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ATPA体育活动态度量表,对江苏省扬州市3所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体育活动态度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活动态度的主导倾向为自我磨练和精神解脱.大学生的性别和专业在体育活动态度上均不形成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对湖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落实高校体育各项改革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对当前湖南省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锻炼习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大学生的体育态度较为积极,情感因素是影响体育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已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不多,运动设施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习惯的形成,等。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 ,对当前本地区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锻炼习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牡丹江地区大学生的体育态度较为积极 ,情感因素是影响体育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 ,已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不多 ,运动设施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习惯的形成等。  相似文献   

4.
陈鑫 《精武》2012,(10):68-69
中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还受到个人动机、兴趣、习惯、态度,以及身体素质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对大庆市5所中学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分析大庆市中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及形成原因以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概述了近5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研究的现状,总结了大学生体育态度的概念、形成过程、影响因素、现状及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的关系,并指出在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北京奥运会对大学生体育态度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后的大学生体育态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提高了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态度,但是在行为表现方面无明显差异;北京奥运会期间,媒体对体育的宣传力度增大,形成了良好的体育环境和氛围,对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北京奥运会之后,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表现欲和竞争欲有较大提高;体育设施贫乏、师资不足是目前高校体育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校来自不同地区、年级的200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女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主要在于自身对体育缺乏兴趣、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的影响和体育场地不足,自身对体育缺乏兴趣是影响我校女大学生参加锻炼的主娶原因,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的影响和体育场地不足也是影响其体育兴趣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钟敏 《体育师友》2015,(3):63-64
体育水平考试是每一名健康初中生都要越过的一道坎,以至于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顺利开心地完成升学任务就显得愈发重要。通过对影响初中生体育兴趣形成若干因素进行研究,从中了解初中生学习体育的态度、选择方向、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并总结出若干条培养初中生体育兴趣的建议,希望对初中体育工作者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重视普通专科学生体育运动态度的研究,能科学地调整学校体育教学的策略,从而更快、更有效地转变学生体育运动的态度,增进学生的体魄。通过对学生体育运动价值的认识、主动参与运动的理由、学校体育生活的评以及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积极性等几个方面的调查,分析学生运动态度的现状以及学生运动态度形成的原因,从在实践中因势利导,逐步提出要求,创造学生个性特点,提高体育活动品位,改变学生运动态度,提高教学效果,增学生体魄。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中的先决体育认知行为和运动情感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决体育认知行为和先决运动情感影响一个人继续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方式.从先决体育认知行为和先决运动情感特点的形成及其在运动态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先决体育认知行为和运动情感特点对大学生持续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个既能够满足大学生现实参与运动的需求又能适应进入社会长远参与运动的需求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对女大学生体育态度及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安地区4所大学的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进行了现状调查。揭示了女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及其形成因素,以及体育行为的影响因素,就此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学生的体育情感、体育认知和体育行为意向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大学生体育态度总体评价一般,体育情感得分高于其他;不同年级和性别对体育态度的各个纬度和总得分都有显著的影响,大4与其他年级在体育态度总分和体育认知中存在显著性差异;体育态度各纬度之间都呈高度显著正相关,体育态度总分、体育情感与体测成绩非常显著正相关.建议:普及体育运动知识,培养体育情感,重视高年级学生体育参与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3.
对789名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待体育博彩态度和五因素人格特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不同性别、专业和人格类型大学生的体育博彩态度特征,初步探讨了博彩态度与人格特征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体育博彩的认知较为理智,情感趋于正向和积极,对体育博彩的行为趋于回避;体育博彩态度在专业、购买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和消费水平的大学生博彩态度无显著差异;不同人格类型大学生体育博彩态度差异显著,说明人格与博彩态度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好尼勤 《体育世界》2013,(10):15-16
本文通过查阅有关我国体育态度的研究,利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有关体育态度的结构、特点、态度与功能、发展与形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这些研究成果体现了我国在体育态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在体育态度的未来研究过程中,要注重将结果研究与过程研究,在考虑到测定对象的前提下,采用态度理论去测量体育态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34,自引:2,他引:132  
为有的放矢地落实高校体育各项改革措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当前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基本处于良好水平,即“积极态度”,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反馈过程,是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文化环境这2种外界因素影响下,经过服从、同化、内化3个阶段而逐渐形成的;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之间具有高度正相关性;大学生体育人口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0.7%,高于全国体育人口31.4%的比率,表明大学生群体是我国体育人口中较稳定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常有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多采用消极应付的态度,严重地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受应试教育的冲击,教材的内容和课时安排上存在着问题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体育兴趣缺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中学体育教师提供理论参考,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年人群体育健身行为缺乏的很大原因是体育健身意识问题。体育意识是一种态度控制系统,各态度之间彼此相连,紧密相关,形成有机联系,我们可以从其中一种态度推知另外一种态度。体育意识的这一特点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即行为转变理论模式。本文试图利用这一理论,观察山东省城市中年人群体育健身行为的干预效果,分析中年人群体育健身行为变化情况,探讨促进中年人群参与体育健身的途径,为小康生活所最终关注的中年人健康夯实基础。1.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本次调查地点为山东省7城市。调查时间为2003年8~10月。调查以问卷法为主,辅以…  相似文献   

18.
农民体育健身行为实现的内化力挖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居民的体育思想不断改变,尤其是近几年来实现了体育健身思想的突破式跃进,但健身思想的建立并不等于健身行为的实现.调查显示,徐州市农民体育健身思想与健身行为之间Pearson相关性系数仅为0.268.针对农民体育健身思想与健身行为矛盾的现状,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凯尔曼态度转化理论为基础,指出两者之间的矛盾根源在于农民体育健身态度内化力的缺失.据此,对农民体育健身行为内化力的挖掘进行了研究,并从"不同组织机构环境氛围作用、多方群体榜样带动作用、传媒宣传劝服作用、影视熏陶感染作用"四个方面对健身内化力形成的路径挖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农民体育健身态度内化过程的实现奠定理论基础,进而加速其由健身思想向健身行为的跨越.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及数理分析等方法,对我国西南地区城乡中学生的体育价值观认知差异性进行研究,并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和AMOS 7.0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西南地区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内涵是由生理健康价值观、体育娱乐价值观、个性及信念价值观、民族及社会价值观4个层面构成.2)根据结构方程原理,发现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结构中4个层面对体育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效应大小分别为生理健康价值观(0.89)、体育娱乐价值观(0.74)、个性及信念价值观(0.83)、民族及社会价值观(0.62),其中,生理健康价值观对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形成的直接效应最大.3)运用t检验得到,西南地区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认知总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从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及各维度得分的均值看,城市地区中学生体育价值观认知水平要高于乡镇地区中学生体育价值观认知水平.4)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健康状况、体育态度等特征下,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认知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形成的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及学校因素是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认知差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原理, 探讨了如何对学校体育教学过程进行微观控制, 以形成学生良好的体育态度, 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效果, 从而对建立学校体育教学新模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