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往的德育方法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为主,即通过对道德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强调道德知识是对大量具体道德情景的概括,认为只要掌握道德知识就可以举一反三地处理生活中相应的道德问题,因而在德育过程中我们采取的主要是说教,注重对学生提出各种要求,缺乏融入生活、融入社会的有效渠道,使人感到沉重而遥远,学生对这种说教式的德育有不同程度的反感情绪,有的学生因此还形成了“双重人格”,他可能已经掌握了道德的有关知识,却会做出某些不道德的行为,令许多德育工作者困惑和深感德育的苍白无力。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提高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人们通常认为有知识就是有文化,知识越多文化水平就越高,知识分子就是文化人。然而,当今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有人文知识但缺乏人文情怀,有道德知识但缺乏正义感,有人生理想但缺乏实践精神,有智力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等问题,反映出学生身上知识与文化素养的脱节。一线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有责任厘清知识与文化的区别,提升自身文化素养,转变常规教学追求,加强课堂教学人文渗透,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采取措施扭转有知识没文化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知识道德和生活道德这两种分属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道德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生活道德是基础,是知识道德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同样,生活德育也是道德教育的最基本的部分。当前学校德育与生活脱离,表现为德育的知识化、学科化、理想化、功利化。从本质上看,德育与生活是有机统一的,倡导生活德育是德育改革和创新的趋向。  相似文献   

4.
强化学生情感体验 增强高校德育实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当长的时间里,高校里关于德育的课没少讲,工作没少做,但效果不甚理想,质可否认的,那就是,我们在高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对德育情感的体验重视不够。具体地说,这种状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枯燥与空洞的德育内容,和陈旧的教育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大多只重视大学生掌握理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以思想品德知识的认知为主,忽视教育内容和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复杂联系,忽视大学生的道德困惑、精神和情感需要、思想难题的分析和解决,缺乏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和道德生活中面临的…  相似文献   

5.
郭维平 《江苏高教》2012,(3):119-121
高校的学科德育和生活德育是有不同侧重点的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提高德育实效性关键是要把这两者真正融合。因为道德本质上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意识形态,知识中包含着默会性、情境性、体验性的非纯理性知识,个体品德建构有认知、心理认同、行为表现、人格完善等环节,所以学科德育和生活德育相结合既必要又可行。两者结合的实践路径主要有:树立科学的德育理念,丰富生活化的德育内容,创建和谐的道德文化环境,倡导体验式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生活德育以生活场景为基础,通过道德主体实践活动,主动体验道德、建构道德,实践性是其本质特征。在探索实施生活德育中存在着模式建构匮乏、途径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造成了生活德育的无根现象。构建多种生活德育模式,以劳动为依托,在日常人际交往活动中培养德性是实施生活德育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记得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由此可见,抓好德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是我们作为教师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生道德生活中,人文性缺失很严重。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道德生活人文性缺失及解决路径的研究,揭示当前高校德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的深层原因,为高校改进德育、提高德育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论道德教育及其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着道德教育与德育概念混同,注重道德知识灌输,缺乏道德实践等问题。优化道德教育环境,建立道德调控机制,改革学校德育方式,培养道德生活主体的道德教育模式,对我国现阶段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把学生当成无条件接受的“录音机”,老师怎样说,学生就要怎样听;学生就是让老师管的;说教过多,灌输的过多;只知提要求、树规矩,而忽视研究如何对学生加以引导。这种多以“管、卡、压”方式进行的学生德育,不但导致了德育知识与道德理论缺乏鲜活的生活依据、缺乏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而且由于长期浸润于这样不真实的道德教育情境中,极易造成学生的言行不一、道德虚伪和双重人格。面对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尚存在的诸多盲点,社会各界不禁提出。  相似文献   

11.
一、行动德育的理性思考
  当今时代,小学生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过程中呈现出了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一方面由于他们的生活、学习环境比较优越,主体意识明显增强,思维活跃,眼界开阔,因而敢于表现自我,敢于维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他们生活上缺乏节约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意志品质上,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与人交往中,缺乏对人的尊重、宽容、谦让、合作等品质;在社会中,缺乏一定的责任感和爱心,更严重的是一些学生虽然成绩优异,但知行不一。针对小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相悖的现状,行动德育应运而生。行动德育主张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要逐步从课堂转向现实生活,从知识传授转向社会活动,变静态的书本知识讲解为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的重现,注重道德技能训练,注重培养道德思维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德育在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而当前中学德育方法有很多误区,如用学科成绩衡量德育效果,缺乏道德实践,学校在德育过程中缺乏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受教育者在这样的德育环境下漠视道德教育,缺乏良好的道德认知。针对以上误区提出学校德育工作应遵循教育规律,并采取回归生活、以学生为德育主体、重返经典等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其真谛是教育从生活中来,教育服务于生活,教育不能拒绝生活。教育实践也证明:道德教育是现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建立在丰富生活基础上的道德知识才是具有生命力的道德知识。只有对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具体指导意义的道德熏陶,才有真正的价值。因此,关注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德育根植于现实生活和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德育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学生才更容易理解和乐意接受。  相似文献   

14.
当前德育存在的基本问题是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灌输道德知识,脱离人的实际生活,其结果培养出许多"道德专家",而不是有道德的人.德育回归生活的意义在于关注人本身,造就有德性的公民.从人性的角度,探究德育回归生活价值,在当前德育的研究中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旨在审视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其人性理念,实现德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型社会形成过程中,如何以浓郁的人文气息、鲜明的价值关怀真正引导学生自主步入实践殿堂,培养其学习追求的道德责任,是高校的历史使命,亦是高校德育人性化实践的发展趋势。然而高校内部德育整体融合观念的缺乏,德育目标指向与价值功能的偏离,对学生主体性的忽略等严重制约了人性化德育的实施。为此,本文提出:一是要拓展德育视野,将德育与整体教育融合,全面确立教师教育者主体地位;二是要转变德育观念,将德育目标指向教育对象的道德智慧的培植与开发,努力提升学生的主体性;三是改革德育模式,“德育过程生活化,生活过程德育化”。在独立性向整体融合性、说教感化型向实践互动型转化过程中走出一条高校德育人性化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6.
传统礼俗作为中国传统伦理型文化的具体承载方式,在传统社会事实上发挥了重要的道德教化作用。中国传统礼俗文化通过情境化、仪式化等形式强化个体对国家、社会的道德责任与义务,通过仪式参与、情感体验等柔性方式开展道德教育实践,对现代德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性价值。推动传统礼俗文化与现代德育的融合创新,需要在深刻体认现代性危机的基础上,直面传统礼俗文化实践的现代误区,从回归本真生活的哲学立场出发,推动现代礼俗文化建设,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场域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设立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从德育课程演变的角度来考察,它在观念上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革:一、在道德存在观上,从知识形态道德转向生活形态道德。新课程认为,道德是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生活是它存在的基本形态,“人应当如何生活?”是道德的基本提问。德育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引导人们建构有道德的生活。二、在课程观上从唯知识论转向生活经验论。新课程认为,道德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们不断丰富、提升、反思他们的生活经验的过程。德育课程就其本质而言不是传授知识的课程,而是经验课程。三、在学习观上,从单向认知转向多向互动。新课程倡导在互动中进行学习,课程中的互动表现为:师生问、生生问的交往,学习者与教材等的对话,学习者自我经验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正>一、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存在问题(1)品德教育脱离实际要求品德教育脱离实际要求主要表现是德育针对性差,缺乏魅力,实效性不强。教师、家长对德育的生活性、活动性、情感性等本质特点缺乏认识。德育通常是灌输道德知识,"耳提面命""、苦口婆心",孤立的制度规定,有些教育榜样又远离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当前所行所想所要解决的问题少,没有在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19.
反思义务教育品德课程改革,德育需要更明晰地探讨"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回归生活"的德育不能笼统地反对知识,应将对知识学习的认识与对知性德育的批判相区分,德育中的知识学习包括道德知识、关于道德的知识、有助于道德的知识三种类型,并以主体性的道德知识的获得为根本。德育以生活为基础最终要落脚到个体生活经验,个体生活经验是个体道德成长的基础,德育过程需要关注并引导个体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和扩展。由此,道德知识的获得需要个体生活经验的带入,个体生活经验的扩展需要道德价值的引导。德育正是基于"知识"与"生活"的这种关联才可能触碰到个体的内在生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20.
德育的土壤、养料在于生活。德育应该从书本走向生活,让儿童从自己的生活中进入德育。我们围绕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大自然,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情境”礼物赠送给少年儿童。让他们去经历去体验去反思,在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形成一定的道德态度、具备一定的道德能力、养成一定的道德行为同时发生的动态过程中,受到无痕的深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