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看顾立春的摄影作品是一种享受。无论是新闻照片还是艺术摄影,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的脉搏在与火热的军营生活一起跳动,感受到他对军营的无限热爱。你看这场景:枪声、炮声、战车的隆隆声在山谷回响,坦克装甲车神奇般从地下冒了出来,直逼“敌”滩头阵地,几架空中战鹰一个俯冲,倾泻了一溜导弹、炸弹后,瞬间消失在天际,战场上硝烟迷漫……他着迷彩眼,一会儿左一会右,一会儿随部队冲锋,一会儿又卧倒在地上,“嚷嚷嚷嚷”几声快门跳动的声音,《冲破拦阻》《战车出击》等一张张作品定格在镜头里,独特的视角把战士的英武之气、阳刚之气…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几乎都可以毫不费力地从身边,甚至自己那里感受到瘾的存在,尽管它们的表现形式是千姿百态  相似文献   

3.
恨他可以用标准英语、普通话、闽南语和广东话,滔滔不绝喷他的傲慢与偏见的口水N小时!我恨他微博粉丝快增至四万,而且都是遍布全国滴十八岁女同邪!世上就是有这等有福气的老顽童。顶!OK,就在这里揭他疮疤吧。先要在此郑重声明:我绝对不是这老家伙的朋友,我俩多年的关系,都是建立在一个"恨"字!因为,爱可以淡化,可以变为恨,而恨是永久的!我恨他可以懒得什么都不做,可以睡一整天到自然醒,可以无忧米,可以花钱买古玩、字画、奥特曼和歌斯拉,可以不劳而获!我恨他可以用标准英语、普通话、闽南语和广东  相似文献   

4.
大凡开会,总有人念稿子.当年可不是这样的.不信,你读一读《毛泽东选集》,那里面所收的讲话稿,能让你一下子感受到会场的气氛.这是不用稿子讲话留下的痕迹. 我见过毛泽东演讲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是,在延安窑洞外面,小凳子上放着茶缸,毛泽东扳着手指头,正在一二三四地侃侃而谈.其实,老一辈革命家讲话都不兴念稿子.就说陈毅元帅吧,那简直是一个天才的演说家.凡是听过他报告的人,对他的渊博的学识、风趣的语言、豪爽的性格,都留有深刻的印象.据说有次他做报告,面前放着一张纸,人们都以为是发言稿,后来发现上面一个字也没有.陈老总的解释是:"我是怕有人说我不认真,才放上一张纸的.我自己说我想说的话,要啥子稿子嘛!"  相似文献   

5.
杨善洲是令人难忘的.时至今日,这位老人质朴的谈吐、孩童般的笑容、眼中间或一闪的凛然目光仍历历在目,清晰如昨,虽然时光已过去了6载有余.我也曾在心中反复问过自己,为什么一位仅仅有过两次短暂接触的老人,会在自己记忆中留下如刀刻般的印迹?我的回答是:他的言行曾深深地感动过我.但这似乎也不是答案的全部.现在想来,是他的精神震撼了我.他之所以令人难忘,完全源于老人身上深藏的精神特质.在他身上,我真正感受到了民族文化元素与党的优良传统的完美结合.他所达到的精神境界,让人不自觉地会顿生仰之弥高之叹,既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相似文献   

6.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有位朋友给我说了这样一番话,他说这人啊,小时都是有棱角的,进入社会以后,要先学会把这些棱角磨圆了,等自己有了资本,再把这些棱角长出来。彼时乍听了这番高论,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也很感动他这样肯教我。当天晚上睡觉,揣了个宝贝般喜悦,有些激动,有些新鲜,有些忐忑,尽琢磨自己应该去磨掉什么了。  相似文献   

7.
我自认为不算个懒人,可是这回对于费伟伟交给的作序“任务”,却真是懒得可以。从今年7月19日他把书稿交给我到今天,整整四个多月过去了,面前的稿纸还是一片空白。懒是有原因的。主要原因还是深切感受到了后生可畏。懒由畏生。费伟伟是人民日报一位富有才华的年轻记者。当我还在人民日报工作时,他刚三十出头,却已经当了十多年记者,写出过不少出色的报道,有的还受过中央领导同志的称赞,我喜欢他的写作风格,有才气,有棱角,没有那么多的八股气,所以经常在评报的时候表扬他几句。不过由于忙,没有认真对他风格的由来作过研究。这…  相似文献   

8.
从郎索双钏     
那时他刚离婚,还年轻,却觉得半辈子都耗完了。怕静却也懒得说话,每晚都和朋友出去泡吧,挑一个最爱说话的女孩子坐隔壁。十次有八次,他身边是她,第十一次,她主动说:“你开车来的吧?待会儿捎我一程。”  相似文献   

9.
“温斯顿,你是个顽固、刚愎自用、一直要挣脱老大哥慈爱怀抱的浪子,他告诉自己说.两滴渗着杜松子酒气味的眼泪滚到鼻子的两边来.但现在什么事都摆平了,斗争已经刚结束了.他已战胜了自己.他爱老大哥.”这是《1984》的结尾,也是这本书给我震动最深的一段文字,这是一个令人久久不能平息的结局,我甚至倒吸一口气,良久才慢慢舒缓呼吸.  相似文献   

10.
道德和幸福,这是两个可以无限展开,又永恒存在的话题.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说一个我们都熟悉的人. 2013年9月,湖南临湘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李国武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他以道德为人生准则,用良心做食品、用善心做公益,用爱心奉献社会、帮助他人.而他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很简单,没有小轿车,至今住着单位的老宿舍.他在帮助、给予别人的时候,感到很幸福.  相似文献   

11.
七年前,一位中国记者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毅力踏上长征之路,开始了二万五千里的徒步采访.这一惊人之举使得长征——这个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历程,在经历了整整半个世纪的沉寂之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罗开富这个名字就这样同长征连在了一起。为了不忘为了明天他让人一见如故.宽厚、热情、直率,握着他的手便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我刚落坐,还没来得及同他交谈,来找他审阅稿样、汇报工作的人接踵而来,都是一口一个“开富”、“老罗”,拾起桌子上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是站在船上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他不计自身的成功荣辱和老板的喜怒盈亏,而是为信任他的人民服务.”另一位美国著名报人约斯特说:“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光观察世界,他把每件事都看做是新鲜的、各具特点的;同时,他必须用聪明长者的眼光洞察世界,能够区分出有意义的东西和无意义的东西.”这两位报人说的,都是说报人要有新闻敏感.这里所说的新闻敏感,是记者对错综复杂社会现象的分辨、捕捉、认识、判断能力诸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是记者的特殊素质.“用眼如锥,用笔如刀”、“记者要有孩童般天真的眼睛,猎狗般敏锐的鼻子”,正是对新闻敏感的最好表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周刊:绿色信贷对节能减排会起作用吗?林伯强:肯定管用,因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机制调整。我们过去政策出了不少,但总是落不到实处,根源在于没有财务意义。你不让他痛,他才懒得理你。  相似文献   

14.
与谁共舞     
台湾的一只脚牢牢地陷在过去,一只脚正努力挣脱想走向未来;一切都很难,像流沙般,我们过了好几年。他人看台湾的处境清晰且惋惜,我们自己呢?  相似文献   

15.
近来翻阅了部分省、市报纸,发现有的报纸农村报道寥若晨星,在稀疏的“晨星”中,反映形势的又偏少。这是什么原因呢? 通过和一些同志交谈,发现一个思想障碍,就是认为“农村形势虽然好,但是农村的生产、生活、工作都很平凡,具有轰动效应的事件少。”由于存在这样的认识,也就懒得驻足农村,农村形势也就很难报道出来。作为新闻工作者,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要力求全面、辩证一些,否则就会束缚自己的手脚。对农村的“平凡”如果辩证地、全面地看,看  相似文献   

16.
《出版经济》2006,(3):29-30
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在小说中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这块土地.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草灰蛇线般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  相似文献   

17.
郭红 《声屏世界》2003,(12):56-57
“我心目中比较理想的主持人,他应该是一个年过四十岁的男人,他会更加客观、冷静,但是穿透力极强;他思想更加成熟,并且具有极大的悲悯之心;他做任何事情,都会把激情藏在心里,而状态却很平和,且每句话里都能让人感受到背后的汹涌澎湃。我喜欢这样的主持人,我希望十年后的自己就是这个样子。”——白岩松  相似文献   

18.
其实新闻这东西的确非常奇妙,一般人很难发现它的存在.这就意味着新闻记者在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上必有与众不同之处.换句话说,新闻记者是用特殊思维方法训练出来的人.刚入行时,到处问人家:你们这里有没有新闻?可是大家都回答说没有.什么是新闻呢?新闻就是大家应该知道、或者想知道却又不知道的事情.当你去问一个没有受过新闻教育或者训练的人"有没有新闻",仔细想想该叫别人怎么回答呢?假如他的确没有注意到周围有什么新的变化,那他必然是回答没有.如果他是一名科技工作者,穷尽毕生精力研究出了某项成果,而这时你去问他有没有新闻,他还是会说没有.因为他并不觉得自己的研究成果是新闻.他为此研究花了一辈子心血,这件事对他本人来说,的确不构成新闻.  相似文献   

19.
郭一娜 《中国记者》2012,(10):54-55
近来钓鱼岛问题不断升温,作为新华社驻日本记者,我做了不少调研,在调研中也有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比如说:日本政府近来不再承认钓鱼岛存在领土争议,很多高官都把"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的话挂在嘴边,但我在日常采访中感受到,这些政客们似乎并不知道何谓固有领土,也拿不出有说服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2011年,钱永刚教授将父亲钱学森珍藏的一幅国画《西湖一角》,捐赠给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70多年前的1941年春天,远在美国的钱学森收到这幅国画后,便视为珍宝,一直将其挂在自己租住的房间里,1955年回国时,他又将这幅国画带回祖国. 这幅国画的创作者是谁,他与钱学森有怎样的深厚情谊,钱学森为何一直珍藏这幅国画,这些都成了亟待解开的谜底.笔者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并采访了钱永刚教授,终于弄清这幅国画的来龙去脉.在考证、访谈过程中,我们更是深刻感受到钱学森炽热的拳拳之心、爱国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