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历史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程中,法家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进步政治派别。他们反对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斗争,对于促进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确立,为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对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的创建,立下了卓越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在反对奴隶制及反动儒家的斗争中,他们坚持前进,反对倒退,坚持革新,反对复旧,建立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进步的历史进化论,制定了加强新兴地主阶级专政、推行统一战争的“法治”路线,提出了一系列反映社会发展需要的经挤、政治、文化主张。法家的理论和实践,闪耀着批判的战斗精神的光辉,洋溢着积极进取的热情。 但是几千年来,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学者和国内外一切反动派,一直把法家视为异端邪说。法家的代表人物遭到攻击,法家的著作受到歪曲,法家的历史作用被抹煞,儒法斗争的性质被颠倒。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阶级分析的方法”,认真研究法家的思想,对法家推动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给予科学的评价,弄清反动派为什么和在那些主要问题上攻击法家,对于识别尊儒反法思潮的阶级实质,识破儒家的反动面目,吸取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搞好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深入开展批林批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秦始皇是我国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急剧变革时期里一位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的代表人物。他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大胆废除奴隶社会长期实行的分封制,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地主阶级专政的国家。他崇尚法家,反对儒家,主张革新,反对复古,是一个坚决打击反动奴隶主阶级搞复辟活动的厚今薄古专家。但是,两千年来,在我国历史上,凡是复古守旧的反动派,无不咒骂秦始皇。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也和历代行将灭亡的反动派一样,恶毒攻击秦始皇,把骂秦作为阴谋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一种反革命手段。因此,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3.
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生活在战国末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同没落奴隶主阶级围绕前进与倒退,复辟与反复辟,进行着激烈的斗争,韩非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主张革新、前进,反对复辟、倒退,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儒家的反动思想,系统地总结并发展了前期法家的进步思想,为建立和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出  相似文献   

4.
李斯论     
李斯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家,是法家的杰出代表。他积极协助秦始皇制定并推行了一条坚持前进、反对倒退、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正确路线,对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创建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历代反动派在恶毒攻击秦始皇的同时,都无一铡外地诽谤他的得力助手李斯。今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李斯的历史功绩,认真分析李斯执行法家路线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揭露林彪反党集团尊儒反法的罪恶目的,更好地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反复辟斗争。  相似文献   

5.
论贾谊     
西汉统一的中央集权制政权一建立,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就面临着如何将刚刚创立的政权巩固下去的严重考验,围绕着是继承还是否定秦制、统一集权还是分封割据等根本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这场尖锐复杂的斗争中,法家人物发扬不懈的战斗精神,坚决反对倒退复辟的儒家思想和分裂路线。贾谊正是这个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历史上儒法两家一直进行着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的论战。儒家维护分裂割据的分封制;法家坚持统一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这场斗争在各个时期虽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实质上则是统一与分裂,前进与倒退两条政治思想路线的斗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和分析这场斗争的历史经验,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韩非所处的时代,是新兴的封建制全面代替奴隶制的时代,为了建立全国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韩非不仅系统地阐明了法家的政治路线,而且提出了完整的军事路线,为新兴地主阶级建立封建中央集权,统一全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处于被消灭过程中的没落奴隶主阶级推行着一条复辟倒退的政治路线,而正在为巩固封建政权而斗争的新兴地主阶级,则推行着一条革新前进的政治路线。两条根本对立的政治路线,决定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军事思想。战国中期最坚定的法家商鞅,在泰国推行了一条当时最彻底的变法革新路线,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商鞅的军事思想,是他的政治路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它们取得统治权力以前和取得统治权力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它们是生气勃勃的,是革命者,是先进者,是真老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正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革命高潮时期。这一时期的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如韩非、秦始皇等,旗帜鲜明地推行法家路线,实行对奴隶主阶级的专政,“峭其法而严其刑”。他们对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进行了有力的批判斗争;对儒家的反革命活动,实行严厉的专政。秦始皇采用“焚书坑儒”的革命措施,沉重地打击了儒学和儒家反动派,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但是,封建社会是刚刚从奴隶社会产生出来的,它在经济、道德、精神各个方面不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自然科学发展史上,儒法两条路线斗争是十分激烈的。今天,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正确评价法家路线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批判儒家的阻碍、破坏作用,研究我国科技领域里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于深入批林批孔,促进科技革命,推动教育革命,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 科学技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我国的科学发展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科学技术的历史。劳动人民是科学技术的主人,在劳动人民发展科学技术的伟大斗争的过程中,儒法两家也进行了尖锐的激烈斗争。 反对复古守旧,主张革新进步的法家政治路线促进了我国历史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两千多年来,儒法两条路线斗争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法家作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走上历史舞台,他们在政治上反对复古守旧、主张革新进步,采取了反对“法先王”,主张“法后王”,反对分封制,主张中央集权制,废井田,重耕战等措施,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促使人们向自然界作斗争,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诸葛亮及其所生活的时代诸葛亮(公元181—234年)是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杰出的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他反对分裂,主张统一;反对倒退,主张前进。他为结束东汉末年国家分裂的局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当前,剖析诸葛亮的思想和路线,对于认识我国历史上儒法斗争的特点,深入进行批林批孔,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元前八十一年(汉昭帝始元六年),西汉政府召开了一次盐铁会议。会上,以政府御史大夫桑弘羊为代表的法家,同来自各地的六十多名儒生,即“贤良”、“文学”,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儒法大论战,围绕汉武帝的政治路线及其理论基础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汉武帝的政治路线,是秦始皇以来的政治路线的继续和发展。这条路线,是打击奴隶主残余势力和地方诸侯王割据势力,巩固封建地主阶级中央集权的路线。这条路线的理论基础,是法家学派的学说;而奴隶主残余势力和地方诸侯王割据势力的倒退、复辟的政治路线,则是以儒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转变的时代。当时儒家学派的孔、孟之流代表的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他们的思想体系是一种守旧的、复古的、反动的思想体系;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则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他们的思想体系是一种革新的、反复古的、革命的思想体系。韩非要为新兴地主阶级建立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鸣锣开道,他就必须毫不留情地对顽固维护奴隶制度的儒家反动思潮展开斗争。在斗争中,韩非不  相似文献   

14.
论韩信     
“汉承秦制”,刘邦基本上继承了秦始皇的政治路线和依靠他建立起来的物质基础,消灭了以项羽为代表的搞分裂、开倒车的复辟势力,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但是,统一与分裂,前进与倒退的斗争,并没有结束。以韩信为代表的分裂割据势力跟以刘邦、吕后为代表的西汉王朝之间的生死搏斗,就是这场斗争的继续。不过,斗争的形势,已经由公开的两军对垒,转化为地主阶级政权内部的两条路线的斗争。代表分裂割据势力的头子就  相似文献   

15.
周、秦之际(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三世纪)的儒,法斗争,是一場倒退与反倒退的激烈搏斗。孔丘创立的儒家学派,顽固地站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立场,妄想恢复殷、周奴隶制的“天堂”,是倒退的。法治学派与之相反,站在新兴的地主阶级立場,积极促进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在那个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毛主席教导我  相似文献   

16.
分封制在秦以前是我国古代奴隶制社会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郡县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地方政权的组织形式。实行分封制还是实行郡县制,是春秋战国时期新旧社会制度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法家和儒家在上层建筑领域里两条路线斗争的一个重大问题。春秋以后,随着奴隶制向封建制逐步过渡,郡县制逐步代替了分封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分封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毛主席指出;“如果说,秦以前的一个时代是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那末,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地主阶级专政国家的建立,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民群众长期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领域中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斗争主要是围绕着“天道观”问题而展开的。法家在政治上坚持,“法治”,反对“礼治”,坚持革新,反对复古,坚持前进,反对倒退,在思想上相应地必然坚持“制天命”的唯物主义路线;儒家在政治上坚持“克己复礼”,要复古,要倒退,在思想上也必然宣扬唯心主义的天命论。法家代表荀况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尊天命与反天命的斗争经验,站在新兴地主阶级革新进步的立场上,有力地批判  相似文献   

19.
晁错(公元前200年——前154年),是西汉著名的法家。年青时候就学习和研究“申商刑名”之学,后来辅助文帝和景帝推行法家政治路线,坚持法治,反对礼治,并提出了一条为之服务的军事路线和一系列经济政策。他的《言兵事疏》、《守边备塞疏》、《贤良对策》等,都是主张政治、经济、军事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分裂割据势力,抗击匈奴奴隶制军事集团的侵扰,巩固和发展新兴封建政权的“西汉鸿文”。在批林批孔不断普及、深入、持久的今天,我们重读晁错的这些“鸿文”,特别是读一读他的《守边备塞疏》,总结当时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为现实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服务,很有好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秦始皇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重新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地位,春秋战国时期,秦王国根本没有完成封建制改革,而是建立军事强权统治-半封建半奴隶怪胎,秦始皇统一中国不是历史的进步,而是奴隶制复辟,秦王朝覆灭,主要原因在于奴隶制背逆时代潮流,封建制的经济基础推翻奴隶制上层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