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请您帮忙”是我在“家园共育”墙报中设置的一个小栏目,它是我和家长互通信息、互相帮助的渠道之一,很受家长欢迎。“请您帮忙”的“您”包含了两层含义,既指家长,又指教师。我之所以设置这样一个栏目,是因为在每日接送孩子的时间里,家长和我都比较忙,不能长时间地交流。在这个小栏目里家长和我均可提出要求请对方帮助解决,这样便于家长及时了解我的要求,也可让我了解家长的要求和小朋友的情况。例如,当班里要求孩子带一些废旧物品布置教室,或者有一些与教育有关的事情需家长帮忙完成时,我就在“请您帮忙”上留下信息,以便家长给予配合。“三八”节来临前几天,我在“请您帮忙”中写道:“三八”节到了,孩子们将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您的爱,我已对孩子们提出了一个要求——“我让妈妈笑一笑”。请家长们帮助记录下孩子的哪些行为令你们发笑了。家长做得很认真,下面的一个片段就是一位妈妈记录的:“‘三八’节那天晚上,孩子看见他爸  相似文献   

2.
小孙子4岁了,正是爱说爱动的时候,每天一起床,就又蹦又跳地闲不住:一会儿当“黑猫警长”,一会儿当“金刚葫芦娃”,一会儿当“孙悟空”,各种各样的“武器”不离手;玩到高兴时,还要爷爷、奶奶陪着他一起玩。然而,他最喜欢做的还是给爷爷、奶奶帮忙。有时,看见奶...  相似文献   

3.
“骂”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语言和文化现象,不能简单否定,它仍典型地体现着语言的原始的情感性特质及先民语言崇拜意识。骂其实还是一种斗争方式。中国人的骂大多以“性”为主题或立论基础,体现出中国文化的某些品味。骂的曾经流行还折射某种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骂老师”本姓马,四十岁左右,顾“名”思义,便知他常常骂人。这不,他又在开骂了。  相似文献   

5.
母鸡“骂”小鸡有一首歌曲,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就会唱了。歌词是这样的:“母鸡骂小鸡,你这个笨东西!我教你唱咯咯咯,你偏要唱叽叽叽。”小时候唱这首歌只是觉得好玩,并且经常会借歌词“戏骂”同伴,不但可以偷着乐一番,而且可以明着乐。长大后,似乎逐渐悟出了其中的幽默,仅此而已。女儿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有一天回家,也唱起了这首歌,一时间勾起了我的烂漫童心,嘻嘻哈哈地和她一起又唱又闹起来。唱着闹着,我突然想逗逗她:“你看,小鸡真是个笨东西,妈妈教她半天,她还是只会唱叽叽叽!”谁知道,女儿突然停止嬉闹,很正经地说道:“母鸡才是个笨东西…  相似文献   

6.
新记《大公报》宣称其办报方针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实际上“不党”只是一种标榜,在不少重大问题上它与国民党蒋氏政权保持了一致;但由于其毕竟是商办报纸,在“不卖”,“不盲”上不无值得肯定之处.该报的办报活动情况复杂,用“小骂大帮忙”概括其办报活动、与蒋氏政权的关系,不够全面,说它倾向上矛盾很大要客观一些.  相似文献   

7.
爸爸,请别骂我“笨”!要知道,这对我是多大的打击呀! 记得您第一次骂我“笨”是我读四年级的时候。那天,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发下来,我顿时傻眼了:77分!平时从没那么差过,这次为什么这么差呢?经过仔细检查,我发现我漏做了一道题,而这题“价值”10分。我十分  相似文献   

8.
小哈桑的家住在沙漠里,四周黄沙滚滚。沙漠里的“黄风怪”老是来欺侮他们。一天,爸爸对小哈桑说:“科学院派来的考察队,要编一个关‘黄风怪’的大笼子,我得去帮忙。你照顾好弟弟,过三天,我就回来。”  相似文献   

9.
刘吉同 《学习之友》2009,(11):52-52
一位从澳大利亚探亲回来的朋友,这样告诉我那里的“特色”:若从报纸和电视上看,你会感觉那里的社会风气“糟得很”,凶杀、失业、抗议、游行等等,刊登的尽是“负面新闻”,“骂”政府的声言随处可见。不过,当你走到人群里时,又会感到社会风气“好得很”,政府谦恭尽责,人们和睦相处。  相似文献   

10.
“小作文”之“小”,并非指文章短小,而是指平时由教师自主安排训练的作文。其特点是:教师自由布置,学生自主写作,批改简单快捷。相比“大作文”,许多语文教师更喜欢指导学生写“小作文”。如果说大作文是“米饭”,能让人吃饱;小作文则是“水果”,让人更有营养。“大作文”训练中读不到的佳作,在“小作文”中却常能见到。为“小作文”正本清源,完全可以让“小作文”收获“大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小说《范进中举》中,先后共有四次骂人的描写,作者运用极富个性化的村言俚语,将胡屠户这一肮脏、卑鄙的灵魂刻画得淋漓尽致,使小说的讽刺艺术大为增色,读来令人捧腹。一“骂”辱人格。在小说开端部分的后半,范进因向丈人借盘缠而被“一口啐在脸上”,什么“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尖嘴猴腮”、“撒泡尿自己照照”和“老不死”等污言秽语铺天盖地而来,不仅将范进的前程、才学、品貌诋毁、丑化得一无是处,就连其老母也一锅烫。很显然,这顿臭骂是对范进人格的极大侮辱。同时活画了胡屠户凶横、粗鄙的性格特点及其嫌贫爱富的市侩嘴脸。二“骂”…  相似文献   

12.
Hi,boys and girls!你们还记得表达“大”和“小”的英语单词吗?对了,big、large租great三个词都有“大的”意思,而small和little含有“小的”意思。但是你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弄清楚了吗?让我给你们讲讲吧!  相似文献   

13.
表示“以粗野或恶意的话侮辱人;斥责”这一意义,先秦主要用“詈”,而“诟”、“骂”则出现在相对较晚的春秋末期,“詈”、“骂”与“诟”之间词义略有不同;“骂”可能来源于方言口语词,在战国秦时开始与“詈”、“诟”竞争,汉初便在文献中占绝对优势。复音词“诟詈”、“骂詈”、“诟骂”是新旧成分的同义联合,三者在传世文献之中占有该义住的部分用量,其中“骂詈”使用的频率最高,且历代汉译佛经中多用“骂詈”。  相似文献   

14.
《莆田学院学报》2017,(1):61-66
论述辜鸿铭善"骂",一生中骂晚清当朝权贵及社会精英,骂顶头上司张之洞,骂西方文明及西方人,骂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在他一如既往的"骂"中,骂西方却赢得盛名与尊崇;骂张之洞,却被张之洞赏识与庇护;骂晚清权贵也平安无事;但骂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遭口诛笔伐,被迫几度辞职。其"骂"在中西方与不同时代的不同后果,反映了相关文化包容性及反思之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小班孩子刚从父母温暖的怀抱中走出来,什么事都需要老师细心地指点和帮助,甚至是“包办”。随着天气慢慢变冷,孩子穿的衣服也越来越多,每天午睡前,老师都要一件件帮他们脱下来,起床后又一件件帮他们穿上去。我发现,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没有丝毫进步,反而越来越依赖老师。于是,我开始鼓励幼儿自己动手穿脱衣服。由于孩子胳膊短,衣服多,自己脱起来很费劲,我灵机一动:何不让他们互相帮忙呢?便引导他们:“小朋友,咱们互相帮忙‘拔萝卜’吧,把胳膊伸开,请你旁边的小朋友帮忙把袖子拽出来,一个萝卜就拔出来了!”孩子们对这个游戏很感兴趣,都主动去找…  相似文献   

16.
以书、画、诗“三绝”著称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经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隔靴搔痒赞何益, 如木三分骂亦精。这副对联含意深远,耐人寻味,它以作者独有的深刻和幽默,表明了一个严肃的真理:那些不痛不痒的溢美言辞,对艺术毫无裨益;那些深中肯綮的尖锐批评,能够使艺术更臻完美。不仅艺术如此,推而广之,做人处世,莫不皆然。孔老夫子很懂得个中奥妙,他曾说“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看来他是不喜欢“赞”而甘于挨“骂”的。要做到拒绝无益的“赞”和欢迎精到的“骂”。并非一年两年之功,而要有一个长时间的思想修养过程,正如孔老夫子说自己“六十而耳顺”,这是颇有点自知之明的话,也说明一个人要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中的“大”和“小”都具有修饰动词的能力,但是动词的各小类与“大”和“小”的搭配情况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很多动词能够受“大”修饰,但是不能受“小”修饰,即使有些动词能够既受“大”修饰,也受“小”修饰,也具有语义争语用上的不对称。这种现象主要与人们的认知规律及“大”和“小”意义的宽窄有关,“大”具有很多“小”所不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校长不骂     
编辑大朋友说:学生犯了错,被“请”到校长室。校长细心询问后,不仅不骂学生,还给学生所在班加了分。前面那篇小说描写了一位乡村小学校长高超的教育艺术。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校长不骂的好事呢?有呀,请看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论汉语骂詈语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骂詈语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男性使用骂詈语时比较肆无忌惮、粗露、词汇量大,常取人体生殖器名称或其他最脏的脏话骂人。而女性使用骂詈语时则隐晦曲折,词汇量也略显贫乏,并有所选择。第二,男性享受权力,担负责任,因而其能力是第一位的,所以对男性的骂詈语就集中在对其能力和社会地位的诋毁上。但对于女性,更注重于她的品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所谓“德”,最关键的一条是有关贞操方面的,因此,对女性的骂詈语基本上是对其性的侮辱。第三,长期的性别歧视使妇女完全处在等同于“物”的屈辱地位,这种现象在骂詈语中表现得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20.
前些时,有媒体报道校园里有了教师忌语,具体地写明了几十句或是上百句不准教师对学生讲的话,比如:“你怎么这么笨?”“你有病呀是不是?”“我看你是不可救药了!”“我要是你我早就不活了!”等等。这使我联想到有人指着我的鼻子没完没了地对我说:“我以后再也不骂你是混帐东西了,再也不骂你是乌龟王八了。”我想起过去偶尔也曾受过一些窝囊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