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适从1917年回国二十年不谈政治,到1922年与同仁创办论政的《努力周报》,再到《努力周报》的停刊,这是胡适五四后利用报刊媒介集中议论政治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2.
《努力》周报的新闻实践与“同人期刊”的运作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努力》周报是中国现代周刊中“同人刊物”的一个典型代表,它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一种报刊出版潮流和运作方式,即由观点、信念大致相同的知识分子自己筹资创办、业余轮流编辑。这类刊物多为成本较低的评论性刊物,它们对报刊编辑业务有一些形式的创新和观念的贡献,有自由灵活的运作特点,也有自身的局限性。这些都比较突出地体现在《努力》周报的命运上。  相似文献   

3.
严燕群 《新闻世界》2013,(4):193-194
1922年5月7日于北京创刊面世的《努力周报》,可以视为胡适及其志同道合的朋友联手打造的政治言论舞台。而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又是支撑着他创办报刊、谈论政治,以求得“再造中国”的改良道路的内在根源。本文主要回顾一下《努力周报》创办的过程,从而探讨一下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5.
朱琳 《出版科学》2016,24(4):114-118
《努力周报》创刊于1922年5月7日,1923年10月21日终刊。办报期间,其编辑重心曾作若干徘徊,而非之前研究认定的以政治时评为始终。本文结合史实与历史文献资料,对一年半生命的《努力周报》的编辑播迁进行研究,考述与论证其从“二十年不谈政治”到笃定“努力谈政治”,再从“努力谈政治”到“止了壁”不谈政治,转而以思想文艺尤其思想作为编辑播迁的落脚点和重头戏的编辑转向特点,以及其间经历的适应历程。  相似文献   

6.
刘会军  张恒 《传媒》2024,(8):84-86
五卅运动前后,“反赤”风潮兴起。《向导》周报对此强烈回击,力促革命动员,通过鲜活实例将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倒行逆施公诸于众,以此深刻剖析“反赤”本质,消解“反赤”动力。《向导》通过大力宣传军阀勾结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政治现状与“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革命任务以彰显革命斗争的正义性与解放性,进而达到强固思想战线、开展革命动员的政治效果。这一过程所蕴生出的革命认知及话语体系在宣传动员中得到广泛认同与传播,可谓大革命的先声。  相似文献   

7.
余慧敏 《青年记者》2009,(20):78-79
1908年7月,胡适成了《竞业旬报》的编者和记者,从第24期起,胡适接任主编,到1909年1月22日第40期因病终止。①《竞业旬报》呈现出新闻纸和杂志兼具的特色:其栏目囊括“社说”、“时闻”、“词苑”、“时评”、“小说”、“谈丛”、“金玉良言”、“闻所未闻”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2006年3月至2006年9月共25期《第1生活》周报的内容进行全方位"解剖",采取以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的方法,以具体数据和实例作论据,以文字和表格交叉的行文模式,对其低俗现象、产生原因和治理对策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胡适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通过创办报刊“谈”政治,从而实现自己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理想抱负。本文拟从胡适创办的报刊入手,分析他的角色位置和个人意识,虽然他的话语建构带着精英的色彩,人格的独立使他将目光关注到大众,却并未和大众站在一起,但自由宽容的态度以及独立超然的精神却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0.
卢文炤 《青年记者》2007,(23):15-17
今年7月23日,《理财周报》沿用《21世纪环球报道》的刊号,成为21世纪报系的新成员。作为中国首份面向中产家庭的大型理财类周报,它诞生的因由是什么?它的办报理念和发展现状如何?未来的成长空间在哪里?带着一系列问题,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理财周报》总编辑夏日先生。  相似文献   

11.
《出版史料》2004,(3):45-45
胡适是第一个写白话诗的人。有一天他坐在窗口吃午饭,见到一对双飞的蝴蝶由合而分的景象,“心里颇有点感触,感触到寂寞难受”。因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与写作》2007,(12):52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改组.国共合作建立。1926年6月北伐前夕.国民党出版的报刊有近百种.其中大部分是由共产党人主持.以国民党机关报刊名义出版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报刊。《政治周报》就是当时较有影响的报刊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从《英语周报》的成功,看教辅报刊终端服务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预测,在我国每两个高中生和每8个初中生中就有一人使用<英语周报>.如此巨大的发行市场和网络是怎样获得的?同样, <英语辅导报>、<学英语>也是教辅报刊市场的佼佼者,在起步后某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其发行量远远超出同一时期的其他教辅类报刊,最终占据教辅市场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4.
15.
作为生活服务类报刊中发展最为迅速、表现最为活跃的一支生力军,城市周报正从中国各城市中异军突起。在城市周报发展方兴未艾的形势下,如何从城市风格、品味时尚、分众消费三个方面把握城市周报发展的脉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作为抗日时期陕甘宁边区《边区群众报》的继承者,解放战争时期的《群众》周刊,在报纸大众化方面创造了贴近群众的工作传统:关注大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运用群众的语言和传统的民间传播方式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培养基层通讯员,组织群众读报组。  相似文献   

17.
胡适作为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论家和学者,毕生从事教学、治学等文化工作,他的一生为争取言论自由,办报立言。他的自由主义传播理念深深地影响着其所处年代的有识之士并为后人所警醒。本文将以其创办的《独立评论》为例,客观阐述其媒介独立、"立言无所苟"等办刊思想,通过对历史人物办报经验的追忆,对值得借鉴的方法,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引起当今媒体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杨莲霞  戚睿群 《传媒》2024,(4):81-83
《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份政治机关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舆论阵地。本文从《向导》周报的时代背景、主要宣传内容、时代价值等方面探析党报的舆论导向作用。《向导》周报将党的理论宣传放在首位,旗帜鲜明地传递了党的信仰,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在党报创办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与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周汝昌生于1918年,胡适生于1891年,年龄相差27岁,而且地位悬殊,周汝昌是一个寂寂无名的青年学生,胡适却是名满天下的大学者,但二人却因《红楼梦》而结缘,在文坛上谱写了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20.
从书摊上买到一本《文学自由谈》,去年第五期。一位王先生撰文《二十二张脸谱》对该刊二十二位封面人物逐一点评,评到一位文学评论家时,说这位姓李的评论家评过好几位有名的作家,时有尖锐的批评。对此,有的作家就大度谦虚,而另一位未点名的作家,则视批评者若寇仇。这件事我好像从报上看到过,也有过感慨,感慨严肃的学理批评对于一位理论修养缺失的作家来说,回应批评的也只能是人身攻击,看来,还是李先生把这位作家看得重了一些。我这里是同意这位王先生的看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