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花调"是山西省左权民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民歌之一,其曲调简短精干,曲式上下呼应,大多是即兴创作。大体由上下两个句子构成,2006年,"开花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本文从歌曲《桃花红,杏花白》、《会哥哥》《有了心思慢慢来》对其进行作品分析和演唱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左权,开花调始终引导着左权传统乡土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本文首先从左权民歌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通过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从而认识到开花调的独特性。其次从开花调的艺术形式来进行探究。开花调在传唱的过程中,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完善,已经成为左权的一朵奇葩,并在2006年,它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左权素有"歌舞之乡"之称。左权小花戏和左权民歌可以说是左权的一对姊妹花、并蒂莲,是最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是左权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劳苦大众生活的真实写照。其题材广泛,内容深刻,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并以不同的方式,形象生动的再现了农民的真实生活,反映了他们的心理、感情、意志和愿望。成为了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一颗绚丽的瑰宝。她深深地扎根在左权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成为了左权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太行奶娘》是一部取材自太行山革命老区妇女的真实事迹,并通过山西左权当地方言演绎,结合"开花调"艺术形式改编而成的大型花戏歌舞剧。这部剧通过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打破了地方剧种与观众交流的障碍,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热烈反响。结合该剧台词、道具、音乐、舞美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手法,对其所达到的艺术成就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西北这一特定地域汉族山歌的风格特点及其形成背景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认为西北汉族山歌仍属劳动人民在野外即兴编创的歌曲,其主要歌种如内蒙的爬山调、山西的山曲、开花调,陕西的信天游和甘肃、青海、宁夏的花儿等,虽各有差异,但其总体风格具有音调高亢,曲调悠长,短小精悍,表情鲜明,单段音乐、多段歌词的特点。反映了这一地区复杂的生活历程和丰厚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6.
《太行奶娘》是一部取材自太行山革命老区妇女的真实事迹,并通过山西左权当地方言演绎,结合"开花调"艺术形式改编而成的大型花戏歌舞剧。这部剧通过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打破了地方剧种与观众交流的障碍,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热烈反响。结合该剧台词、道具、音乐、舞美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手法,对其所达到的艺术成就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7.
甘肃河西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特色风情的民俗文化,也传承和发展了流传于这一地区别具风格的民歌,本文从河西小调的题材、调式调性、旋律特征、歌词及节奏特征等方面初探河西小调的艺术特色.河西小调中所传承的优秀文化是甘肃民歌中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别具魅力的璀璨瑰宝.  相似文献   

8.
洮州"花儿"是流行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临潭县、卓尼县及其周围一些地区的一种民歌。它被广大群众口头传唱,扎根在人民生活的土地上,是经汉、藏、回、土等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文化活动中创造培育的高亢、奔放、具有浓郁山野气息、地方性鲜明的民间山歌。它的歌词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色彩,这正是少数民族语言对洮州"花儿"歌词的多方面影响,也因此形成了洮岷"花儿"多元化的语言风格特色。通过分析洮州"花儿"歌词与洮州方言的关系以及归纳总结歌词中的衬词、修辞等艺术表现形式,进一步探究民族民间文化,从而使其更好地保存、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9.
洮州"花儿"是流行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临潭县、卓尼县及其周围一些地区的一种民歌。它被广大群众口头传唱,扎根在人民生活的土地上,是经汉、藏、回、土等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文化活动中创造培育的高亢、奔放、具有浓郁山野气息、地方性鲜明的民间山歌。它的歌词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色彩,这正是少数民族语言对洮州"花儿"歌词的多方面影响,也因此形成了洮岷"花儿"多元化的语言风格特色。通过分析洮州"花儿"歌词与洮州方言的关系以及归纳总结歌词中的衬词、修辞等艺术表现形式,进一步探究民族民间文化,从而使其更好地保存、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0.
壮族民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其独特的音乐特色。人们在听歌曲时总是先入为主的对歌曲的旋律及歌词有比较深的印象,认为这就是歌曲有民族特色的体现。如,听到"呀拉索"衬词,立即反应出是藏族音乐,"唱山歌咧"的旋律刚起,人们则可以准确辨识出是壮族民歌。实际上,音乐的特点不仅仅体现在旋律线条及歌词上,还有其他相对隐性的特点,如结构特点、音程特点、调式特点,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以此了解壮族民歌更深层次的音乐特点。  相似文献   

11.
说到乔羽老先生的词,其同的故事 一抓一箩筐。最有趣的当数《难忘今 宵》。乔老说,当年写作这首歌词,前后 用了两小时。那是1984年,在中央电视 台春节联欢晚会排练现场,当时总导演 黄一鹤突然觉得缺少一首与整台晚会 相映衬的歌曲,于是匆匆地来到乔羽办 公室,开口便直接要歌词,"你马上给我 写首歌词,春节晚会上要用。"乔羽当时  相似文献   

12.
<正>重读《红星照耀中国》时,看到这样一个情节:当斯诺到达宁夏时,彭德怀、聂荣臻和左权在一个场院上为他举行了欢迎大会。彭德怀、聂荣臻我们都知道,他们都位列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中。那么左权呢?既有能与彭德怀、聂荣臻等人相提并论的资格,为何在共和国"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名录里不见其踪迹?这  相似文献   

13.
自谭达人提出"精细"后,对于其是否成格有很大争议。我们认为"精细"符合辞格成立的三个基本要素,理应成格,而且应该形成其特有的定义。据调查,"精细"修辞文本的建构,早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就已经很常见了。随着时间推移及其地位的逐步确立,"精细"的划分逐渐被细化,可适用于时间、空间,也适用于人物或事物等。由于其自身的包容性和灵活性,"精细"在不同的语体中被接纳,使得表达更形象、生动,给人以真实感和幽默感。这与社会时代发展、人们心理因素影响及民族的审美倾向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作为陕北民歌信天游中最具特色的内容,"双四度"框架音普遍存在于信天游歌曲中,本文以信天游的代表性歌曲《脚夫调》为例,将视角关注于它的风格内容、"双四度"音程的音乐本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山西左权小花戏犹如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娇艳不衰的花朵,千百年来在太行山上展示出耀眼的光芒,歌、舞、戏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开朗淳朴的音乐风格,丰富多姿的肢体语言及明艳鲜活的精美服装,使得"小花戏"在这片老解放区有了生命力,它不仅在左权一带广为流传,而且也流传到全省许多地方,并在全国也产生了影响。而《打樱桃》就是其中的经典剧目,那一招一式,一扭一指,扇在说话,目在传情,轻快柔美,纤细明确,充分展示了左权"小花戏"的艺术特色与独特魅力。本论文通过对传统剧目《打樱桃》中,舞步,扇花,舞蹈意象以及舞蹈音乐等几方面的分析,来谈左权小花戏的舞蹈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绣荷包]是清代以来遍及全国的时调小曲,各地产生了诸多变体形式。通过对腔段、腔调、节奏型和歌词等音乐本体的对比并结合相关史料研究,可推断传唱于巢湖地区的[绣荷包]是道光元年(1821年)贮香主人辑《小慧集》卷12第38箫香主人小调谱第2首工尺谱所记“湖广调”[绣荷包]最为相似的变体,是迄今所见最能还原其原貌的活态传承的民歌。  相似文献   

17.
国歌趣谈     
最古老的国歌世界上最古老的国歌,其歌词作于1568年前后,曲调产生于1572年以前。它便是荷兰的国歌《威廉·凡·那验》,这首歌源于群众流传的一首歌曲《乞丐》,歌词和曲调的作者都已无可查证。世界各国国歌中,最古老的歌词是日本国歌《君之代》,歌词选自1565年  相似文献   

18.
<正>"梅"以其耐寒、早春开花等自然秉性为人们所称道,唐宋诗人留下了数百首梅花诗,他们赋予"梅"这一意象以各种各样的涵义,使"梅"摇曳生姿、光彩夺目。一、思乡、怀友的忧伤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故乡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都值得怀念。而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梅"即在其列。  相似文献   

19.
音乐艺术最自然、最早产生的要素是节奏及其韵律。客家山歌是客家方言地区的山歌,多用客家方言演唱,至今仍深受海内外客家人的喜爱。其歌词和曲调均具有鲜明的特色,而隐藏其中独特而丰富的节律美往往被人们忽视而很少被研究,其实,无论从歌词的内容、形式和曲调的节拍、节奏及曲式结构等方面,都体现了客家山歌既自由又严谨、承古风富浪漫的节律美。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最高妙处、最难以企及处是其于人生所行之中道:在人生实践中的精神追求及诗文创作的主题意蕴与艺术表现手法等许多方面他都真正做到了无过亦无不及."乐天之诚"与"忧世之志"并行不悖,"情怀激荡忧愤"与"吐属温雅蕴藉"融然为一,"品格高迈超旷"与"性情平易慈祥"共举不二,以及"平淡朴素"与"警策绮丽"妙合一体.这也许是"定位"陶渊明其人其诗价值与意义的最关键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