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烛光]大千世界,变化无穷,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发生着许多事情,而且有些事情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如何把这些事情很好地记录下来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如何写好记事类的习作吧!记事类习作是小学阶段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写人离不开事,写活动离不开事,写日记、写读后感等都离不开事。因此写好记事类的文章可以说是写好其他类习作的基础。如何写好记事类的习作,首先要学会捕捉,善于发现,从自己身边寻找材料,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其次要真实地记叙事件的过程写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反映出真情实感。这可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哟!除此以…  相似文献   

2.
阅读类型——科普类。小编提醒——《到火星上去种草》特别适合四、五、六年级同学阅读、思考。作文启发——留心生活,留意身边的小观察小问题小发现,学会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找到答案和解决的办法,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惊喜,生活里到处都有奇思妙想。我们也可以写出像《吹不灭的蜡烛》《可乐并不可乐》《点不着的纸条》等这—类科普小作文。  相似文献   

3.
诵读,作为一种有声的阅读方法,其最终目的仍在于领悟文本的内涵,学会鉴赏文本。和其它阅读方式不同的是,诵读必须通过声音、口吻、神情、体态共同作用于文本,方能声情并茂地表达文本。出彩的诵读,同时熏陶了诵者和听者,使处于同一纸平面上的看似简单的文字,在刹那间展现出立体化的美妙空间和形象画面,掀起情感的波澜,比起无声阅读,更能传达文本震撼人心的感染力,更宜引入共鸣。体验文本的情感张弛和微妙的心理变化,感受投入表达文本的愉悦。因此,指导学生规范诵读,反复诵读中一步一步感知文本,领悟文本,进而达到鉴赏文本的目的,文本鉴赏才会…  相似文献   

4.
美术是一门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并充满着浓厚艺术气息的课程,美术源于生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要用心观察和领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皆有美。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领悟美的独特价值,并从学以致用的角度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促使学生学会认识身边的美、欣赏身边的美。生活与美术融为一体,生活是美术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土壤,为此,美术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通过引入生活元素,让课堂在生活中进行并且回归生活,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从而构建别样精彩的小学美术课堂。  相似文献   

5.
作文碰碰车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发生一些小事,但这些小事中往往蕴藏着“不小”的意义。如果我们善于发现那些“不小”的意义,并在文章中来上“画龙点睛”的精彩一笔,那小事就一定会显得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6.
阅读英语文章时,常常会遇到很多障碍,生词往往是影响顺利阅读的阅读主要障碍之一。有些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遇到生词时,习惯于查词汇表或查字典,从中查找词义。查词汇表、查字典或请教别人是解决生词障碍的办法。但不是唯一的办法。还应该掌握扫除生词障碍方面的技能与技巧。一、略过那些不重要的生词即使文章中有些不认识的词,但这些生词对于理解全篇文章并不重要,我们仍然可以看懂文章的内容。如果能学会在阅读过程中略过那些不重要的生词,而不是常常停下来请教别人或是查字  相似文献   

7.
生活和阅读是写作的主要源泉,生活来自学生的直接体验,但它是有限的,阅读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间接生活空间,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积累不曾有过的生活体验,积累不曾有过的生活感受,并可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积累生活:生活之所以是我们写作的主要源泉,是因为生活的丰富多彩,生活的千变万化。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文不是没有东西可写,而是缺少发现生活的慧眼、感受生活的心灵。阅读中让学生由此及彼谈感想,谈发现,谈生活中类似的事件,扩展了学生的视野,重现了真实的生…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第二学段的阅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是阅读的主要任务,主要解决的是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受教育者是活生生的人,语文学科特征决定,在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因为学会阅读需要体验,学会生活也需要体验,学会做人更需要体验.……  相似文献   

10.
教会学生阅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入手,述及了复读摘录法、交流领悟法、朗读体验法,以使学生学会读书,并能将阅读引向创造的过程转变。  相似文献   

11.
优秀的作品往往是作者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和独到深刻的生活感悟的结晶。因此 ,高质量的阅读活动需要阅读主体的生活体验和生命激情的充分投入。解读一篇作品 ,我们所要了解的不仅是作品写了什么 ,或怎样写的 ,更重要的是透过文章语言的表层形式 ,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与认识 ,挖掘作品的言外之意 ,领悟作品的深层内涵 ,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从这个意义上说 ,阅读是对作品的艺术再创造 ,带有阅读主体的个性色彩。同样读一篇作品 ,学生和教师的阅读感受很可能迥然有别。教师一眼带过的地方 ,在学生看来 ,或许就有若干个疑点和难点 ;教师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2.
诵读,作为一种有声的阅读方法,其最终目的仍在于领悟本的内涵,学会鉴赏本。和其它阅读方式不同的是,诵读必须通过声音、口吻、神情、体态共同作用于本,方能声情并茂地表达本。出彩的诵读,同时熏陶了诵和听,使处于同一纸平面上的看似简单的字。在刹那间展现出立体化的美妙空间和形象画面。掀起情感的波澜,比起无声阅读。更能传达本震撼人心的感染力,更宜引入共鸣。体验本的情感张弛和微妙的心理变化,感受投入表达本的愉悦。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受教育是活生生的人,语学科特征决定,在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因为学会阅读需要体验,学会生活也需要体验,学会做人更需要体验。  相似文献   

14.
“傻”学生     
我们对学生的姿态低些,再低些。是为了走得更踏实、用心对待每个学生.你会发现像花儿般纯洁的心灵就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15.
生活,是人类所从事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它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等。这些"生活"也就共同构成了我们思想政治课必修模块的主要内容。纵观思想政治课这四大必修模块,我们发现无论是从模块名称还是从模块的实质内容来看,都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也要以学生以往的生活体验和将要面对的生活为基础,积极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观察、学会生活,进而引领学生更美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16.
预习是培养阅读能力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一环,因此学会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介绍几种语文课预习方法,供同学们参考。1.阅读法就是通过朗读或默读等方式,了解文章的内容,摸清文章的思路,体验作者的情感,领悟写作的意图。这种方法强调读者的直观感觉和内心体验,有利于增强语感。例如:预习《大堰河——我的保姆》,就可以采用朗读法。通过朗读我们可直接感受到那诗行里流淌着奔涌的激情,体验到诗人对大堰河的热爱,怀念和赞美的  相似文献   

17.
姚彩梅 《教师》2008,(4):37-39
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和养成语言积累习惯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学会阅读包括:领会文章主旨,体味作者情感,品评鉴赏佳句,积极质疑辨惑等。学会表达包括:发表阅读体验,讲述内心情感,记录生活感悟,得体地与人交流等。此外初中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还需要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有老师问,文章写得好的学生一般有哪些特征。问得很有意思。在一个新班,只要安排一两次作文或随笔,教师便能很快地发现那些所谓的“写作尖子”。这些学生读书涉猎广泛,文学阅读超出一般教学要求;他们富有生活情调,同时很留心身边的人和事;他们的交游面未必很广,但是交流的质量很高,这些学生往往都有无话不谈的二三知己——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精神和意志上比一般人具有独立性,往往有许多自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9.
阅读理解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侧重点。其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领悟文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成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  相似文献   

20.
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学会自己思考,但如何实现,每家都有自己的困惑。我一直坚持的做法是:抓住生活中具体的小事,多角度或层层深入地引导孩子思考。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把孩子的生活体验与他的阅读体验结合起来,那么孩子在生活中就能更深入理解从阅读中获得的那些感悟,从而逐渐形成深入思考、多角度思考的意识,他的心也会飞得更高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