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义和团运动的高潮时期,直隶地方官对义和团运动采取了较为一致的支持态度,促进了直隶义和团运动的发展。本文试图从直隶地方官对义和团的支持方式及其相关问题入手,对此进行较为系统的勾勒,并以此求教于方家。1900年五六月间,直隶义和团运动发展进人一个新阶段。义和团势力在冀中进一步壮大,于5月27日占领涿州,使涿州成为义和团控制的重要据点之一,构成了对京师的强大威胁。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宣告了清政府弹压政策的失败,也使列强各国依靠清政府剿灭义和团的美梦彻底破灭。从此,列强各国直接插手对义和团运动的镇压…  相似文献   

2.
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斗争。有关这场运动的资料,数量极大,卷帙繁多。现仅就所知者分为综合资料、义和团文献、清方档案和外文资料四类加以叙述。凡近年来出版的新资料的内容则多介绍一些,对大家熟知的资料内容则少介绍一些。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综合资料义和团运动的资料散见于各地,搜集不易。为介绍有关义和团运动发生发展及其失败全过程,以及有关义和团思想,源流以及组织结构等情况,1951年,中国史学会主编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这是有关义和团运动的第一部综合资料。本书选辑资料四十八种,除编者自辑的《有关义和团上谕》、《有关义和团的舆论》、《有关东南互保资料》三种外,有三十一种是当时人记载,  相似文献   

3.
由全国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天津历史学会、南开大学历史系、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天津地方史志总编室、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津义和团纪念馆、天津历史博物馆共同筹办的全国义和团运动史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5月6日至10日在天津举行。来自全国十七个省、市、自治区及解放军的教学、研究和新闻出版等七十二个单位的一百二十多人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及专著八十余篇(部)。提交到大会的论文内容,涉及到义和团运动史研究的许多方面——义和团组织源流、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作用,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和关系,义和团运动时期清政府的地方实力派、“东南互保”等等。  相似文献   

4.
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中,颇有争议,现择要评介如下: 一、义和团源流问题。一种意见认为:义和团源于白莲教。如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它是白莲教的一个派别。”另一种意见认为:义和团与白莲教无关,是源自咸丰、同治年间直隶、山东交界的乡团,或与白莲教并立的民间宗教、秘密结社等。方诗铭在《社会科学辑刊》一九八○年第四期中甚至提出“义和拳(团)与白莲教是两个‘势同仇火’的组织。”我们认为,义和团实际是中国人民反帝力量的大汇总。它成份复杂,源流繁多,有来源于白莲教各支派的,也有来自乡团及一些秘密结社和拳会团体等。二、义和团起因问题。一种意见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  相似文献   

5.
<正> 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恐慌,1890年6月,当八国联军在中国北方发动武装进攻时,英美帝国主义同中国长江流域的东南沿海各省督互相勾结,搞所谓的“东南互保”活动。 “东南互保”局面的形成,主要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特别是英国为维护在瓜分狂潮中所擢取的殖民利益,并利用义和团运动期间清政府总政策的多变和混乱,以及由此而加剧的南北督之间的矛盾。 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态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防范查禁,控制利用,一意剿杀。然而,由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对待义和团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以致影响到清政府在政策上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含糊和混乱状况。首先,方针多变。当时有人这样说:朝廷办义和拳招书,前后反复,不类一人一时所为(《义和团》(二)520页)。这时期“政令最乱,或剿或否,毫无宗旨”。(《庚子纪事》222页)。其次,在当时清政府处理义和团问题的上渝、硃批之类的正式文件上,用语常是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例如1899年12月29日上谕说:“拳民聚众滋事,万无宽纵酿祸之理。”然而,在这个谕中却又说:“惟不可一意剿击,致令铤而走险,激成大祸”(《义和团》(四)9页)面对这类上谕,地方官员也只好表示“自当悉心设办”(《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48页)敷衍过去。再次,这时的谕旨失去了约束力。”谨  相似文献   

6.
在义和团运动史的研究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并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本文想就义和拳改称义和团以及“扶清灭洋”口号等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请同志们指正。一义和团原名义和拳,又名梅花拳,后来改称义和团。关于义和拳名称改变的时间,一些同志认为是在1899年毓贤出任山东巡抚期间将义和拳改称义和团的。这种说法与《清史稿·毓贤传》的记载“毓贤为更名曰‘团’,团建旗帜,皆署‘毓’字”,相吻合。另外,像刘孟扬的《天津拳匪变乱纪事》、鹿完天的《庚子北京事变纪略》等书也是这  相似文献   

7.
义和团运动蓬勃兴起后,清政府起初对之大肆“剿灭”、疯狂镇压,而后来则实行“招抚”政策,承认义和团合法。导致清政府前后态度截然不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必修)教材和教参谈了两点:一是义和团声势浩大,直接危及清朝统治,清政府不敢镇压。二是清政府想利用义和团对付列强。第一个原因学生容易理解,对第二个原因,学生必然会问:清政府为什么要对付列强?中外反动势力之间到底出现了什么矛盾?要解开这些疑团,就必须知道以慈禧为首的顽固守旧派与列强在“废帝立储”问题上的尖锐矛盾。笔者试就这一问题作几点分析说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义和团运动应当以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颁布“宣战”上谕为界限,划分为“扶清灭洋”和“奉旨灭洋”两个阶段。“扶清灭洋”口号体现了义和团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抗争性与盲目排外等愚昧落后性的对立统一。“宣战”以后,尽管义和团运动并未改变反帝爱国的方向,但大多数义和团向封建统治阶级报名、挂号,先后打出了“奉旨”旗号,其行动已基本上听从清政府的指挥,甚至以封建统治者的臣民自居,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己任,从而使后期的义和团运动带上了浓厚的封建色彩。义和团所表现的愚昧落后性,决定了义和团运动由“扶清灭洋”阶段发展到“奉旨灭洋”阶段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奉旨灭洋”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义和团的利用和控制,并使义和团运动的高潮实际上又成为其失败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路遥教授     
《中国研究生》2010,(5):1-1
路遥,1927年出生,福建人。著名历史学家,义和团运动史、民间宗教史研究专家,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义和团研究会顾问。在义和团研究领域,发表过《义和拳教钩沉》《近代史研究》1991.2)、《义和团运动发展阶段中的民间秘密教门》《历史研究》2002.5)等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过《义和拳运动起源探索》(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相似文献   

10.
一九○○年五月,义和团武装在打破清军围剿的战斗中,将残酷屠杀义和团的刽子手清军副将杨福同打死。这就是义和团运动史上出名的涞水之役。对于杨福同带兵到涞水镇压义和团以及他被义和团打死的经过,有关义和团运动的专著中均有记述。但有些著作中的记述和史实是有出入的。现将《义和团的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八年四月出版)一书中有关此事记述中的错误之处提出来,和该书作者  相似文献   

11.
1900年,以华北为中心、以农民为主体的义和团运动,在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义和团在“扶清灭洋”的号召下付出了血的教训。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景廷宾所领导的起义提出了“扫清灭洋”的战斗口号。这一起义,既可以说是义和团的再起,又可以说是义和团从“扶清灭洋”转到“扫清灭洋”斗争的开始。它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民主革命高潮的前奏。  相似文献   

12.
为了纪念义和团运动八十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辑了《山东义和团案卷》、《义和团史料》、《义和团在华北》三种专刊,作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等已刊资料的补充。《山东义和团案卷》,是山东巡抚衙门汇抄的文件。全部文件起自光绪二十五年八月,止于光绪二十七年二月。现存济南、东昌、泰安、武定、临清、济宁、沂州、衮州、曹州等七府二州案卷,和“各防营”、“先  相似文献   

13.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农民阶级组成义和团,运用传统的武术形式,狠狠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本文试图通过对义和团组织源流、练武形式、习武内容以及民众广泛练武的情况的介绍和分析,说明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全国规模的习武大表演;另一方面本文对武术在义和团运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作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4.
戴玄之在《义和团研究》中创造性提出义和团来源是民间自卫性质的乡团而非劳乃宣提出的白莲教分支,同时他认同义和团运动起自山东梨园屯教案。山东地区的天主教与平民之间的冲突正是义和团爆发的原因,而对此外国学者有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2000年3月新版的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材第70页写道 :“慈禧太后看到义和团难以‘剿灭’ ,就改用‘招抚’的办法 ,默许义和团为合法民团 ,企图控制利用。”1992年11月旧版教材第69页写道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 ,承认义和团合法 ,企图控制利用。”从新旧教材的表述变化可以看出 ,新教材最大的修改就是把“清政府”改为“慈禧太后”。其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6.
义和团运动史的研究工作,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有了较大的开展:1980年和1982年先后在山东济南、威海召开了两次义和团运动史学术讨论会,并成立了义和团史研究会,对全国义和团运动史的研究起了推动作用;在这段时间内,各地先后出版了义和团史的专著、通俗读物及有关资料近二十部,其中,特别是一些义和团运动资料的整理出版,给义和团运动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国内各种报  相似文献   

17.
直隶是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之一和活动中心。当时的直隶总督裕禄对义和团运动的政策,以大沽之战为界,前后有很大的差异。前期他对义和团运动以剿为主;后期则实行招抚政策。裕禄对义和团的这种政策是由清廷、列强以及义和团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通过对这些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义和团运动和裕禄其人。  相似文献   

18.
1.北京条约结束义和团起义9月7日。今天,中国同12个国家签署《北京条约》。正式结束了义和团运动。  相似文献   

19.
甲午战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由于东北遭受帝国主义特别是沙俄帝国主义的侵略尤为深重,1900年春,在山东、直隶义和团运动的推动下,东北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投入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洪流。在运动发展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先后以义和团、忠义军、六合拳为中坚,前赴后继,誓死如归,对帝国主义和腐败卖国的清政府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20.
在义和团时期,清政府政出多门,政策多变,使绅士们无所适从。他们与地方官合作,充当团首,做义和团和州县官的桥梁,保护了州县官,州县官也保护了他们。也有一些绅士参加过激行动,被时代所淘汰。他们的活动涉及社会方方面面,斗争激烈而复杂,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