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契尼歌剧的创作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契尼是19世纪西方真实主义歌剧巨匠之一。其一生创作了12部歌剧,他擅于从最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平民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文章以普契尼的歌剧创作历程为主线,探究普契尼歌剧创作的真实主义倾向、富有抒情性及美感的音乐旋律、东方音乐元素的成功运用以及独特的唱段形式等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2.
19世纪在意大利歌剧经历了持久的危机和社会政治最混乱的时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歌剧作家罗西尼,对意大利的歌剧进行大胆的改革,他在歌剧中加入爱国主义精神,为意大利的歌剧注入新的活力.他的风格影响了大批同时代以及后来的歌剧创作者.在浪漫主义歌剧的基础上,20世纪初期的意大利出现了真实主义歌剧.歌剧以简单的故事揭示了下层人物的思想,充分体现了歌剧的社会价值所在.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作家普契尼继承了意大利歌剧的优秀传统,并将真实主义歌剧发挥到了极致.塑造了大批歌剧舞台上闪闪发光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普契尼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意大利杰出的作曲家,他创作的歌剧作品,不仅坚持了意大利歌剧的优秀传统,而且也是真实主义歌剧的主要代表。歌剧《图兰朵》为普契尼的代表作品之一,《图兰朵》作为意大利传统音乐文化与新时期音乐文化有机结合的新产物,在戏剧效果与音乐效果上达到了完美融合,在该部作品创作方面实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本文就以普契尼较为鲜明的异国情调歌剧作品《图兰朵》为例,通过创作背景、人物特点、和演唱技巧等几方面对歌剧中女高音声部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歌剧《丑角》托尼奥的咏叹调"原谅,原谅"充满了戏剧性与浪漫色彩,作为真实主义歌剧典范的经典唱段,无论是作为比赛曲目或是音乐会形式的演唱,都是极其出彩的,其中诸如速度、力度、语气及歌唱情绪等如何精确把握是格外重要的。本文将立足于该作品,以笔者参赛获奖为例,逐个分析演唱该作品应注意的细节。  相似文献   

5.
普契尼认为"歌剧的基础是题材及处理",主张取材于现实生活,展现小人物的情感生活;普契尼整体的审美意念和风格倾向都基本属于后浪漫主义范畴,打破了古典意大利歌剧的传统模式,将音乐与戏剧完全融合,贯穿发展;根深蒂固的悲剧主义人生观,决定了他笔下的女性大多以悲剧命运为主,作品中缠绵的女性气质和抒情性特质共同构成了普契尼歌剧的独特艺术魅力;普契尼式歌剧包涵着浓郁、丰富的异国音乐元素.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歌剧是我国音乐文化板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基于我国民族元素与西方歌剧传统的融合进而打造的具有中国独特韵味饱含中国民族特色的歌剧。《运河谣》正是融合了中国民族文化中的戏曲、民歌、民俗等创作而出的表现民族气质的中国民族歌剧代表作之一。本文从作品音乐内容、音乐美学的角度对《运河谣》这部作品做简要分析,以期大众能对这部作品带来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是一次有着划时代意义的音乐变革。从形式上说,他批判性地继承了意大利正歌剧的形式,并将其在自己手中达到完美和终结,可以说他赋予了这种已濒临死亡的艺术形式以新的生命。但就其作品所表现出的启蒙主义的思想内涵和严谨简朴的音乐风格来看。他的歌剧是完全属于新时代,属于古典主义时期的杰作。  相似文献   

8.
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是一部世界级的经典创作,这部歌剧中的人物形象是丰富而饱满的,音乐创造是极其成功的,其中蕴含的真实主义思想也是很有特色的。这部歌剧的艺术内涵丰富,艺术震撼力很强,是作者一生最成功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歌剧一种以歌唱为主,并综合以器乐、诗歌、舞蹈等艺术为一体的戏剧形式,称歌剧.歌剧是西洋音乐舞台上最重要的综合艺术形式.中国宋元以来形成的各种戏曲,也有歌剧的性质.五四以后特别是延安时期,音乐工作者开始尝试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方式来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  相似文献   

10.
真实主义歌剧是反映社会现状的艺术工具,为了歌剧的创新发展,针对现阶段真实主义歌剧的表演,以《游吟诗人》为例,研究真实主义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的特征.此次研究根据女性人物行动素模式,利用人物发展脉案,提取人物的戏剧动线,通过分析演唱方式,明确女主角、女配角以及其他女性角色的人物形象特征,得出人物形象特征之间的关系,为丰...  相似文献   

11.
音乐家柴科夫斯基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创作思想及其作品带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及民族精神。《奥涅金》是柴科夫斯基歌剧类作品中的杰作,同时也是俄罗斯歌剧史中的一块瑰宝,它既是俄国音乐在世界音乐中价值的体现,也是柴科夫斯基本人歌剧审美特点的总结。  相似文献   

12.
歌剧作为以音乐为核心要素的整体性雅俗共赏艺术,源自于音乐而来,随着音乐的发展,逐渐演变的戏剧舞台表演艺术。在西方,莫扎特在歌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人们留下了丰富多彩并且独具魅力的歌剧作品,他的作品给世界歌剧的演变带来了巨大的贡献。这里就浅析以莫扎特的歌剧为中心,来探索一下他的歌剧创作以及独具特色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3.
真实主义歌剧于十九世纪末期登上歌剧舞台,在整个欧洲歌剧史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本文从真实主义歌剧的剧本、重唱与合唱、器乐曲及唱法四个方面阐述了真实主义歌剧的独特的音乐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歌剧《巫山神女》是我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市成立之初,由重庆市歌剧院、重庆交响乐团联袂创作的大型音乐歌剧.这部歌剧讲述了三峡水岸上的浪漫神话故事,以中西音乐结合的方式塑造了典型的音乐歌剧形象,突出新颖的创作表达方式,为人们陈述了一幕幕挥泪的爱情与大义的故事.本文基于歌剧《巫山神女》创作资料,对其艺术形式、艺术内容进行赏析,并且主要探索了歌剧女主人公九妹一角的艺术内涵,以此丰富对重庆歌剧艺术创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理查德·瓦格纳是十九世纪重要的歌剧作曲家和理论家。他掀起了音乐史上第三次歌剧领域的争论,他一生主要致力于歌剧的改革与实践。他的音乐突破一切传统。以《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部作品为例,其中的"主导动机"、"半音化体系"也为后来勋伯格极端的无调性主义做了铺垫。关于瓦格纳,我们可以说得太多太多,下面重点来谈谈瓦格纳与他的歌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歌剧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戏曲和民间音乐的诸多艺术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古典音乐、古典歌剧和古典戏剧的优秀音乐成果,不断融会发展,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型中国歌剧。歌剧创作在不断的探索中得到发展,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尤其是歌剧中优秀的女高音咏叹调唱段更是脍炙人口、久唱不衰。当年那种"人人争唱洪湖水、处处都闻红梅赞"的盛况至今还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底。女高音咏叹调在歌剧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歌剧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歌剧是20世纪中西音乐文化交融的产物。中国的音乐家们在接受西方音乐文化观念的同时,对西方歌剧这种体裁形式结合中国国情和民族审美习惯开始进行大胆尝试。本文从中国歌剧的启蒙开创、曲折发展、突破及进一步发展等几个阶段,揭示中国歌剧发展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18.
民族音乐是在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由各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通过长期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一定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对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歌剧的发展与西方歌剧息息相关,自西方歌剧引进以来,我国对于歌剧这一崭新的剧种引起了广泛重视,民族歌剧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均得到了传承及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立的音乐体系。民族歌剧涉及内容相对较多,尤其是与我国戏曲紧密相连。本文将对民族歌剧与戏曲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此促进民族歌剧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丑角》是雷昂卡瓦罗继《乡村骑士》之后所创作的最为典型同时也最为成功的一部倡导真实主义题材的歌剧。本文主要从该歌剧的音乐表现以及艺术特征两方面内容入手,分析了作者在创作方面的独具匠心之处。  相似文献   

20.
歌剧<托斯卡>中女性人物有着美若天仙、多疑善妒、思想单纯、用情专一和命运坎坷等特点,具有普契尼歌剧中女性人物的共性.咏叹调将托斯卡内心的极度矛盾和求告无门的绝望作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具有强烈的戏剧感染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从真实主义创作角度出发,以抒情和浪漫气质的音乐,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