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民族独特的艺术文化形式,舞蹈的发展、演绎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藏族舞蹈起源于高原,是藏族人民勤劳勇敢、对抗自然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民族有各自不同的文化,一个民族语言能够反映本民族的文化.以藏语为母语的藏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受到藏、英两种文化差异的影响。本文归纳了藏、英两种文化的差异,分析了藏族学生在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下英语学习的特点,并针对藏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母亲》是由张继刚编导,藏族舞蹈家卓玛表演的藏族舞蹈。藏族舞蹈是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一个分支,属于一个区域性的舞种。将藏族舞蹈《母亲》系统引入高校舞蹈课堂进行尝试性的教学,突出了学校舞蹈教学的民族特色,使学生在学习藏族舞蹈文化的同时了解藏族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4.
藏族舞蹈是西藏人民生活的缩影,是藏族近5000年历史发展的文化沉积。藏族舞蹈所特有的审美特征与舞蹈特点是西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探讨藏族舞蹈的风格特.量及其在表演中的把握是继承优秀藏族舞蹈艺术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上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藏族人民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生活的条件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舞蹈形式。藏族地区被誉为“歌舞的海洋”,繁花似锦的的藏族舞蹈,通过对藏族民间舞蹈风格与特点的深入细致地研究,探讨各藏区舞蹈的异同点,把握古老民族的基本审美特征,挖掘藏族舞蹈特有的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使我们既能更好地表演好藏族舞蹈,又能使其与时代合拍,为社会精神文明服务,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6.
查贝 《现代企业教育》2008,(24):141-142
藏族历史悠久,居住区域广阔,由于受古代唐、南昭、西域文化以及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劳动生产、风俗习惯的差异,民间舞蹈形式极为丰富多彩,风格韵味各有不同。藏族民间舞蹈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融合而成的舞蹈艺术形式,其风格特点体现在舞蹈形象的动作刻画上,表现在伴唱曲调的旋律特征和歌词上,又因农区、牧区、林区、半农半牧区之不同,而增添了地域的文化色彩。舞蹈《弦歌悠悠》从藏族舞蹈风格特征、藏族舞蹈动作特征、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等方面给了我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7.
甘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了丰富而优秀的藏民族文化,如色彩艳丽、样式独特的藏族服饰;优美绚丽的藏族舞蹈;璀璨的热贡唐卡艺术等,本着传承和发扬这些文化,通过《甘南藏族本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艺术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课题研究,增强幼儿对本土民族文化的了解,促进幼儿审美、表现美、创造美等能力,引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相似文献   

8.
嘉戎藏族是藏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各地区的礼仪文化基本相同,也有一些差异。藏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民风纯朴、礼让谦恭、尊老爱幼、诚信无欺是其自古传下来的纯良礼俗。礼仪在藏民族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其形式多种多样。本文把嘉戎藏放民间礼仪中的礼节文化描述出来,让更多的人从一个侧面了解嘉戎藏民族的礼仪文化。从而促进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建设,让伟大的祖国在和谐之中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淼 《华章》2012,(26)
我国56个民族拥有着厚重的民族文化,而舞蹈艺术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承载着发展、弘扬民族文化的艰巨使命.藏族舞蹈教学始终作为“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一大训练体例,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训练意义.本人旨在通过藏族舞蹈“屈伸”这一动作,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剖析藏族舞蹈中“屈伸”的重要性,也借此呼吁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基础训练在整体教学过程中不可撼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逻辑推理方法,对锅庄、藏族锅庄、羌族锅庄、藏羌锅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和分析,认为藏羌锅庄是一种流行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一种参与性很强的大众化集体性民间民族体育舞蹈,它横跨体育、艺术和教育三大领域,融体育、舞蹈、音乐于一体,是一种民族特点浓厚、乡土气息浓郁的藏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舞蹈多元化的发展,民族舞蹈的形态和风格多种多样,很多少数民族的舞蹈在人们的视野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藏族舞蹈具有浓厚的藏族文化气息,让人领略与众不同的藏族风俗、民俗。本文将从文化特性和艺术价值两个方面对藏族舞蹈进行略探。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对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民族有各自不同的文化,作为文化载体的不同的语言,在传达文化信息的表现方式上必然不同。因此,以藏语为母语的藏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受到藏、英两种文化差异的影响。本文通过试比较藏、英两种文化的差异,探讨和研究藏族学生在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下英语学习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因为内地西藏班(校)生源的特殊性,藏族学生从雪域高原来到内地求学,怎样在另一种文化环境中学习、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藏族作为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非遗舞蹈的传承无疑是有效的途径,随着对本民族非遗舞蹈的认识加深,藏族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倍增的同时,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4.
汪阳 《华章》2011,(28)
我国少数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的不同,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特征的民族舞蹈.多彩多姿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世代生息演进,流传至今,被誉为“世界宝藏中的瑰丽之花”.本文仅以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等民族舞蹈为例,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作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藏族舞蹈中,膝部关节的屈伸自始至终贯穿着近千种不同的藏族舞蹈动作中,由屈伸动律变化而形成的各种舞蹈动作韵律使藏族舞蹈增加了无限的魅力,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是藏族舞蹈的根。形成屈伸动律是重要因素是1、藏族作为游牧民族喜欢住在高山上逐水草而迁移居,因此上山、下山是藏人生活中最普遍的行进路线,面对险恶的山路,崎岖陡峭的山崖行走,膝部关节的运动比较发达,在山路高低时,行进快慢中,无意的增强和加大了膝部关节的控制力和柔韧性。2、世界屋脊地高气薄、非常寒冷,因此藏民族喜欢穿羊皮、虎皮、豹皮制成的长袍来抵御寒流,因此藏族服装成为中国少数民族中最厚重的一种服饰,而这些宽大的服装和厚重装饰形成很大的重力。压迫着膝部关节,并不由得需要双膝来支撑并调节重力,因此环境和服饰是形成藏族舞蹈核心动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董旸 《考试周刊》2010,(29):48-48
舞蹈是一种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的一种轨迹,是民族思想感情、宗教信仰、劳动生产、经济发展、审美观念、民风民俗等各方面精华的凝聚,是民族精神的一种表现。世代生活在我国西部雪域高原上的藏族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藏族舞蹈,则是藏族传统文化中一朵鲜艳的奇葩。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探讨了藏族人民的美学理想,研究了藏族类传统舞蹈的神韵、姿态、动作、节奏。藏族人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并吸收外来的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藏族舞蹈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吸收印度佛教文化,同时以民族审美的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使舞蹈艺术更好的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音乐圈舞是白马藏族祭祀、娱乐、庆典中的一种古老歌舞形式,其依托火民俗活动与火圈舞歌舞共同构成了白马藏族独特的圈舞文化体系,至今保留着氐羌民族圈舞最为古老的文化遗迹。随着时代发展,白马藏族音乐圈舞从表演形式、圈舞形制、歌曲数量、舞蹈动作、文化功能等多方面不可逆转地出现了流变。研究对白马藏族音乐圈舞的传统类型、艺术形态以及流变轨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千百年来藏民族生活在有着独特自然环境及饮食结构的地区,茶一直是藏民族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其饮茶习俗及茶文化现象与内地汉民族有着很大的区别。本文说明了藏族荼文化经古代汉藏民族交往而传播到藏区且结合藏族文化,经过选择、吸收与整合形成的藏族茶文化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0.
千百年来藏民族生活在有着独特自然环境及饮食结构的地区,茶一直是藏民族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其饮茶习俗及茶文化现象与内地汉民族有着很大的区别。本文说明了藏族荼文化经古代汉藏民族交往而传播到藏区且结合藏族文化,经过选择、吸收与整合形成的藏族茶文化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