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教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就是指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现如今知困的教师并不多,这对教育教学很不利,所以我在课堂教学和指导我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倡导和实施教学反思,不但提高了教师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为科研兴教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2004年4月我在北京参加新课程与创新能力培养研讨会,有幸结识了中央科研所培训中心毕诚主任,他认为当前培训教师的核心问题是教学反思。这为我下一步继续研究及指导…  相似文献   

2.
《礼记&;#183;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的就是对教学的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缺少的途径。就高中生物教学而言,反思可以包括前瞻性反思、过程性反思和后续性反思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礼记·学记》中有这么一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的就是对教学的反思,这是教师教学走向进步的标志。从另一角度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教师,在  相似文献   

4.
《礼记·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对于教师而言,每份教案后的教后反思就是教师研究自己该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如何在学中教。  相似文献   

5.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那么,我们应如何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呢?  相似文献   

6.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的就是对教学的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缺少的途径。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育反思能成为教育行家。对每一个处于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7.
“好课堂”一直是教学管理者所关注的,也是教师所争取的,更是学生所企盼的,那么教师怎样做才能构建一个好课堂呢?笔者只想从教学反思这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的就是对教学的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构成“好课堂”的重要保证。作为教师要最终保证“好课堂”的构建成功,就要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认真反思以达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王红梅 《今日教育》2007,(4S):42-44
《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讲过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自远 《江西教育》2010,(5):21-21
古语云:“教然后知困,困然后知不足。”这个“知困”“知不足”实际上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及其成果。反思既有利于教育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又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在大力推进新课改的今天,大家对写教育教学反思都已重视起来,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气候、制度、规模,有的教师已由被动、受压迫性地写,到主动反思、乐于反思。  相似文献   

10.
教学反思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也不是因为我们的关注才出现的。先圣孔子说过,“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可见,自古以来,为师者就有反思的传统。在轰轰烈烈搞课改的今天,反思已经绚烂到“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地,在这条热热闹闹的路上,反思还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11.
“教然后而知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常反思,会不断地产生困惑,不断地激发学习的需要和热情。以下是本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情景及点滴反思与体会。  相似文献   

12.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的就是对教学的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缺少的途径.对数学概念如何教学是教师们头疼的事,然而这正是教学的灵魂.关键词:概;套;整合;本质;反思曾问过许多学生,教材有什么用,学生回答,“做练习”;曾问过许多老师,教材怎么用,回答,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教师在教...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反思既要教的反思又要学的反思.只有两者的协调和配合.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4.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再学习活动,能使自己“教然后知困”。不断反思,可进一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有位教育专家曾说过:一个教师备十年课,仍然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如果做三年的教学反思,就能成为一名教育专家。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反思有大反思和小反思之分,这里只谈小反思的重要性。一、"以镜照人",反思自己教学活动(一)反思能使教师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里的"困"就是困惑。具体来说就是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学是艺术,这种艺术要求教学具有谋篇布局意识,这种意识的强弱决定了反思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延伸的重要意义。开多大的局,才有多大的反思面。写教  相似文献   

16.
王宾  王妍 《教学与管理》2009,(11):29-30
教学相长表达了存在于教师身上的教与学两项活动的相互促进关系,只有教师才能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知不足”和“知困”的体验,并从而产生“自反”和“自强”的意志过程。“自反”和“自强”正是反映了教师在“知不足”和“知困”的情况下,自我不断提高的愿望和要求。从“学然后知不足”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从“教然后知困”到“知闲然后能自强”,正是客观地反映了教师从学到教,教中又学.教学相辅.不断提高的辩证过程。作为教师,不但要以教为己任,更要以学为前提,  相似文献   

17.
课后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进行重新认识,是一种高层次和高水平的思考,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就是这个道  相似文献   

18.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的就是对教学的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缺少的途径。就高中生物教学而言,反思可以包括前瞻性反思、过程性反思和后续性反思三个方面。一、前瞻性反思,优化教学设计1.反思活动的目标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要达到的主流目标是什么?要实现这个主流目标,可以选择哪些关键的素材、资源、活动事件等?对所选材料要“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取其长处,去其糟粕,避免差错。在“植物激素调节”第二课时“生长素的发现”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发展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1教与学反思的意义以及目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则是从学习与教学两方面提出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白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从学习方面提出反思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反思是数学学习的翅膀,在当前风风火火的课改实验中,如何真实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能力,构建起师生互动的反思模式是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核心,这也是我们教师应重点反思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