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钦 《成才之路》2011,(13):I0015-I0015
老师出于“善意”,禁止学生“早恋”,显然是把“爱恋”当成一件坏事。读过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人都知道,少年的爱恋是一种自由个性的真情流露,  相似文献   

2.
读者谈心坊     
本期到读者谈心坊来做客的是来自内蒙古扎赉特旗的王秀娟老师和她的得意弟子包涵。王老师从小就是《少年文艺》的热心读者,她说:“我和《少年文艺》相识是在1984年,当时我还是个小学生。《少年文艺》是我的启蒙刊物。我最初喜欢看郑渊洁的童话《玻璃城》、程玮的小说《山里的孩子》,后来这本杂志上的很多作品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像秦文君的《愿阳光永远照耀你》、陈丹燕的《1976年的最后一朵玫瑰》、《上锁的抽屉》等。我成了一名小学教师后,十分郑重地向我的学生推荐了这份刊物。我认为《少年文艺》是至真至纯的,每个憧憬着文学、…  相似文献   

3.
姚雯 《山东教育》2007,(1):54-54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是《少年闰土》的一个难点,要学生理解“四角的天空”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些抽象。学生不明白饱读诗书,锦衣美食的少爷怎么会不知一个农村的少年?往往在这部分的处理上,老师们容易就词解词,而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熊海滨老师在执教《少年闰土》一课时,却将此难点教在无痕处:  相似文献   

4.
语文老师     
读书的时候,自认为是个很讨语文老师喜欢的学生,毕业时直在可惜再也不能认识新的语文老师了。谁知命运自有安排,身为《少年文艺》编辑的我,工作中又遇到了许多风格各异的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5.
徐玉兰 《现代教学》2010,(10):53-54
看了蒋老师的教学故事,很有些相知般的感触,蒋老师班级中的学生是幸福的,因为蒋老师是个懂他们的人。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这样,他才会有认真学习、持续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做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是每一位老师孜孜不倦的追求,但是什么样的老师才受学生欢迎呢?不同的时期有其不同的衡量标准。央视大剧《恰同学少年》不仅全景展现了少年毛泽东、蔡和森等我们国家的老一辈革命家的成长历程,同时也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缓等老一辈教育家的光辉形象。同为青春题材,另一部电视剧《十七岁的天空》则展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一所重点高中、一个实验班、一群各有特点的学生、一个年轻教师……一个21世纪的崭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刘德水:今天我们谈谈“自主学习”这个话题。自主学习,是课标提出的重要理念。蒋老师和吴老师分别上了两次课:《动物的疼痛》和《京味小说》选修专题,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点,做了一些尝试。我想知道.从理念到行动,你们有什么感受?  相似文献   

8.
刚升入三年级,在老师的介绍下,我结识了《少年天地》。时至今日,一年多来,《少年天地》给了我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给了我难有的惊喜和欢乐。我要高声歌唱:《少年天地》——我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9.
在少年求学时代我学过很多课文,许多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甚至忘得一干二净,唯独对她——《少年闰土》还记忆犹新。一捧起《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我便爱不释手。只因它可以带我回到少年求学时代的那一段经历,也可以让我回味在农村那段自由自在,天真烂漫的少年生活。那时教我语文的谭老师是我一生都难忘的一位老师。他讲《少年闰土》时讲得十分有趣,当讲到少年闰土经历的趣事之时更是眉飞色舞,绘声绘色。我们都陶醉于少年闰土的趣事之中。这是因为我们当时农村的  相似文献   

10.
正蒲公英文学社是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星光学校的学生组织。2016年9月,蒲公英文学社在薛卉琴老师的指导下成立,创办《蒲公英作文周报》。目前《蒲公英作文周报》已办了206期,累计发表学生作文1600多篇。社员们在《少年文摘报》《未来导报》《中学时代》《创新作文》等报刊发表习作30多篇。  相似文献   

11.
你弯曲的背, 是一座桥的造型。人类的文明, 在这里崛起。这首题为《致老师》的小诗,是我的学生最近在《少年文史报》上发表的。每当学生寄来载有他们作品的报刊时,我总是非常兴奋地连读几遍。  相似文献   

12.
最近笔者有幸作为语文学科的评委,参与了张家港市后塍片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的评选工作,也因此听了市教学能手蒋冬娟老师的一节精彩的公开课。听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也引发了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蒋老师上的是一节名著赏析课——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欣赏。且不说蒋老师那甜美的微笑、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让人赞叹不已,单是她那发自肺腑的动情的语言,就足以让学生感动,让学生有如沐春风之感。整堂课师生互动,交流频频,气氛热烈,其乐融融,时不时撞击出情感的火花,彼此形成了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所谓“学习…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设计紧扣交际话题《临别赠言》这个口语交际内容就是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实际生活编写的。"临别赠言"这个话题教材明确了两点:赠言的主要内容是互相勉励和美好祝愿;赠言需要表达的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毕业临别之际的依依不舍的感情。蒋老师认真研读了《临别赠言》这个口语交际教材,很好地把握了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和教学要求。因为是借班上课,蒋老师还很好地了解了安镇实验小学的学情和六年来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朝夕相处所建立的深厚  相似文献   

14.
同样是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同样是教六年级的学生学习语文,两位老师的教法既有其共性,又各具特色,让我们欣赏到了同样的精彩,领略了别样的风采。[教学片断一](简介:这是刘发建老师所执教的《少年闰土》,他让学生  相似文献   

15.
想写这篇文章,有几个原因:一是看了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侯会教授几篇博文.有点触动。他倡议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醉打蒋门神》等关于水浒文章从中学语文教材中删掉.说是这些文字助长了学生暴力倾向,就这一点我想与侯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东方少年》创刊四十周年之际,我应编辑部老师之邀写下题词:《东方少年》创刊四十周年,为少年儿童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可敬!可佩!祝《东方少年》越办越好!这段祝福是发自内心的,因为《东方少年》的确是我敬佩的一本儿童文学刊物。多年来,我在《东方少年》上发表了小说、散文、诗歌与童话等一大批作品,与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7.
<正>《鸭子过马路》一课是蒋军晶老师在"千课万人"活动中执教的一堂习作示范课。在观摩此课之前,我曾聆听过蒋老师演绎的多篇阅读经典课例,如,《祖父的园子》《地震中的父与子》《月光曲》等。从这些课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蒋老师特别善于挖掘文本独特的语言表达规律,并精于巧妙地将这些语言规律串联、剖析、迁移、重构,进而拉起清晰明了的教学线索。结合此次习作课例赏析,亦有这样一种感受:作为浙派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生代领军人物,蒋军晶  相似文献   

18.
我校中文系蒋善民老师参与主编的《汉语语法修辞》于一九九六年二月由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东方少年》的叔叔阿姨们:你们好!自从阅读了《东方少年》,我真的是受益非浅。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写作上的知识,还教会我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我非常感激《东方少年》,也一直想对《东方少年》所有的编辑叔叔阿姨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对于贵刊,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我都非常满意。但我有一个建议,希望你们加以重视。现在的书报市场上,有很多32开大的书,这些被老师认为是“禁刊”的书,其内容大多以“情”为主。而《东方少年》也是32开的,但我们和老师都知道“此刊非彼刊”。但我还是希望,《东方少年》要是能够换为16开…  相似文献   

20.
蒋老师的音乐欣赏课《聆听〈摇篮曲〉》已经结束了,而所有听课的师生还久久地沉浸在浓浓的母爱氛围中……蒋老师在这堂课中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让人意犹未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