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大中专文苑》2008,(7):76-79
●"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学到。"做一件事情,人们往往会在意它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殊不知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结果可能是一叠钞票、一张证书,抑或是一句赞赏、一片掌声。人们往往用利益来  相似文献   

2.
曾经,在梦中我们不曾相识,梦醒时分,却发现我们原本相亲相爱。——泰戈尔《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当四川汶川等地区地震灾难发生后,我们的心随之而碎!想着一个个被地震掩埋和挤压的鲜活的生命,我们的心陷入无法排遣的沉痛之中。然而,灾难无情,大爱无疆!看着抗震救灾中那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我们的心灵经受了一次洗礼和净化。正是这场灾难,让我们更加明白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温家宝总理说得好: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一定会在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我们坚信这次灾难过后,在我们所有人的心中将会留下一笔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彼此相爱!——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3.
我想:如果没有汶川地震,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今年的五月还是姹紫嫣红的,透着生命的青,开着季节的红。我想:如果没有汶川地震,我们一定还会把死亡看成是人生最后的小句点,让生命有条不紊地行进,让死亡按部就班地来临。  相似文献   

4.
经典碎片     
《大中专文苑》2008,(3):79-80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去,我们不知道,也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我们能够拥有的就是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过程,或长或短,或顺利或曲  相似文献   

5.
盛会 《师道》2013,(6):1-1
四川汶川8.0级地震尚不足5年,四川雅安7.0级地震接踵而至。面对数以百计的死亡、失踪者,数以万计的伤者,人们感到美丽的生命是那样脆弱,那样不堪一击。地震灾难面前,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让我们悼念,让我们感到万分哀伤,我们悼念逝者,是因  相似文献   

6.
花开无声     
张汐 《高中生》2011,(9):56
一朵花的开放并不是真的没有声音,只是那声音太微小,人们还来不及听见,便被尘世的喧嚣迅速地淹没了。我知道你,你曾是浸透汗水的芽,挣开头顶厚重的枷锁,骄傲地伫立在这宽阔的天地。你怀揣了太多,此刻,却只用最低调的姿态去表达最美的颜色。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何尝不是如此呢?曾经有一个时期像种子一样安静恬然,广袤的  相似文献   

7.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经典阅读的数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列出了推荐阅读的经典诗文和成本书的目录。但不可否认,经典阅读很多时候是枯燥的。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近学生与经典的距离,让学生乐读经典。好读经典,在享受经典阅读之乐中实现精神生命的成长呢?实践证明:创设经典情境,是比较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薛艺文 《下一代》2013,(5):35-35
世上什么东西最宝贵?有人说是金钱,有人说是权利。当然了,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看法。而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生命。汶川大地震中,许多人的做法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一位普普通通的母亲,面对大地震的来临,首先想到的就是把孩子抱好。而看着到处乱飞的大石头,还有五名老师正要将八十个孩子疏散到安全地带时。她想:疏散这些孩子是这几位老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也是老师啊!突然听见老师们齐声喊了一句:"救孩子!"就转身冲向酣睡的孩子,她也  相似文献   

9.
精神的力量     
在人的生命中,什么更重要?是感官的享受还是人的精神?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人的生命中更重要的是精神。  相似文献   

10.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历史前进到21世纪,这个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人对自己的生命却越来越轻视,逐渐成为权利的附庸品。人与人、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陌生而疏远,很多人在这样的现实中丢弃了道德,迷失了自己,放弃了人的价值和追求,只剩下失去灵魂和精神的躯壳。目前  相似文献   

11.
一排排倒塌的校舍,一具具瓦砾中抬出的遗体,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喊……还有谁能够抑制住心中的悲伤?面对震灾的肆虐,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伤悲——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战胜灾难,爱是最强大的武器,坚强是最有力的回击。13亿中华儿女空前团结在一起。解放  相似文献   

12.
我觉得每个人都是伴着幸运诞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倘若一个人因失败而抱怨命运坎坷,那么,一种微乎其微的生物——亚马孙蝌蚪,则用成长的悲歌告诉我们:同在生命的天平上,我们可以享受阳光,已经是一种什么样的幸运了。  相似文献   

13.
清明扫墓,是聪明的祖先为我们设计的一个窗口:让生者与死者在这里对话。在细雨濛濛的春天.在绿草幽幽的原野上,远离喧嚣浮躁的城市生活.现代人暂时安静下来.在这一刻聆听先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汶川一震,举国惊痛!从5月12日下午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有关地震灾区的最新消息和详尽报道,一直不断通过电视、广播、网络以及报纸,迅速传达到中国与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的国家电视台每天连续24小时播报灾区现况,让全体国民得以几乎同步感受  相似文献   

15.
李腊梅 《初中生》2008,(9):66-67
5·12汶川地震摧毁了多少人的家园,击碎了多少人的梦想,夺走了多少人的生命?灾难常常让我们措手不及,无所适从。然而,事物总有其两面性。对幸存者来说,这场灾难使人警醒,教会我们怎样看待生命,怎样对付灾难。地震过后,我们唯有化悲痛为力量,重整旗鼓,继续吹起催人奋进的号角,勇敢地向着新的彼岸,出发!  相似文献   

16.
两年前的五月上旬,在江南,正是花季少女脱去春衫、换穿短袖与裙子的季节。有一位刚刚结束实习的大三女生,因为与男友分分合合,烦恼、困顿,纠结于其中不能自拔,在一个炎热的午后,缓缓走入那潭杂草丛生的深水,带着无法言喻的痛苦与绝望,告别了尘世,从此再也看不到这个世界的缤纷,绽放不了生命的光彩……花样年华,花朵一般的生命,就这样萎靡,就  相似文献   

17.
裴济洋 《大学生》2012,(19):42-43
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建议我们大学四年应当如何度过,师兄师姐、老师家长各有各的建议,但没有人能对"大学究竟怎么上"这个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答案——这个问题也许是不可回答的,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志向、旨趣各异,真正可以回答的只有"我的大学究竟怎么上"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的太太自幼丧父,在灾难面前,她一次又一次流泪。太太告诉我,对于失去了父亲和母亲的孩子来说,现在还不是最为痛苦的时候。我问她,什么时候最痛苦?  相似文献   

19.
经典名著是世界的宝藏、人类共同的财富。但古今中外经典名著数不胜数、浩如烟海,且每个人的欣赏角度和思想深度也不尽相同,看看西方作家心目中的经典到底是什么,或许不无意义。英国著名作家毛姆曾应美国《星期六晚邮》周刊之邀写过一本《书与你》的小册子,向人们推荐文学名著。毛姆在书中开宗明义道:"我的目的只是为了给那些面对往昔著名作家的庞大遗产而不知所从的读者,开列一张书单,使任何人只要对这些精神财富有兴趣,就能愉快地欣赏阅读,并且从其中获益。"毛姆推荐的书包括英国文学、欧洲文学和美国文学三部分。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2009,(5):8-11
雪灾、台风、地震……当这些灾难突如其来的时候,夺去的不仅是数万人的生命,还有那些幸存者的幸福。我们的孩子,有些在灾难中失去了亲人。变得郁郁寡欢,终日担惊受怕;有些在电视中看到了其他的孩子的惨状,也变得胆小怕黑,无法离开父母,担心灾难有一天会降临在自己身上。灾难虽然过去了,但孩子心里的那些烙印却不是那么轻易能够抹去的。那么,灾难过后,我们该如何关心孩子的心理问题,帮助孩子重建健康的心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