否和源语效果一致呢?本文将以其中的几个方面为例,简析古籍中人物描写的英译技巧。  相似文献   

17.
著名文史专家卞孝萱教授新著《家谱中的名人身影——家谱丛考》,是当下家谱研究的典范之作。该书择取郑燮、赵翼、姚鼐、陈寅恪等十一位名人家谱,从中旁收广采珍贵的文献资料,使得名人的身影在家谱这一古老而新鲜的文献烛照之下更为清晰全面。且所取名人在相关领域均有极高之造诣,借助家谱文献的考论,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文学史、学术史、文化史的内涵,促进了相关学科研究的深化。其中对于家谱中母教传统的发掘与阐释,为家谱研究增添了浓厚而温馨的亲情兴味。外篇针对家谱中冒认祖宗、篡改文献等家谱撰写恶习给予严厉批评,对于家谱中许多伪文献施以精核之考辨,去伪存真,足以破惑。  相似文献   

18.
最近,在河北省昌黎县发现了1册清光绪年间重修的《韩氏家谱》,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文章考辨了《韩氏家谱》的发现及保存的情况,可能始修的年代、所陷入的误区,以及研究价值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汪氏渊源录》进行研究,可以窥探汪松寿的家谱编修思想:对汪氏本源的追溯,对家谱资料的考辨,注重家谱体例的创新和取材的多样性,以及有意识的对家谱整体做评价.汪松寿的家谱编修思想对后世徽州家谱的编修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了解西南余姓成员对家谱的熟悉度,以西南余姓家谱内容为蓝本,编制家谱熟悉度调查问卷,对西南3省13个乡(村)126名余姓成员进行随机调查。研究发现:西南余姓对家谱的熟悉度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文化程度及年龄是家谱熟悉度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西南余姓成员获取家谱中有关家族的主要信息渠道是“老人口传”;大专学历以上文化程度是读懂老旧文言文家谱的前提条件,40岁是关注家谱及家族信息的一个起始年龄;西南余姓对家谱内容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铁改余”及其他相关信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