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澍,字介侯,武威人。张澍《会试(石朱)卷·履历》:“张澍,字百沦,又寿毅,号介侯,又鸠民。行一。乾隆庚子年十月初一日生,甘肃涼州府学附生,武威县民籍。……住府城内吉府里。”按张澍生年,颇有问题。张澍《养素堂诗集》卷二十《题秦蓉庄(震钧)都转夫子遗照》诗“撰杖从游自弱年”句下自注云:“甲寅岁乡试,澍年十四。”“甲寅”,即乾隆五十九年(公元一七九四年),据此上推,则乾隆四十六年辛丑(公元一七人一年), 是他的生年。冯国瑞的《张介侯先生年谱》、姜亮夫的《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  相似文献   

2.
杨应琚(1695?—1767)①是研究西北地区历史的学者所熟悉的人物。这个清代乾隆中期数为封疆大吏、官至东阁大学士的朝廷重臣,在其混迹仕途的三十九年中,有二十九年是在西北渡过的。他历任西宁道、临巩布政司、甘肃按察使、甘肃布政使、甘肃巡抚、陕甘总督,对西北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极积的贡献。检阅一九七七年中华书局标点本《清史稿》卷三二七《杨应琚传》(以下简称“本传”),我们却发现,该传记载杨应琚生平,颇有错谬,故为此笺校,或于清史研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李念慈是清初诗人、画家。《清史稿》对其生平仅有非常简短的记述,且有明显讹误:传主之号失载、传主履历不清、历史地名错误、引用评价不当。对其生平、著述,亦有可以补充的余地。  相似文献   

4.
<清史稿>卷四百六十四<杨深秀传>,述及杨深秀学术成就是:"著有<虚声堂稿><闻喜县新志>."①这两部著作堪称杨深秀学术成就的代表,但皆讹误不确.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每当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极为尖锐的历史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往往出现一种既曾镇压过农民起义,又曾坚决反对过民族压迫的人物。这类人物,在文臣武将中都不乏其人,比如北宋末年的张叔夜,南宋初年的辛弃疾和岳飞等。清末的徐邦道也属于这类人物。对于这类历史人物,我们须做具体的和历史的分析,正确地评价他们的历史功过。既不能因为他们曾镇压过农民起义就戴上一顶“刽子手”的帽子将其反抗民族压迫的忠勇行动一笔勾销;也不能只看到他保卫民族利益中的贡献而对他镇压农民起义的错误予以谅解。而应实事求是地分别予以考述。  相似文献   

6.
王静 《语文知识》2011,(1):66-67
《清史稿》是民国初年设立的清史馆所编写的记述清代历史的史书。它汇集了丰富的有清一代的基本史料,并作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但由于《清史稿》成于众手,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校改,致使该书记载的史事有很多失实之处。1976年中华书局点校本改正了原书的许多错误,给读者提供了许多阅读的方便。但点校本也有未尽之处,本文以大臣传所涉及的职官为例,考订其中的讹误。  相似文献   

7.
《清史稿·舆服志》包括舆服一、舆服二、舆服三、舆服四卤薄附,详细记录着清代的车驾制度、服饰制度、印章制度及礼仪制度。通过拓展式思维,从政治、礼仪、宗教、文化、思想意识、审美观念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发掘,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清代服饰的外延与内涵,从而增加认识,使服饰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
9.
《清史稿》是我国一部民国年间编修的清代历史的未定稿。但由于各种原因,其讹误诸多。本文单就该书卷七十五“贵州地理志”的错字、年代、脱漏、衍文等讹误,以举例的形式加以校勘、校正。  相似文献   

10.
《清史稿·邦交志八》“墨西哥”条云:“光绪甲申、乙酉年间(1884—1885年)墨以立约招工,来请中国驻美公使杨儒派员赴墨察看情形,拟定约款,电请总督筹办……”按,此误也.查有关的清代外交史料及《清季中外使领年表》可知,其时中国驻美公使系郑藻如.郑于1881年6月24日受谕,以津海关道补四品卿衔,接替陈兰彬任第二任驻美公使,同年12月24日到任.至1885年7月26日始以病免.故光绪甲申、乙酉中与墨西哥驻美使臣交涉建交立约事宜者,实为郑藻如而非杨儒也.杨儒受命担任驻美公使始于1892年9月2日,1897年4月29日后改任驻俄国、奥地利、荷兰三国公使.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式设馆修史始于唐。此后,每逢改朝换代,后代为前朝修史,已成传统。清亡后不久,北洋军阀政府循例设馆,聘赵尔巽任馆长,主持修清史。因在仅具初稿的情况下刊印,故名《清史稿》。1928年刊行问世后,学术界纷纷评论其优劣得失,指斥其谬误疏漏,尤以谴责其政治倾向反动为最烈。  相似文献   

12.
作为前清遗老,金梁虽入民国,依然心恋旧朝,参与的政治活动,具有深刻的政治目的和动机。金梁并非清史馆的首聘馆员,仅参与了《清史稿》后期的校刻工作,但他与《清史稿》的关系却非同寻常。他几乎执掌校刻史稿的全部职权,在史馆校勘史稿。北伐胜利之际,他趁时局混乱,私自对未刊史稿进行了增写和改动。虽然金梁的行为有违史书撰述原则,但这部清代史料著作得以保存下来,他起的作用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13.
《清史稿》是按照正史体例撰写的清朝断代史未定稿。该书第一次在国家级的断代史中收载各地治所的经纬度数据,具有很大的史料价值。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该书收载的经纬度数据出现偏差。本文仅就其"贵州地理志"的经纬度数据偏差加以解读,探明偏差及错误的原因,以利读者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4.
《经传释词》十卷,清王引之撰,此书代表着传统训诂学研究虚词的最高水平。该书成书后,在当时就备受推崇。论者以为,是书在有清经学中乃独绝千古之作。对《经传释词》“与”字条的梳理,可以从中窥见王氏治学的门径,并检讨其不足。研究虚词及其义项的来源,对其意义进行系统整理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梁书·沈约传》和《南史·沈约传》对范云于天监二年所任官职叙述相异,一言任右仆射,一言任吏部尚书。将史料对比可知《梁书·沈约传》所记有误,《南史·沈约传》所记正确,今特检出,以有助于《梁书》的点校整理。  相似文献   

16.
《清史稿》卷四百六十四《杨深秀传》,述及杨深秀学术成就是:“著有《虚声堂稿》《闻喜县新志》。”①这两部著作堪称杨深秀学术成就的代表,但皆讹误不确。  相似文献   

17.
18.
《姜白石诗集笺注》一书,运城师专学报编委、著名语言学家孙玄常先生著,一九八六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一九八八年夏获山西省古典文学“优秀科研成果奖”。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书作了评价:第一部分指出了白石诗的价值和研究白石诗的意义;第二部分阐述了《笺注》一书不仅填补了学界的一项空白,而且是部不可多得的作品;第三部分分别从才情、时代、学力、特长等方面,评述了玄常先生的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也指出了《笺注》一书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传世的苏轼"诗文",颇杂赝作.<蔡使君传>最早见于<东坡外集>,李寅生先生已证其非出东坡手;然<蔡使君传>并非节自<梁书>卷十的<蔡道恭传>,而是原原本本地抄自<南史·蔡道恭传>.  相似文献   

20.
词,作为长短句式的格律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出现,是值得我们称道的。不过由于它的起源是和燕乐配合,所谓“胡夷里巷”之曲,不登大雅之堂,又难免为封建学人所轻视。当然,这种轻视并不能阻止这一诗歌样式的发展,因为它是吸取外乐和民歌相结合的学样式,加以规范化,是应乎历史现实的需要,合乎时代潮流,而为有宋一代的代表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