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大”学生评价的基本含义“大”学生评价,是与传统意义上片面性学生评价相对,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纵横交错的综合性评价。这个概念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①“大”学生评价与传统意义上学生评价间的相互关系:“大”学生评价秉承了传统意义上学生评价  相似文献   

2.
教育评价价值观决定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领域之一。新时期.我国存在两种鲜明的学生评价价值观:“以分为本”的学生评价价值观和“以生为本”的学生评价价值观。本文在深入分析“以分为本”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学生评价价值观.并提出了学生评价如何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相似文献   

3.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按评价的主体来说可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形式。其中“教师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教师如何适当运用评价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具有积极的意义。评价的标准一般可分为:“客观评价”,即依据知识的正确与否或大纲的具体要求进行评价;“横向评价”,即以一定范围的学生程度作为依据进行评价;“纵向评价”即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作为依据进行评  相似文献   

4.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以评价“教”来替代教学质量,因此这样的教学评价存在着以偏概全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则是把“学生评教”、“学业成绩评价”、“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全面的、开放式的、多维度的评价,可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评价的弊端。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评价的基本含义:“大”学生评价,是与传统意义上片面性学生评价相对,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纵横交错的综合性评价。这个概念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①“大”学生评价与传统意义上学生评价间的相互关系:“大”学生评价秉承了传统意义上学生评价的优点,旨在克服传统意义学生评价的缺陷——片面性地评价学生。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评价是继承的关系,更是一种克服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学生综合素养的科学评价需要大数据的支持,而大数据在学生素养评价中的落地,依赖于新型素养评价体系和平台的研发。深圳小学借鉴现代教育理论开发了基于大数据的“气象站式”学生素养评价系统,该评价系统在素养评价的理念、格局、功能、方式四个维度实现了突破,即变“评价”为“观测”、变“人工”为“智能”、变“封闭”为“开放”、变“评定”为“促进”,以期用客观、科学的评价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评价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创新素养不断发展的有效手段,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学生评价的形式和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坚持“智慧助力,爱育花开”的评价理念,把学生发展评价和学校“爱育”文化有效结合,和“互联网+教育”有效融合,形成了立足学生基本素养、着眼学生发展多个方面的“6+N+3”学生发展评价体系。文章从“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科学构建评价体系;规范评价操作流程,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合理运用评价结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几方面对该评价体系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中质性学生评价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性学生评价是从“质性研究”的视角关注学生评价,其评价途径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探索学生评价的基本路径,让评价者走进质性学生评价的“时空隧道”,寻找学生评价“显性”的路径,开发“隐性”的路径,凸显其“质性”特征,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实现质性学生评价的基本途径及案例。  相似文献   

9.
档案袋评价怎么了--谈当前档案袋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中小学校正广泛使用档案袋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然而,在实践中存在诸多误区,致使档案袋异化为“学校评价改革的标志”、“学生成绩的汇集册”、“学生间比较与竞争的平台”、“家长对孩子监控的媒介”。中小学教育评价应抓住档案袋评价的本质,尽快走出档案袋评价的误区,使档案袋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上海市中小学一直使用的是“学校与家庭联系手册”。这种手册主要是学校向家长报告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与品德行为,在人们的心目中,它实际上是一份“学生的成绩报告单”。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有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上海市试行了中小学“学生评价手册”,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代替了原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评价”,这比原来单纯的“学习成绩评价”有了很大的进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曾经受到学校、家长欢迎的“上海市学生评价手册”已不能适应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由“学生成长记录”代替“学生评价手册”也就成了必然趋势。从2004学年开始,本市将开始实施《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册》,这份成长记录册是在前几年试行的学生评价手册的基础上,吸取了各区县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经验,同时借鉴上海市学业管理与评价研究所和黄浦区中小学进行的“中小学生成长记录”研究实验的有益成果而产生,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及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差异,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健康发展,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格局。本期特组织有关学生成长记录册的专题文章,其中既有领导、专  相似文献   

11.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 ,能起到激励、引导的作用。因此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 ,要善于做到“三变” :1 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不仅要评价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还要评价非智力因素 ,评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兴趣和习惯 ,评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创新意识的体现。教完古诗 ,让学生默写诗句 ,将诗的意境画出来 ,并让学生说明诗句向读者提供了怎样的想象余地 ,这样不仅评价了学生对古诗的积累和理解 ,而且评价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评价了学生的审美能力。2 变“区分性评价”为“激励性评价”。要尊重每一位学…  相似文献   

12.
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方法策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必须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选择适应发展的评价方法策略——“因度施评”;要遵循学生个性差异,选择适应发展的评价方法策略——“因人施评”;要维护学生尊严和人性,选择适应发展的评价方法策略——“分段施评”;要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生评价的积极性,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评价方法策略——“THS”合作施评。  相似文献   

13.
纵观当今的学生评价。大多是由教师依据“一定的标准”甚至个人的意向,对学生作出评判,学生无权选择也极少参与评价。如何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评价成为学生前进的“加油站”、发展的“推进器”、个性的“生长点”呢?我以为应创造适合学生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所提倡的发展动态性学生评价和传统的学生评价相比,评价功能由侧重甄选转向侧重发展,改传统教育“筛”的功能为现代教育“泵”的功能,变“选择适合于教育的儿童”为“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评价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有关人员多元;评价内容从单一评价学生学习成绩转向了评价学生各方面素质;评价方式、方法从单纯的“打分”或“划分等级”转向以定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张力 《山东教育》2009,(9):18-19
在轰轰烈烈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以新的理念“艰难”地跋涉在新的教学之路上。其中一“难”就是在新的教学环境之下的过程性教学评价问题:如何评价学生的“是”,如何评价学生的“非”;如何评价学生的“热”.如何评价学生的“冷”;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倡导人文性和个性化,通过变“功利性评价”为“激励性评价”。变“一个模式评价”为“差异性评价”,变“一元化评价”为“多元化评价”等,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享受到学习语文的成功喜悦,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课堂评价中存在的问题1.片面理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式评价。在“激励性评价”的大旗下,不少人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片面地理解为“激励”,认为只要“激励”,就一定能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这种笼统简单的评价方式很难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教育评价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教育评价偏重于对学生的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进行评价,却忽略了对个体其他方面的智能的评价。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为人们提供了教育评价的新策略,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以尝试运用“评价过程生命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功能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的学生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而言,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向上的欲望,以促进学生主动而全面的发展。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评价的功能,让评价切实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服务呢?一、面向全体,评价因人而异“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也是教学评价的核心,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以求共同发展的同时,应转变“一刀切”、“一个标准”的评价观念,评价要“因人而异”、“因人施评”。评价时,应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关注所有学生,特别是差生。差生在学习…  相似文献   

20.
王东平 《教育》2012,(7):54-54
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堂“延时评价”逐渐成为评价的主流手段之一,所谓“延时评价”是相对于“即时评价”而言的,就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不立即去评价它,而是在时间上给学生“留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