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发展的历史雄辩地证明,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及其物质生产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近几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所以,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把科学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1988年,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更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2.
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继续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科技研发投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好科技人员的创新智慧。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对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加还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四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尚存在诸如转化速度慢,转化率低,大量科研成果被闲置,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等问题。全国1981—1990年的十年间,获国家级奖励的科研成果6454项,被应用的占60-70%,大面积应用的仅占15%,有些地区仅达10%。因而直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如何加快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队伍的素质,以使大批农村劳动者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加快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这是各级政府部门应当认真加以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提高农村劳动力队伍的素质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状况发...  相似文献   

5.
2007年5月,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制定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中对职业教育明确指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技术转移既是一个动态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但同时转移的技术成熟度较低,因此,只有当技术成熟度与市场成熟度匹配时才能产生合作,合作涵盖了技术和市场的各个成熟维度,相关的工作分别由大学科研院、经营性资产管理办公室、技术转移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形成我国的高校技术转移体系框架。促进我国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创新必须构建政策体系,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强商业化管理以及对中试环节支持。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法》的颁布,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广州中医药大学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高等教育法》,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促进中医药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准确定位是前提我校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两所高等中医院校之一。1994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订了“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协议,1997年我校通过了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的审定,使我校更加明晰了立足广东,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思路。为此,我校把重点定位在发挥中药科研、制剂与复方开发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发展生产力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依靠科技进步,而且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本质上讲,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腾飞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因为人是生产力的主体,没有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没有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也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因此,发展生产力首先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共横县委员会,横县人民政府党的工作重点实现了向经济建设为中心转移以后,农村教育如何紧紧地围绕这个中心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1987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和实践。我们通过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实行三教统筹,农科教结...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完善与稳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将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不断地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则是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长效基础.为此,必须加强对青年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着重发展中专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新一代农民技术骨干.一、劳动者素质影响劳动生产率当今,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集约程度与投入水平高,规模大,农产品过剩,增产粮食不再是主要目标,而发展中国家农业的投入水平相当低,规模小,管理比较粗放.我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根据《纲要》精神,加快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队伍的素质,以使大批农村劳动者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这是各级政府部门应当认真加以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提高农村劳动力队伍的素质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回要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汪向阳在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但是,科技成果必须应用于社会生产,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历史的实践和现实的发展都表明,市场经济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4.
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的科技奖励工作,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奖励制度日臻完善,奖励评价体系愈发科学,奖励在人才培养、科技实力的提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的推动作用不断加大。科技奖励已成为全省科技工作乃至全省经济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的确,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历史的行进.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它的地位和作用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社会的关注.我们知道,科技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得出的精神产品,是一种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潜在形式的生产力.虽然科学技术发明、发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力,但它自己本身不能直接给社会带来物质财富,须作用于生产中,进入实际生产领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之后,才会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16.
以生产力发展作为衡量一种社会形态进步的尺度,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这个观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理论依据。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概念,指出应当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无疑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中心任务。这一科学论断,与教育工作有紧密地联系。至少可以这样理解:发展生产力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部工作的中心,我们教育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去工作、去服务;运用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观点,指导全部教育工作,也就是作为检验教育改革得失成败、教改实验项目好坏、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8.
教育如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已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标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逐步深化.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全国5亿劳动大军,农村就占了4亿。据有关资料表明,全国4亿多青壮年农民中小学文化程度占50%,初中文化程度占32%,文盲占18%,文化水准偏低。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大量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人才,这些人才一方面靠学校培养,而更主要的还要靠基层成人校,充当其输血能手,着力于对成人的技术培训工作。目前,我们正面临着跨世纪的新技术革命,许多高、精、尖技术正逐步运用到农业生产上来。据农业部门资料显示,许多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不是我们  相似文献   

20.
<正> 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可从多方面来说明,本文只是从一个方面,即从教育作为联结科技和社会生产力诸实体要素的中介和桥梁这一方面,着重分析教育在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现代教育愈来愈成为经济的推动力。教育与生产力诸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是生产力中智能性要素和实体性要素的中介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这个生产力具有潜在性,必须通过教育这个中介要素的作用,才能实现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