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上古汉语的"V+OT+于+OR"句式是与格句式;现代汉语双宾句式和与格句式共存的格局是上古汉语特征的继承.自先秦时期,汉语双及物句式由次要宾语型双宾句式和间接宾语型与格句式构成的混合型发展为由混合型双宾句式和闻接宾语型与格句式构成的新的混合型;"V1V2+OROT"和"V1+OT+V2+OR"两句式并无发生学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古时期是汉语宾语前置句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段,通过对《后汉书》进行穷尽调查以及与相关文献比较研究,大致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汉语宾语前置不同句式之间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二是各句式内部的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三是《后汉书》中出现的特殊宾语前置句式,一部分特殊句例是模仿时出现的偏差,反映作者使用这些句式已经没有口语的支撑;另一部分特殊用例则反映了宾语前置句式在此期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汉语兼语式与英语复合宾语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个方面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兼语式与英语复合宾语句进行了比较:两种句式中的动词;汉语兼语式中的兼语与英语复合宾语句中的宾语;汉语中兼语的谓语与英语中宾语的补语。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口语引出实验,探讨汉语口语中移位动词的句式类型及使用情况。研究共发现9种不同句式,其中4种为图形宾语,3种为背景宾语,还有两种特殊的准双宾语句式。实验还发现图形宾语句使用范围更广,且使用频率远高于背景宾语句式。这些结果说明说汉语使用者在口语中倾向于使用图像框架来编码移位事件。  相似文献   

5.
古今汉语的双宾语句式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双宾语句式中的两个宾语都放在动词的后面,一前一后,紧紧相连。例如“遗赵王书”(《史记·廉蔺列传》)、“给他录音机”是双宾语句。如果说成“以书遗赵王”、“遗赵王以书”、“把录音机给他”,就不是双宾语句了。第二,双宾语句的两个宾语在结构上不发生直接组合关系,而都同支配它们的谓语动词发生联系,其联系又有直接间接的不同——其中一个宾语是谓语动词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内容,可以称之为直接宾语;另一个宾语是和谓语动词动作行为发生间接关系的对象,可以称之为间接宾语。例如“遗赵王书”中,“书”是“遗”的直接内容,“赵王”是与  相似文献   

6.
<正>所谓"把"字句就是句子中的谓语由带把字的词句连接动词来充当,它是现代汉语文学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也就是由"把"构成的句式,是汉语中的一种主动式动词谓语句。这种句式又称为"处置式",因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宾语作出了"处置"。例如,使其位置或状态改变。基本的结构为:主语+"把"+宾语+动作。在现代汉语中,宾语一般放  相似文献   

7.
双宾句异说     
汉语的双宾句式,从理论认识,到分类划界,目前国内尚无统一认识,但若干年来研究的人不多,差异仍存在,具体体现在各类教科书中。因此,有必要加以探讨。我以为,对句式分析,都应把其深层的主体意识与表层结构形式结合起来看,不能光从形式结构上立论。按此观点,汉语的双宾句应是指:一个谓语动词能于其后带上两个没有结构关系的宾语,而形成两个同谓并列存在的动宾关系。由此看来,汉语双宾句只有表给予、传播和称谓之类。  相似文献   

8.
给予类动词带双宾语加谓词句式的句型归属和命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予类动词带双宾语加谓词句式是现代汉语中很有特色、却很少受到关注的一种句式。有人把它叫“兼语句”,认为句中的两个宾语有一个是兼语;有人把它叫“双兼语句”,认为句中的两个宾语都是兼语。我们认为这种句式在句型分类上应该属于兼语句,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兼语句,因此命名为“双宾兼语句”更合适。双宾兼语句只有一个兼语成分,这个兼语有时是直接宾语,有时是间接宾语,但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不能同时作兼语。因此把这种旬式笼统地叫做“兼语句”不能反映它与一般兼语句的区别,把它认定为“双兼语句”,又混淆了句法结构中显性语法关系和隐性语法关系的界限,二者都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9.
“把”字句是汉语最常见的句式之一,其结构和语义蕴含十分复杂,近年来,关于“把”字句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我们至今仍然还不能说认清了它的全貌。“把”字句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维语的SOV句是最常见的句式之一,S为主语,O为动词谓语的宾语,V为动词谓语。由于维语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动词谓语与主语之间有较严格的一致关系,土语的人称决定着谓语的人称形式;动词谓语对其宾语也有较强的支配关系,宾语必须以一种格的形式(通常是宾格)与之搭配。所以S、O、V三者互相制约、互相…  相似文献   

10.
语序是汉语最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汉语的基本语序是SVO。介词标记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在句法功能上起介引功能、衔接功能、构句功能等。而有些典型介词标记的使用可以改变汉语语序的格局,介词标记"把"、"被"等可以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使句式格局发生变化,这种句式的突出特点是:一是使施事和受事置于动词前;二是句式往往突出动作的结果。说话者选用介词标记是有动因的,要求介词标记不仅要与句式语义相匹配,还要与语境相匹配。从句式结构上可以看出介词标记与句子其他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这些成分的组合是有规律的,从认知角度探讨这些成分的组合规律,对外国人学习以介词为标记的句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归纳目前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特殊矛盾及其他学科研究对象的特征,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以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观点,并从四个角度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2.
汉语双宾句中的主语为定指致事,间宾为定指与/夺事,而直宾为无定指存事。双宾句中三个论元的语义蕴含(题元角色)与其语音形式(格位)、句法结构(语类性质)都有匹配关系:致事主语承载主格、与/夺事间宾承载与格,二者都只能为定指短语DP;而存事直宾承载部分格,只能为具有数量修饰语的QP。基于文献中对名词短语的论述以及母语者的语言直觉,这种匹配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兑现自然语言优化简约的最简理念。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主客体问题的探讨长期达不成共识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者在方法论运用上存在偏差。应该紧紧把握住教学的实践本质,用实践的观点对教学主客体问题进行分析。“师生共同体”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素质结构及发展水平”是教学活动的客体。  相似文献   

14.
"大美"是由庄子提出的一个原创性美学范畴,崇尚"大美"是庄子美学思想的突出表征;崇高则是西方美学与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庄子"大美"思想与西方的崇高在内涵、特征、审美对象、审美主客体关系等方面有着众多的异同性。  相似文献   

15.
审美主体从"观物取象"到比兴思维下的物我交融,直至在审美活动中获得情感满足的心理过程,体现了审美意象生成的动态性。审美主体的情感因物而兴,同时又以物为寄托。比兴思维与想象是主体在审美意象生成过程中实现物我交融的方式。审美主体在"观"和"取"中的心理倾向体现了审美意象动态生成的必然属性。无论是基于物我关系的创构,还是随着主体生命活动而不断变化,抑或是在历史文化中发展,都表明审美意象不是预成的,而是动态生成的。  相似文献   

16.
名词的空间性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形态语言常以数的形态变化表现出来,现代汉语以量词形式表现出来,不同的量词显示出名词空间性的强弱差别。句法位置对名词的空间性有重要影响,主语句法位置能够充分地保持名词的空间性,事例句的宾语位置会强化名词空间性,事类句的宾语位置削弱名词的空间性。定语句法位置名词空间性的强弱与定语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考察国内有关认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客体的种类及其本质规定性作出了尝试性探讨,认为容体不等于物质或客观实在,有人化客体和意向客体两大类,前者是进入了主体活动结构中的、兼有主客二重性的对象,后者是主体并未现实地接触到的、只在意识中设想的潜在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认识论角度对人权教育主客体进行了深入分析,阐明人权教育主体的广泛性、复合性、社会性,客体的抽象性、多样性,主客体之间的渗透性、统一性;同时剖析了人权教育主体的外在社会构成和内在意识结构、客体的外在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经过对古代汉语某些状语的语义指向进行探讨,发现某些名词状语的语义可以指向主语和宾语,“皆”类副词状语的语义可以指向主语、宾语、兼语、补语和其它状语,“不”类副词状语的语义可以指向状语和补语;从而发现古代汉语的状语不只限于修饰、限制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它还与主语、宾语、补语及其状语等发生语法意义关系,而且它的意义也不全是向心的,说明向心结构和传统状语理论的局限性,有必要重新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教学交往实践:现代教学的本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交往实践是时代哲学的主题,教学交往实践具有教学主体多极性、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对立统一性、师生主体与自身客体对立统一性、社体性与教学主体间性对立统一性等特征。现代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学交往实践,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交往和教学本质观,对现代教学理论建设和教学实践的发展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