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它和创造力有直接联系,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所以,培养学生成为创造型人材必须发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 一、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精心设计课堂的中心议题,可以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供良好的条件.因此,我努力钻研教材,结合  相似文献   

2.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角度,多方面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其特点表现为: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变通性。为了培养低年级儿童的发散性思维,在教学中,我始终抓住教材特点,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我的作法是:  相似文献   

3.
在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是开阔思路、活跃思维、沟通知识内在联系、培养创造思维的有效途径。发散思维能力的强弱,既要看发散的数量,更要看发散的质量,两者缺一不可。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以发散思维的三个特性(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人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培养流畅性和变通性,增加发散的  相似文献   

4.
王芬 《小学生》2011,(4):20-20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础。现我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发散思维培养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种方式,它对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都有着极重要的作用。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从“巧设发散点”的角度来培养发散性思维,促进创造性思维。所谓“巧设发散点”,就是...  相似文献   

6.
王军 《考试周刊》2012,(79):143-143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本质,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利用几个环节——创设历史情境,促进发散思维;设计层次问题,进行发散思维;展示特色习题,强化发散思维;布置专项作业,延伸发散思维,来进行独特的锻炼。  相似文献   

7.
孙利 《考试周刊》2011,(86):72-72
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比较常见.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性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重视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和锻炼,在思维方式中要特别地重视发散思维,这样在教与学关系处理上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以下是我对数学教学与发散思维的感想。  相似文献   

8.
张世烜 《考试周刊》2012,(44):140-140
目前,实施素质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创新教育。而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发散思维是指人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够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多个渠道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是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下面谈谈我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在写作文时,学生就不会有无话可说的烦恼了。所谓发散思维,指的是以某一事物为出发点,从多角度、多方向来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出创意,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思维方式。如我在指导习作《篮球比赛》时,注意引导学生结合亲身体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教学中展开发散思维合肥市三十二中陈懿模思维是人的智力之核心,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掌握、运用了恰当的思维方式,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利用发散思维启发学生心智的路子。所谓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指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创新思维方法是可以通过训练不断提高的,通过近几年的创新思维教学的探索,我认为训练中应力求掌握几种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一、发散性思维从思维的逻辑形式上看,发散思维是收敛思维的发展。一般的说,新思想、新方法的产生都是发散思维的结果。从发散思维特征上看,表现为思想方法单一,不能从各个方面去考虑问题,思维变通性差,不能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创造能力差,很少提出新的方法和独特的见解,从发散思维的具体形式上看,表现为数学想象能  相似文献   

12.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推想,从而产生新的设想,能达到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比如根据作文题目《假如我是_》,学生就写出了内容丰富多彩的作文。如:假如我是一朵云,会为沙漠降  相似文献   

13.
发散思维是以某问题为基点向多方向多角度自由发散思考、追求多样性解答的思维方式,它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三个基本特征。我在应用题教学中,自觉地冲破以“计算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把重心转移到发散思维的培养上来。一、抓多向性训练,冲破思维惰性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必须克服在解应用题时一条思路,一个模式、一种解法的毛病。在教学中应抓多向性——正向、逆向、背向、纵向、横向的训练。使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协调结合,交给学生思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常常把习的一题多解的发散性思维训练看作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是在发散思维的训练中,也常常出现一种忽视收敛性思维的情况.我认为,在以一题多解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注重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以及选择性的训练,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机敏性,训练他们的收敛性思维,是很重要的. 我在教学中,以典型习题的一题多解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同时,注重收敛性思维的训练.比如,在讲完“二元二次方程组”后,选择了155页13题中的15小题作为典型  相似文献   

15.
邓赛红 《湖南教育》2002,(13):50-50
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从一点向四面八方发散开去的思维。在这种思维中,某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或对某一现象有多种看法。作文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发掘题材的新意,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手托一个苹果,苹果被切了一个小洞。我要学生说出他们看到这个苹果的感想。他们觉得新奇,纷纷举手。有的说,他想到了断臂的维纳斯;有的说,没有苦难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还有的说,人无完人……于是,我在他们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启发他们思维的多向性。通过运用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16.
刘元华  舒勇 《海南教育》2013,(11):43-43
一、课堂作文训练与创造思维的培养(一)发散思维的培养所谓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这种思维能力的特点是由一点想开去,产生广泛的联想、想象。它能想到一个问题的各个部分,也可以由一个问题想到另一个问题,甚至可以想到互不相干的事物。课堂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1.作文的命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训练时,多选择一些能启发学生发散思维的作文题,如"老师,我想对你说",说什么呢?说自己的理想、前  相似文献   

17.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与创造力有着直接联系,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节。在数学教学中,我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发散性提问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发散性提问可以直接激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这种提问追求的目标不是单一的答案,而是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的独创的想法,因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更直接、更现实的意义。如:用语言叙述算式38X(125H5)。可以这样提…  相似文献   

18.
思维的积极主动性、创新性、扩展性、想象性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并进行训练与培养.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小学发散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性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他们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保持一种比较高昂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马惠军 《考试周刊》2011,(75):172-172
所谓发散思维就是指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具有开放性、独创性和变通性,基于常规而又超出常规的一种思维形式。而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直接解决综合物理问题的体现,也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物理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自觉肩负起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引导他们发散思维的重任。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下面,我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 ,正如发散思维提出者吉尔福特所说 :“正是在发散思维中 ,我们看到了创造思维最明显的标志。”因此 ,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下面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鼓励独创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有的学生有时会别出心裁地提出一些新异的想法 ,对此 ,我都满腔热情地予以鼓励 ,使他们的思维能不受约束地向各个方向发展 ,养成遇到问题爱求异思考的习惯。如解答“玩具厂生产一批儿童玩具 ,原计划每天生产 6 0件 ,7天完成任务 ,实际只用 6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